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霖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等成年人對子女,尤其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也是這兩種教育形式的延伸與補充。家庭教育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知識教育功能、情商培養(yǎng)功能和促進社會和諧功能。
關鍵詞:家庭教育;功能;道德;知識;情商
有人類,就會有家庭,有家庭,就少不了必須的家庭教育。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國家,古有“孟母三遷”,今有“住名宅,上名校”,都是基于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而付諸的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家庭行為。所謂家庭教育的主體是家庭,其實,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角大部分是父母。但如今,未成年人犯罪率卻不斷攀升,尤其近期李某某的“輪奸案”被傳播得沸沸揚揚,網絡上關于對李某某的謾罵和爭論不斷蔓延,這不得不讓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這群未成年的孩子怎么了?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的結果,當然,孩子的父母難逃其責。謾罵和爭論之余,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天下的父母們深思呢?
一、家庭教育的內涵
家庭是社會組織中的一個基本單位,由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所組成的。同時,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社會設置之一,是人類生活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制度和群體形式。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社會環(huán)境便是家庭,因此,不同家庭生活習慣與家庭環(huán)境也將影響著每個人的成長,造就不同興趣愛好的孩子擁有不同發(fā)展前景的未來。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人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概括出了家庭教育的兩個主體和家庭教育的實施者父母的主要職責——“教”。所謂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等成年人對子女,尤其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這種教育不是指傳統(tǒng)形式上 “教與學”的這種教育形式,更多的是一種言傳身教的教育?!吨袊蟀倏迫珪そ逃芬粫邪鸭彝ソ逃忉尀椋骸案改富蚱渌觊L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層次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臺灣學者黃乃毓在其著作中指出:“家庭教育強調在家里,家人彼此的互動關系,也就是說,父母和子女是相互教育的,家庭里發(fā)生的許多事情都直接地或間接地讓他們學到東西,他們在日常生活里接受最基礎的教育?!?/p>
家庭之中的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各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是指在家庭互動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成長發(fā)展所產生的教育影響,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重要基礎,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學校的教育目的是高度一致的,都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
教育作為一個體系,它包含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也是這兩種教育形式的延伸與補充。家庭教育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知識教育功能、情商培養(yǎng)功能和促進社會和諧功能,具體如下:
(一)道德教育功能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特殊意識形態(tài),是以善惡為評價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和內心信念所維系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而家庭教育首先發(fā)揮的就是這種道德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灌輸式教育、榜樣示范、行為引導等形式,使孩子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并付諸實踐,進而塑造理想人格,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因此有人提出:“家庭教育兒童道德社會化功能是家庭教育功能研究的核心?!?從中可以看出,道德教育功能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也是父母實施家庭教育的核心,要培養(yǎng)一個品德高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道德教育功能的發(fā)揮主要是在家庭教育中表現(xiàn)為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的訓練,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家庭教育是第一環(huán)節(jié)。
誠然,良好的家庭教育,會造就孩子成功的人生。在古代,無數英雄豪杰、圣賢先哲們無不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歷史上的經典故事如“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等故事,都證明了一個明智的家庭教育者對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高度重視對孩子成長的有力幫助;再如一些經典的家庭教育著作《顏氏家訓》中有一句:“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主力,則名必美焉?!眲t要求子女名實統(tǒng)一、表里如一,教導子女不能貪慕虛榮,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樣的經典著作還有很多,如《朱子家訓》、《雷家書》、《李冰父子》等,都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2014年初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對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家訓進行了調查,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庭也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從孩子呀呀學語開啟,大部分父母首先教孩子說“你好”、“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這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開始,隨著孩子的成長,“誠”、“孝”、“愛”等道德思想通過父母的言語及行為示范逐步深入到子女的身心,促使子女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習慣,成就健康成功的人生。因此,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不容忽視。
(二)知識教育功能
無疑,家庭教育在發(fā)揮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時,也在發(fā)揮著重要的知識教育功能。正如家庭教育的終身性一樣,知識教育也具有一定的終身性,但在子女未成年階段,家庭教育的知識教育功能最為凸顯。很多家長甚至很多教育機構都在宣傳一個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闭\然,家庭教育的知識教育就像跑步,很多家長都卯足了勁讓子女先學到一些知識、多學到一些知識。很多家庭也都意識到了,先學到一些知識,對子女樹立自信心很有幫助,家長也引以為榮,“你看,我家的孩子2歲就能背20首唐詩”家住河南鄭州的一個小朋友家長如是說。家庭的知識教育功能不僅在學生入學前要發(fā)揮好,在學生入學后也在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人們普遍意識到目前孩子的學習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家庭作業(yè)也越來越多,很多學校為家長布置作業(yè)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家長需要為孩子輔導作業(yè)、批改作業(yè)、甚至與孩子一起完成作業(yè),無疑,家長也在充當著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知識教育功能更是不容忽視的。
(三)情商培養(yǎng)功能
道德與知識教育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但一個人的成功,還需要具備另外一個重要的條件,即情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稱 EQ,是相對于智商而言,是與一個人成才和生活、事業(yè)成功有關的概念,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教授約翰·梅耶首先提出,主要指“監(jiān)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緒的能力,區(qū)分情緒之間差別的能力,以及運用這種信息以指導個人思維和行動的能力?!?情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測定,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們進行各種活動時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總稱,主要由興趣、動機、信念、情感(情緒)、理想、意志、性格等要素組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經濟增長對人才依賴度越來越高,同時,對各類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高的情商成為了社會的一種需求,也決定著一個人在事業(yè)乃至在生活中的成敗。當然,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學有所成,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事業(yè)蒸蒸日上,這就需要家長們注意到家庭教育的情商培養(yǎng)功能,從小關注子女學習興趣,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樹立堅定的信念,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樹立遠大的志向等。但目前,還有很多家長還沒有特別注意到家庭教育的情商培養(yǎng)這個重要功能。
(四)促進社會和諧功能
家庭是社會中的一個單元,一個個家庭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社會,因此,家庭和社會之間是依附與被依附的關系,支撐與被支撐的關系。如果沒有了家庭,就不可能構成一個社會,同時,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與發(fā)展,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支撐與支持。家庭教育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fā)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一方面,家庭的道德教育,對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子女高尚的思想道德,不僅在個人成長、成才方面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而且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良好關系的營造,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父母對子女進行“愛”的教育,比如學會感恩、學會幫助、學會關心等,就能讓子女在社會的成長中正確樹立“孰是孰非”的道德觀念,“愛”的營造不是通過法律手段來實施的,比如公交車上的讓座,馬路上扶起跌到老人,“讓”與“不讓”,“扶”與“不扶”法律上沒有給予相關規(guī)定,這就取決于個人思想覺悟的高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德”所決定的,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其子女首先會表現(xiàn)出高尚的思想道德水準,否則,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只能給社會帶來無盡的傷害,甚至觸犯法律,如未成年涉嫌輪奸事件的發(fā)生,這絕對不是偶然,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為他人、為社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家庭教育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每一個家庭教育者必須意識到的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
家庭教育的幾個功能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知識教育是基礎,情商教育是手段,道德教育是目的,共同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趙玫瑰.論未成年人家庭保護[D].山東大學,2011.
[2]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140
[3]黃乃毓.家庭教育[M].臺灣: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37
[4]李春秋.新編倫理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5]徐莉煒.基于兒童道德社會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7.
[6]鄢萬春.家庭教育在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的意義重估[J].宜賓學院學報,2007(8).
[7]丹尼爾·戈爾曼,耿文秀譯.情感智商[M].上海:上??茖W出版社,1997:37-138.
[8]張廣勝,陳 輝.情商對大學生成功就業(yè)的影響及對策[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2(3).
作者簡介:夏 霖,男,1978年11月生,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