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50歲才知道自己的生日
1937年,林月琴在延安與羅榮桓相識、相愛、結(jié)為伉儷。1939年2月八路軍115師東進山東前夕,林月琴生了第二個兒子,望著逶迤東進的隊伍,羅榮桓給這個兒子起了一個很有戰(zhàn)斗意味的名字:羅東進。
那時戰(zhàn)爭十分殘酷,東進在媽媽的懷抱里,在小毛驢馱著的籮筐里,跟隨著部隊到處顛簸。
羅榮桓率部隊進入山東后,形勢很嚴峻,部隊還沒站穩(wěn),無奈中只好把出生不久的羅東進寄養(yǎng)在老鄉(xiāng)家里。兩年后,楊勇將軍把羅東進從魯西南帶到了沂蒙山區(qū),羅東進這才見到了羅榮桓和林月琴。
羅東進見到了父親,他怯怯地躲在別人身后,不敢上前認爸爸。他認生,也怕那個胡子長長的人———羅榮桓發(fā)誓不消滅日本鬼子就不刮胡子,硬硬的胡子扎得兒子生疼。
之后,羅東進第一次見到了白面煎餅,但他不敢吃。孩子吃過的最好的東西是紅色的高粱面煎餅,還有就是谷子和稗子合在一起做出的煎餅,甚至還不認得白面那雪白的顏色。
像所有的苦孩子一樣,將近3歲的羅東進畫黃肌瘦,長得頭大肚大,胳膊腿纖細,由于營養(yǎng)不良,連頭發(fā)都沒長。
羅東進回憶說,那時候寄養(yǎng)在山東沂蒙山區(qū),很苦。因為糧食產(chǎn)量很低,就把谷子磨成面,又舍不得把糠、麩子弄出去,就都合在里面,另外再加上一些地瓜面,還有亂七八糟其他的東西摻在一起攤煎餅。攤的煎餅是硬的,不能折,一折就碎了。那種煎餅又粗又硬,大人吃的時候都很難咽,小孩沒辦法吃。大爺大娘就拿嘴嚼,嚼完了吐出來,給我們吃,就像大鳥喂小鳥。當時人們寧肯自己的孩子挨餓,也要想辦法把我們這些孩子喂飽了。
長大后,羅東進遇到一個難堪的問題:他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生日。林月琴也記不得羅東進的準確生日,但生日總得過呀,于是她就安排羅東進和他小妹妹羅寧同一天過生日。
“一直到1989年,有一次,梁必業(yè)叔叔(曾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整理他的日記,他說:東進,我找到你的生日了,日記上寫著呢,你是2月14日出生的。從那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日,那時我已經(jīng)50歲了?!被貞浲拢_東進感慨地說。
做事不能照搬照抄
“我父親雖然是政工干部出身,沒有專門學過軍事,甚至連槍也拿不好,但實際上他很懂軍事,比如說他在山東根據(jù)地就獨創(chuàng)了‘翻邊戰(zhàn)術,成為山東的典型戰(zhàn)法?!?/p>
那是在“留田突圍”時,日軍把整個115師的師部和山東分局的部隊總共5000人圍在了留田,有人主張向北突圍,有人主張向東,而羅榮桓提出向南,大家都吃了一驚,因為南面正是日軍的老巢。
“我父親解釋說,敵人傾巢而出圍剿我們,肯定在我們可能突圍的方向派守重兵,此時敵人的老巢兵力最薄弱。最后部隊一槍沒打就突出了重圍。當時還有個德國記者希伯為此寫了篇報道,叫《無聲的戰(zhàn)斗》。突圍出去后,父親寫了篇文章《敵進我進》,部下陳沂跟他說,政委你寫錯了,毛主席說的是‘敵進我退。我父親說,咱們現(xiàn)在的根據(jù)地南北一顆子彈就能打穿,東西就一條線,敵進我退,往哪兒退?。窟@時就要敵進我進,敵人打過來,我們就翻過去打它老巢?!?/p>
長期跟隨毛澤東的羅榮桓,了解運動戰(zhàn)的思想,而且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位元帥用他的實踐經(jīng)驗證明了“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在家里,羅榮桓告誡羅東進不能照抄照搬。
“當時我們做完作業(yè),都要找段毛主席語錄抄上,我父親為此專門寫信給我,說‘人的思想改造是長期過程,不是抄一段就行了,要學立場觀點方法。”
決不做“八旗子弟”
說起父親,羅東進覺得給予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是父親的人格魅力。
1959年,羅東進報考了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導彈工程專業(yè),對于兒子的選擇,羅榮桓非常高興。他鼓勵羅東進說:“現(xiàn)在我們的科學技術還很落后。你們要長志氣,為國家搞出點成就來。”
從哈軍工畢業(yè)后,羅東進牢記父親的囑咐,先后在航天部、軍委炮兵、二炮搞技術工作,成為我軍最早從事自動化指揮系統(tǒng)研究的專家。
羅東進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讀書時,那里云集著一大批高干子弟。這么多高干子弟集中于一校,教育問題也成了家長們共同關心的熱點。
1961年4月14日,父親在給羅東進的信中專門叮囑說:“你在引用我的話‘要依靠自己吃飯,看在什么問題上講的,那不是要把個人與集體存在對立的說法。干部子弟有些不爭氣,需要互相幫助改正,不要輕易給人戴上‘腐化帽子。干部子弟中有特殊優(yōu)越感,在同學中生活中表現(xiàn)突出,不艱苦樸素,應該勸導,要保持革命的光榮傳統(tǒng)……對同志應是互相信任的,互相聽取不同的意見,決不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人家,排斥人家意見。要經(jīng)常記著毛主席的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p>
一紙家書,見證了一位元帥父親的良苦用心。
羅東進在哈軍工的表現(xiàn),沒有讓父親羅榮桓失望。在哈軍工校方寫給毛澤東有關高干子弟在校表現(xiàn)情況的報告上,對羅榮桓之子羅東進的評價是:“在群眾中有良好影響、品學兼優(yōu)。”
羅東進回憶道:“我爸爸經(jīng)常對我講,你們決不能做滿清的八旗子弟,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不學無術,整天就知道提籠架鳥,專橫跋扈?!?/p>
“反腐要從自身做起”
1963年12月毛主席曾作詩如下:“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zhàn)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據(jù)后人推斷,這首詩正是毛主席寫給羅榮桓的悼念詞。
羅東進歸納說:“毛澤東之所以很看重羅榮桓,就是因為羅榮桓真正領會了毛澤東抗戰(zhàn)初期寫的《論持久戰(zhàn)》的指導思想,就是敵后游擊戰(zhàn),建立敵后根據(jù)地,建立最廣泛的全民族的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闭缑珴蓶|所說:“山東是執(zhí)行十大政策的模范。”
羅東進不無感慨,“為什么我軍能夠有如此大的成果?關鍵是我軍領會了黨和毛澤東的精神,并且將這些政策落到了實處。毛澤東是偉大的領袖,他能夠做出偉大的決定。但是,下面的人能否真正領會毛澤東的意思,把政策落到實處,這是十分重要的?!?/p>
羅東進提起了熱播電視劇《長征》的主題歌。他說:“跟著走,聽著簡單,含義卻很深刻。關鍵是跟著誰走?當然是跟著黨走!”
面對各地層出不窮的腐敗現(xiàn)象,羅東進指出,腐敗現(xiàn)象不是政策本身的問題。腐敗現(xiàn)象也不是中國的專利,哪個國家都會有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的觀念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腐敗便有了生存的土壤。
羅東進堅持認為,老一輩的信念應當堅定不移地保留下去?!爸挥姓嬲^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的祖國才會富強,才能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反之,中國革命的勝利果實就會丟失。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沒有信仰,沒有追求,一味貪圖享受,經(jīng)不得生活中的挫折。這樣,是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的?!?/p>
羅東進接著說:“與腐敗作斗爭,比在戰(zhàn)場上殺敵還要艱難得多?,F(xiàn)在,不管別人怎么樣,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認真領會黨的精神實質(zhì),踏實工作,首先保證自己不變節(jié)。大家都提高覺悟,各方面加強監(jiān)督,使腐敗沒有可乘之機,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
重走長征路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
2006年,羅東進組織了30多位開國元勛子女參加“情系長征路———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活動。
由于父母戰(zhàn)爭年代戎馬倥傯,他從小就被寄養(yǎng)在山東農(nóng)民家,是人民把他一口口喂大的,所以他對老區(qū)人民有很深的感恩之情。“我很想重走長征路,但一直沒有時間,前些年退下來了,終于能夠把大家召集一起,實現(xiàn)這一夙愿?!?/p>
在重走長征路時,他們還有一項重要使命:聯(lián)合中華慈善總會、中國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技術研究會,募集善款,舉辦“情系長征路,革命老區(qū)慈善萬里行捐贈”,沿途捐助貧困老區(qū)愛心小學20所、長征愛心圖書室100個,慰問健在的老紅軍及其親屬2000名。
在羅東進看來,重走長征路就是要把這段歷史弄得更清楚,好好理解它的真諦和精髓,以便把長征精神繼承、弘揚下去,特別是現(xiàn)在生活優(yōu)越的青年一代,要有堅韌不拔的信念和追求,自奮自強,勇于獻身社會,推動我們國家的發(fā)展。
(據(jù)《老同志之友》《南方周末》《中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