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
寫身邊事,抒真摯情,析平常理,是對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從記敘文的角度來說,如何圍繞主題(或人物),選擇能表現主題(或刻畫人物形象、或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素材,既是寫好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高考作文評價優(yōu)劣的關鍵一步。
高中記敘文的選材應著重于以下三種“事”。
[身邊凡人平常事]
中學生受生活范圍和生活閱歷的限制,所接觸的人和事一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事,所以,選材時要盡可能選一些“身邊凡人平常事”。所謂“身邊凡人平常事”,就是人物生活空間中的一些凡人常事,一方面,它真實生動,寫作時容易表現出人物的身份特點;另一方面,因為所選都是生活常見的人和事,讓人讀來具有一種親切感。當然,“凡人平常事”也不是無目的無標準地隨意選擇,在具體寫作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寫凡人小事,力求做到小中見大;二是寫凡人真事,力求做到真中見情;三是寫凡人新事,力求做到新中出奇。如優(yōu)秀作文《紙?zhí)荨返钠危?/p>
你說你不像別人的父親那樣有本事,你只是個紙?zhí)?,紙?zhí)菔裁匆沧霾涣恕?/p>
我說我愿意,愿意帶著紙?zhí)菀宦非靶小?/p>
去年冬天,你和母親陪我到北京求學。雪雨紛飛的日子,你一手提著一袋臘肉轉乘了三四趟車來到老師家門口,和老師點頭哈腰說話的樣子和那雙被凍裂的大手,我至今記憶猶新。臨走時你一個勁兒地拜托老師多關照我,似乎把一輩子的謝都在那會兒道盡了。
你陪我去購買寄宿用的衣物。結賬時發(fā)現少拿了一件東西,于是我叫你守著購物車排隊等著?;貋頃r,發(fā)現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扒著購物車睡著了。側仰著頭,輕聲地打著鼾。往返拿趟東西只不過三分鐘而已,你竟已如此疲憊,那一刻,我久久站在你身邊,凝望著你,不忍將你叫醒,嘈雜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靜了。
作文片段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兩件小事(一是父親為“我”讀書給老師送“禮”,一是父親陪“我”買東西在超市睡著了)來表現父愛。這些生活小事符合人物(作為一個父親)的個性,同時也為讀者所熟悉,字里行間凸顯了父愛的深沉與偉大。
[引發(fā)讀者共鳴事]
歸根結底,記敘文是通過寫人記事來表達情感的一種文體。因而,如何讓作者表達的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也是選材的重要標準。這樣的材料一般具備以下特點:一是母題性,即表現人類共同的情感,如母愛、悲憫等;二是樸實性,即客觀的描繪,真實的表達,不夸大,不做作。如優(yōu)秀作文《蛻變》的片段:
一本書、一首曲、一篇佳作、一點小事總是能勾出我心中無限的記憶,就像在心里裝了一個大大的而又厚實的筆記本,寫著我記憶中的事。
第一次見她,是在醫(yī)院的病床上。那時,我生病住院,在四樓二十四號床。她是二十五號床,是我的同室病友。那時,她的上身裹著紗布,看上去,就像木乃伊。她蒼白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嘴唇干皺,不像一個少女,倒像一位古稀老婆婆。從我見著她的那天起,就沒有見她展開過緊皺著的眉頭。我問媽媽,這是誰?她怎么了?看起來好痛苦的樣子。媽媽跟我講了她的故事。她家就在我們家對面那條街,她在跟一位很優(yōu)秀的老師學彈鋼琴,她母親說,彈鋼琴是她最大的快樂??汕靶┨?,不小心碰到了大街上斷下來的高壓線,失去了雙手。她母親說,她一直很乖巧,又一直很懂事,從小就幫著母親做家務。現在,她失去了雙手,不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了。
母親在講述女孩的故事,臉上不禁浮現出惋惜的神色。我的心緊了,隱隱地,有些痛。她要怎么辦?她能怎么辦?一股莫名的悲傷涌上心頭,盡管我與她素昧平生,但我也為她難過得掉下了眼淚。
文章借“母親”之口,介紹了一個女孩受傷致殘的事。年輕的女孩突遭橫禍,她如何面對將來的生活,學鋼琴的她,失去了雙手,她將如何面對未來的人生——這些帶有母題性的問題,必將激起讀者深切的擔憂與同情,而這正是引發(fā)讀者共鳴、增強文章表現力的重要因素。
[趣味橫生波瀾事]
給讀者印象深刻的素材,往往是一波三折或趣味橫生的故事。因而,我們在寫作記敘文時,要選擇有波瀾、有起伏、有伏筆照應的素材。這樣,更能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讓讀者在你的記敘中與人物同悲共喜,與事件相伴相隨,心生好感,欲罷不能。如下面一篇學生習作《轉折》的片段:
物理老師是個“女生”,看起來比我們大不了多少。也許是第一次教高中吧,她上課總是顯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這樣一個老師要對付我們這一班“妖魔鬼怪”,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物理課堂總是雞飛狗跳,熱鬧非凡。
我雖然不跟著同窗們鬧,心里也著實有些看她不起:既沒有威嚴,又不算平易近人,又喜歡端“架子”,講課還老出錯。這種老師,當個什么勁兒?。?/p>
一個星期一,第二節(jié)是物理課。班里照例鬧鬧哄哄的。物理老師走進教室,輕輕把書放在講臺上,沒有平日的怒吼。教室里突然間安靜了,大家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自己的動作。望著物理老師。只見她拿起一只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我嗓子啞了,今天只好讓大家看幻燈片,對不起了。”隨后,她拿出一大沓卡片,一張一張用幻燈打出來。看著我們還在呆呆地注視著她,她有些不好意思,拍拍幻燈,用眼示意:看這兒啊!
一堂用幻燈上的課。除了沒有聲音,一切與平常沒有任何差別。奇怪的是,這堂課她竟沒有出一點錯。就連同桌惡作劇似的提出一個與今天主題無甚關系的問題,她都胸有成竹地從卡片中抽出一張打到幻燈上。工整,清楚。同桌坐下后還自言自語呢:“邪門兒,她是神仙嗎?”
下課鈴響了,她在幻燈上打出:“今天是你們上的最好的一堂課,謝謝?!?/p>
文章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一位物理老師:平時毫無威嚴,課堂上鬧鬧哄哄;這節(jié)課卻似“神仙”,課堂上安安靜靜。行文起伏跌宕,引人入勝,波瀾中一位敬業(yè)愛生、方法獨特的教師形象就站立在讀者面前了。
當然,素材的表現力一方面取決于選材,另一方面取決于敘事技巧(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討論)。準確的選材和恰當的敘事技巧,才能成就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請看下面一篇學生習作。
無趣的父親
……
父親是個很無趣的人。小時候他過生日,我為他畫了一個五彩的生日蛋糕,他看到后似乎什么反應也沒有。等我再大些時,我疊了一小盒紙星星送給他,他也只是隨手把它們擺在客廳里,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與父親的交流就越來越少了。
……
候車室里人來人往,我和母親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不時發(fā)出笑聲。父親在一旁古板地坐著,一句話也沒有。突然,他的手機響了,他拿著電話向外走去,我知道一定是工作上的事,他可能馬上就要走了。我心中很是不滿,因為他答應了要等到我上車才走的……汽車已經開動,我正怨恨父親時,父親滿頭大汗地跑來,提了一兜水果:“路上注意安全,多吃點水果有好處……”父親跟著車一路小跑,邊絮叨邊往車窗里塞水果……
……他自己每天下班后,因為工作和應酬,往往十點以后才到家。到家后,他總會先到我房間里,好像有什么話要說,但又沒有一句話,似乎只是為了看我一眼,就躡手躡腳地退出去……
這篇文章寫出了父親對“我”深切的愛,顯得真實可感,情節(jié)跌宕,為什么呢?因為作者選材精當:第一個材料選的是身邊凡人平常事,顯得真實可信;第二個材料選的是趣味橫生波瀾事,讓讀者從跌宕的情節(jié)中體會到父愛;第三個材料選的是引發(fā)讀者共鳴事,可憐天下父母心,年輕讀者看到這里,往往會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親在自己面前小心謹慎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