無名宋兵改寫了世界史
釣魚山在四川與重慶的交界處,位于重慶境內合川市合陽鎮(zhèn)的嘉陵江東南岸,海拔只有300來米,整座山占地亦不過2.5平方公里,大約也就小半個西湖那么大的一點地方,可以說,它只是中國西部內陸地區(qū)一個偏僻的小山頭。但是在700年前,這里發(fā)生了一件改變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的大事,深深地影響了此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
1259年夏天,這個普普通通的小山頭竟然掌握了這個世界上從國王到奴隸的無數人的命運。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呢?這要先從當時的世界形勢談起。
當時中國南方是由南宋統(tǒng)治,中國北方,蒙古人興起,已經先后滅掉了西遼、西夏、金,形成和南宋對峙的局面。在歐洲,處于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但是十字軍東征的高潮已經過去,法國是加佩王朝的路易九世統(tǒng)治,英國是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在位。希臘和小亞細亞的拜占庭帝國暫時被十字軍建立的拉丁帝國取代,統(tǒng)治不穩(wěn),希臘人馬上就要復辟了。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式微,北非埃及剛剛進入馬木留克王朝。東歐和中亞的廣大地區(qū)在蒙古人的兩次西征中先后遭到打擊和征服,中西歐和西亞也馬上要面臨蒙古人的威脅了。
1251年,經過激烈斗爭,蒙哥即位,成為蒙古大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蒙哥汗即位后立即著手進行蒙古歷史上的第三次大規(guī)模西征,西征主要由他的弟弟旭烈兀指揮,而他自己則著手準備滅掉南宋,“世界大戰(zhàn)”開始了。
蒙哥的意圖是先征服當時地處云南的大理國和交趾地區(qū)的安南,形成對南宋王朝的包夾之勢,然后從南北同時進軍,滅掉南宋。1252年,蒙古軍隊在忽必烈的帶領下順利平定大理國,再經過準備,1257年,蒙哥汗開始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對南宋戰(zhàn)爭,準備一舉滅掉南宋。蒙古軍隊兵分四路,其中一路由蒙哥汗自己帶領蒙古大軍主力從陜西入四川,由西往東打,待會合其他幾路后合兵攻打南宋都城杭州。各路大軍作戰(zhàn)一直都較為順利,但當蒙哥率領的軍隊到了合川釣魚山下,卻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蒙古大軍的腳步被絆住了。
宋軍經營釣魚山多年,上面修建了完善的防御工事,還把合川的州治移到山上,相當于在山上的一個城市,有十多萬四方逃難來的百姓居住。釣魚山山上比較平坦,可以種糧食,還有飲水,具有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另外,宋軍儲備了充足的糧食,早就做了長期堅守的打算。守將王堅作戰(zhàn)勇敢,指揮得當,是了不起的軍事家。
蒙哥軍隊猛攻5個多月,損失很多將士,但始終無法拿下這座小城。這期間蒙古軍隊想了很多辦法,用各種精良的攻城器具,同時也進行誘降活動,但宋軍作戰(zhàn)勇猛,意志堅決,蒙古人始終沒有任何進展,釣魚山的守軍牢牢地牽制住了這一路的蒙古大軍。
再看其他幾路蒙軍的進展,都很順利,忽必烈已經打到長江一線,兀良合臺更順利,從交趾、廣西一路打到長沙城下,只有蒙古大汗自己所率的主力被絆在釣魚山下。
情況發(fā)展到這一步是蒙古軍隊所沒有想到的,如果拿不下這座城池,實在是臉上無光。雖然軍事會議上有將領建議放棄這座無關緊要的城市繼續(xù)東進,但此前攻無不克的一代天驕家族哪能受此大辱,不拿下絕不放棄,并且蒙哥親自到前線率軍突擊攻城。
這時候,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宋軍炮火發(fā)出的飛石重傷了督戰(zhàn)的蒙哥汗,由于傷勢嚴重,蒙古大軍被迫撤兵,蒙哥就死于釣魚山下不遠的北溫泉,臨死前他留下遺言,將來攻下釣魚城后一定要屠城。
聽聞蒙哥之死的消息,東邊已打過長江的忽必烈立刻揮師回北方去爭奪汗位,兀良合臺的部隊也從長沙北返,南宋因此又延續(xù)了差不多20年。
此時旭烈兀的西征大軍更是勢如破竹,已打到萬里之外。1255年抵達中亞的撒馬爾罕,1256年攻滅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國,1258年2月攻占巴格達,處死了末代哈里發(fā),滅亡了存在500多年的阿拉伯帝國,隨后又進攻敘利亞,1260年攻占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緊接著進抵巴勒斯坦,準備進攻埃及,同時旭烈兀又派遣郭侃橫渡地中海攻占了塞浦路斯等國。就在這時,由于埃及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一無所知,因此去埃及勸降的三個使者一個被殺,兩個被剃了頭發(fā),刮了胡須趕了回來。根據蒙古風俗,剃發(fā)割須是草原騎士最大的恥辱,因此我們不難想象接下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那就是大舉進攻埃及。而蒙哥的死訊此時傳到了旭烈兀那里。已為進攻埃及做好充分準備的旭烈兀為了爭奪蒙古大汗的位子,停止了向非洲和歐洲的進軍,除留少量部隊外,自己率領主力部隊東歸,蒙古汗國的第三次西征結束了。而埃及在蒙軍撤退后趁機占領了阿拉伯半島。
此外,釣魚城之戰(zhàn)為忽必烈執(zhí)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政策。這種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極不適應統(tǒng)治廣大中原漢地的需要。如果蒙哥滅亡南宋,勢必要瘋狂屠殺漢族。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tǒng)治集團中少有的一位傾慕漢文化的開明之士。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后,他知道南宋漢族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和文化最發(fā)達的民族,因此推行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南中國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蒙哥汗曾留下遺言,日后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后來釣魚城降元,忽必烈卻赦免了其軍民,推行漢化,使蒙古汗國這個邊疆政權轉變?yōu)橐唤y(tǒng)中國的封建大王朝——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蒙哥汗敗亡后,釣魚城又頂住了蒙軍的無數次進攻,直至1279年守將王立開城投降,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
經過幾年的爭奪,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搶到寶座,并鞏固了汗位,但蒙古帝國至此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統(tǒng)治東亞地區(qū),為名義上的共主。
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統(tǒng)治中亞、西亞直到地中海東岸的廣大地區(qū)。
拔都建立金帳汗國,統(tǒng)治二次西征時蒙古征服的東歐及中亞北部地區(qū)。
察合臺汗國,統(tǒng)治新疆大部分地區(qū)和中亞部分地區(qū)。
窩闊臺汗國,統(tǒng)治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qū)。
這些蒙古汗國都不受忽必烈的元朝直接管轄。此后元朝再也沒有西征了,整個亞歐大陸的格局基本固定下來。
如果蒙哥沒有死于釣魚山,歐洲、非洲不知道還會發(fā)生多少次戰(zhàn)爭,整個后來世界歷史,尤其是歐洲的歷史肯定都要被大大改變,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756年前,一位駐守在這個名叫釣魚山的偏僻小山頭上的不知名的宋軍士兵,他不會知道,他點燃的一發(fā)土炮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