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姜承琳(1985-),女,漢,吉林敦化人,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外國語言學。
摘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關鍵要素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主要內容。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融入到課程之中。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5-0190-01
前言
九年間,在北京舉辦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頒布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出現(xiàn)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項重大的理論要求[1]。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融入到課程之中,這是新時期加強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要求,也是培養(yǎng)未來社會德智兼?zhèn)涞娜瞬诺闹匾椒ā?/p>
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只有全面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才能更好地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向學生全面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詳細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如同迷途中的北極星一般為百年來為中國富強而奮斗的青年指明方向。在幾百年的發(fā)展中,我們黨提出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這些理論思想使社會逐漸發(fā)展,使中國一步步邁入富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目標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探索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當中,歷經(jīng)多次戰(zhàn)爭、失敗和嘗試,終于摸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相應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為之奮斗的關鍵點,是任何物質價值無法比擬的精神,也是一個民族是否會薪火相傳的標準。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其他民族無法比擬的民族精神[2]。在百年來抵御外侮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黨帶領著人民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著民族精神。
社會主義榮辱觀關系到社會主義人民的道德觀念。道德是人類在百萬年進化過程中所默認達成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屬于道德范疇。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必須美丑分明,不能混淆黑白。“八榮八恥”詳細講述了以什么為榮譽以什么為恥辱,是現(xiàn)代人民的道德規(guī)范?!鞍藰s八恥”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時代精神,是現(xiàn)代社會人民需要遵守并發(fā)揚光大的首要規(guī)則。
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首先,應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充分體現(xiàn)馬克思指導理論。自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以來,我國社會、經(jīng)濟和人口素質等產(chǎn)生了較大變化,思想觀念波動較大,社會矛盾頻發(fā)。高校學生處在樹立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這種社會背景將對高校學生的價值觀、人身觀和世界觀產(chǎn)生巨大沖擊。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再沖擊中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考方向和行為準則。
其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協(xié)助實現(xiàn)社會教育的根本任務。在社會主義的教育下,學生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目前,高校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但有部分學生在社會建設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對未來迷茫,政治信仰模糊[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規(guī)范,可以作為青年學生的行為準則,堅定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
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一)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的重點
構建和諧校園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完全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高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和培養(yǎng)人才的土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這塊土壤,及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澆灌土壤,促使生根發(fā)芽。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先進的思想深深植入高校學生心中,促使學生在未來成長過程中可以自覺遵守并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中,應掌握三點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首先應把握主題,講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構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其次,應把握精髓,將改革創(chuàng)新和愛國主義作為課程主題,利用道德模范或革命烈士等作為題材,激發(fā)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使學生明白安穩(wěn)生活的來之不易,并強化建設祖國的信心,培養(yǎng)其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最后,應穩(wěn)固基礎,通過講解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學生樹立基本的道德價值規(guī)范。
(二) 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的思想教育活動
理論學說真正進入思想觀念并付諸于行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僅通過課堂講解即可實現(xiàn)的。因此,在加強課堂建設的基礎上,還應開展相應的思想政治活動。其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可涉及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
(三)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堂與活動中的理論思想教育并沒有付諸于實踐。因此,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應使學生到各行各業(yè),如鄉(xiāng)村田野和工廠中按照計劃拜訪相關的勞動模范,或者參與到實際勞作中,體驗構建現(xiàn)代化社會的艱辛和不易。開展實踐活動,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將學習和生活融合,更好地促進知識的吸收。
四、結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目前已經(jīng)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主要內容。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及思想道德課堂、思想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攀枝花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嚴萍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輸導路徑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思考[J].學術論壇,2012,09(27):40-43.
[2]李慧娟.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2(48):33.
[3]李亞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潮的瓶頸問題及其應對[J].高校教育管理,2015,04(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