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軍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v觀近幾年高考化學實驗題,重點考查學生對常見儀器使用和基本實驗的操作方法的掌握,以一道能力層次相對要求較高、以“拉分題”面目出現(xiàn)的實驗題。這類題在原理、方法上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或者有新信息,給人以一種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的感覺。在高考試題中實驗內容分值一般在15%—20%,有時高達30分,所以說搞好高三化學實驗復習是有效提高學生高考成績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學化學實驗包含兩大部分內容,一是實驗的基本知識,包括常用的儀器分類、使用和洗滌,常用試劑的貯存和取用,以及實驗安全和意外事故的處理;二是基本的實驗操作,包括氣體的制取、凈化、收集,物質的分離、提純,物質的檢驗以及有關的定量實驗。就這兩塊內容來說,其本身是相輔相成的,首先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是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基礎,而在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中又是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有了綜合運用和發(fā)揮的場所。因此只有注重實驗復習中的"雙基"訓練,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準確性、靈活性、規(guī)范性,才能提高實驗設計,綜合分析應用等各種能力,否則,實驗能力和思維培養(yǎng)也就成了無本之源。
從近4年全國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實驗試題看,幾乎每一道試題都能在課本相應的地方找到出處,有些試題所涉及的實驗直接取材于課本中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值得指出的是,雖然試題內容出自課本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但試題所考查的內容并不是課本實驗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通過對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問題等方面的內涵作深度挖掘,以方法、儀器、裝置的改進;變換儀器、藥品、原理、方法和問題角度;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遷移等的形式來命題,從而考查學生對實驗的深層次的掌握情況。雖然近年高考化學實驗試題具有形式比較新、反應裝置新、化學反應新、設問角度新、題目立意高、隱蔽性強等特點,但從答題內容看,回答問題所需的知識仍然屬于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學化學教材,很好地體現(xiàn)基礎性。
高考實驗并不是對書本現(xiàn)有知識的照搬照抄,更不是機械的記憶重復,而是綜合實驗能力的考察。由于目前的高考無法直接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近幾年高考均出現(xiàn)了通過對只有親手做過實驗才會引起注意的操作細節(jié)考察的試題,以達到間接考察動手能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中,在善于觀察的基礎上并能對有關問題進行思考。若只注重操作的要點、關鍵和要求,而不注重實驗過程中的細節(jié),尤其是一些最基本最平常操作中的細節(jié),易成為實驗中的盲點,在高考中處于被動地位。同時,對實驗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也是實驗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實際操作,才能豐富實驗經(jīng)驗,才能掌握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細節(jié)。這樣既能在高考中得心應手,也符合素質教育中滲透素質教育的要求。
總之,高三化學總復習要重視化學實驗,注重優(yōu)化實驗復習模式、優(yōu)化實驗復習過程,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特別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實驗內容,以基礎實驗為基點,從實驗的基本操作、儀器的正確使用、實驗方法、現(xiàn)象的觀察入手,訓練文字表達能力,并拓寬課本實驗,緊緊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相結合,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簡單實驗原理與基本實驗儀器的活用、多用與巧用,要在清楚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和設計,注重對實驗知識進行重點的系統(tǒng)類比歸納,以求同存異、靈活把握。在實驗復習的后期尤其需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要擺脫封閉式應試教育的束縛,實施開放式,多種形式,多種媒體的學習,充分拓寬自己的視野,提倡自我學習,自我研討、探索,在自我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學能力與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
責任編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