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云
衡水市饒陽縣里滿鄉(xiāng)的尚亞松、尚亞森兩兄弟接過了德善文化傳播基地創(chuàng)建人曲士雄老師贈送的書法作品“百善孝為先”,揭開了兩兄弟一直不為外人知道的孝德事跡。
尚亞松、尚亞森是親兄弟,兩兄弟中等個頭,哥哥尚亞松1979年生人,偏瘦、寡言;弟弟尚亞森1985年生人,偏胖,性格活潑。從外貌看,兩兄弟給人感覺是忠厚、實在、善良。的確如此,兩兄弟用事實證明了一句古話“相由心生”。
尚家兩兄弟在饒陽縣經(jīng)營著農(nóng)資生意,在得知德善文化傳播基地發(fā)起的“百善繡品贈孝子”的活動后,作為愛心企業(yè)家積極參與。德善文化傳播基地的工作人員在與兩兄弟的接觸過程中得知,兩兄弟不僅是愛心企業(yè)家,也是孝德的踐行者。
百善孝為先
2007年,20歲剛出頭的尚亞森還沒結(jié)婚,母親卻腦出血,人事不醒。經(jīng)醫(yī)院搶救、治療4個多月后,母親命保住了,生活卻不能自理。醫(yī)院建議出院,回家做康復治療。有母親,家還是家,母親沒了,家也不完整。面對不能自理的母親,年輕的兄弟兩個將擔憂、害怕埋藏心底,一邊安慰父親,一邊照料母親。說易行難,每天為母親擦洗、按摩、去醫(yī)院做康復,還要幫著父親照料生意。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年輕的兩兄弟懷著對母親最樸實、最天性的愛,日夜守在母親的床前。也許是兩兄弟的孝心感動了上天,被醫(yī)生斷定不可能康復的母親,經(jīng)過了兩兄弟半年多的精心照顧和康復治療后居然奇跡般的恢復了,沒有留下一點后遺癥。到現(xiàn)在不僅能為他們做飯還幫著他們照顧他們生病的父親。
《弟子規(guī)》說:“親所好,力為具”。尚家兩兄弟沒有學過弟子規(guī),但是他們知道父母所想的一定要做到。他們所秉承的只是中華最傳統(tǒng)的孝道。兩兄弟有個姑姑從小精神有點殘疾,雖然結(jié)婚了,爺爺奶奶卻一直掛念著,為了解除爺爺奶奶的牽掛,他們的父親一直照顧著姑姑一家。兄弟兩個相繼結(jié)婚后,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兩兄弟接過照顧姑姑的任務(wù)。姑姑生活不能自理,他們?yōu)榱瞬蛔尮酶赶訔壒霉茫瑸楣霉靡患疑w了房子,還送了10萬塊錢的羊讓姑父喂養(yǎng),以讓姑姑家能有持續(xù)的收入。這樣一來,父親惦記姑姑的心放了下來,身體也逐漸好了起來。
2014年,他們的父親又因為腦動脈高血壓三次住院,為了讓父親得到好的治療,他們衡水、石家莊、北京三地都跑遍了。一直到現(xiàn)在,他們每月都要帶父親去一次北京天壇醫(yī)院,檢查、調(diào)養(yǎng)血壓。每次都要待上三天。一邊是老人需要照顧,一邊孩子小離不開人,兄弟兩個打心里感激妻子,妯娌兩個通情達理、深明大義,無怨無悔地照料家庭的里里外外,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誠信為上,愛心助農(nóng)
成親后,兩兄弟接手了父親的農(nóng)資生意,也傳承了父親的誠實、守信。尚亞森說他看過他父親的筆記本,里面記著兩句話“急躁是無能的表現(xiàn),沉著是智慧的源泉”。父親的經(jīng)商信條也一直影響著兄弟兩個。在假化肥泛濫的現(xiàn)在,他們一直堅持著微利、誠信,不浮躁,不冒進,不坑農(nóng)、害農(nóng)。
饒陽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全國蔬菜基地,為了幫助更多的村民脫貧,兩兄弟不僅誠信經(jīng)營還讓一些貧困的村民賒欠,等蔬菜、瓜果賣了以后再給錢。這讓他們一度資金周轉(zhuǎn)困難?!叭擞猩颇钐毂佑又?,去年饒陽縣信用社知道了兄弟兩個的事跡后,主動找到他們?yōu)樗麄冑J款300多萬,解除了他們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