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天心
“三羊開泰”是古人以“三羊”諧音代替“三陽”,以此傳達新年歲初時迎春送冬、陰消陽長的祝福。而華夏農(nóng)歷十一月為“一陽生”、十二月為“二陽生”,故以此類推新年的農(nóng)歷一月為“三陽生”,“三陽”即意為春天開始。根據(jù)泰卦的釋義,“三羊(陽)開泰”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因此中國古畫上有許多與羊(陽)相關的題材,皆與此農(nóng)歷節(jié)日的吉祥寓意有關。轉(zhuǎn)眼又到了農(nóng)歷的乙未生肖羊年,筆者特掇取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三羊開泰”題材古畫五幅,略作賞析,祝福讀者朋友萬事吉祥,共享亨通盛世年華!
“三羊(陽)開泰”最早源自《易經(jīng)》。東漢許慎在《說文》中云:“羊,祥也?!笨梢姽盼闹小把颉弊峙c“祥”字相通。吉祥的禮俗中常用羊做牲,皆因羊能傳達吉祥、福祉之故,羊也因此而成為吉祥、福祉的象征。盡管以“三羊開泰”為題名的國畫和瓷器皆為雅文化之屬,但根據(jù)筆者查閱的資料顯示,該題材瓷器系起源于明代嘉靖年,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館藏有此題材的元代國畫作品。如《元人三羊開泰圖軸》(圖1)。
此作曾錄入《石渠寶笈》、《故宮書畫錄》以及《故宮書畫圖錄》。該圖為設色紙本,縱176.1厘米、橫117.3厘米。作品背景畫冬日雪景,一滿臉稚氣的牧童,在開滿梅花的樹下右手持鞭,左手捻花草,似乎與身旁三只溫順的羔羊嬉戲或“溝通交流”,梅枝上兩只鳥雀依偎團縮,真乃一幅人與動物“朋友”之間自然、和諧的畫面。其畫法亦保持了書法貫氣的意韻,以及中國畫造型夸張、線條表現(xiàn)的藝術特征。同時畫家用筆也頗具新意,下筆有神的勾線使得整體畫面清新自然、栩栩如生。另外盡管此作色彩不多,但卻層次分明,表現(xiàn)了畫家良好的繪畫功底。此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三羊開泰”題材中國古代繪畫作品的開山鼻祖。
又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曾錄入《故宮書畫錄》、《故宮書畫圖錄》的《元人三陽開泰圖》(圖2)。該圖縱163.5厘米、橫100厘米。畫面竹木茂盛,花開艷麗,三只靈羊踏于青草之上,或低頭覓食,或跪腿吸乳,或翹首遠望。整體構圖渲染有序,細描入微,極致展現(xiàn)了羊之溫順而不失陽剛之氣的特點。且作者畫羊的技法嫻熟,下筆細膩,一眼就能瞧得出此非一日之功,展示了畫作“以意賦畫而氣韻生動”的藝術境界。不過給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畫里最中間那只母羊的眼神,好像“警惕”地在提防您,不要打攪它哺乳呢!
以上是元代佚名畫家的兩幅作品。而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收藏有一幅明代“三羊開泰”題材繪畫,該幅畫縱211.6厘米、橫142.5厘米,為明宣宗朱瞻基畫《三陽開泰圖》(圖3)。朱瞻基(1398-1435年)是明代最具藝術天賦和才華的藝術家皇帝,他畫的這幅《三陽開泰圖》以水墨為主,略加淡彩,風格典雅自然,帶有文人畫筆墨的韻味。在圖上有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御筆戲?qū)懭栭_泰圖”署款,以及鈐蓋“廣運之寶”御用璽印,可知這是他三十一歲時的作品。淺設色畫上描繪著母羊與兩只乳羊,并以竹樹與茶花搭配為襯景?!把颉迸c“陽”諧音,“竹”與“?!敝C音,故此畫具有祝賀“三陽開泰”之意的傳世經(jīng)典。
歷史的車輪進入清王朝以后,“三羊開泰”題材的繪畫作品更加受到皇家貴族的喜愛。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紙本設色,縱98厘米、橫60厘米的清郎世寧繪《開泰圖》。其畫風融合中西筆觸,尤其是運用寫實畫派光影透視技巧,更是受皇帝欣賞。畫中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孝道,即“跪乳”。圖繪肥碩的綿羊三只,母羊與小羊神態(tài)生動,毛色質(zhì)感逼真,配色的花石用筆自由寫意,惟妙惟肖。畫面整體給人以安定祥和、古樸典雅之感,在溫馨的氛圍之中卻又充滿勃勃生機,不愧為“三羊開泰”題材畫作中的巔峰之作!
有了前朝的精品,我們的乾隆皇帝也“一時技癢”、“耐不住寂寞”,創(chuàng)作了設色紙本,縱127.7厘米、橫63厘米的《清高宗御筆開泰說并仿明宣宗開泰圖》(圖4)。此畫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摹仿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明宣宗朱瞻基與郎世寧同名之作。該幅據(jù)其自題,謂壬辰(1772年)新春,自制“開泰說”一篇,又仿明宣宗作開泰圖。其三羊造型,實仿郎世寧《開泰圖》?!叭枴比∑渲C音寫生綿羊三只,母羊與小羊表情動人?;ㄊ糠智鍧櫺阋?,別具一格,此系雍正五年(1727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內(nèi)閣學士鄒一桂(1686-1772年)奉詔補景之作。此畫盡管是摹仿之作,但它畢竟出自皇帝手筆,不僅盡得明宣宗與郎世寧畫作的精髓,而且圖右上方還有乾隆帝自制的“開泰說”,故此圖亦為“三羊開泰”題材古畫中不可復制的扛鼎之作。
無獨有偶,臺北故宮還珍藏了一幅乾隆帝畫的另外一幅《三陽開泰圖》(圖5)。該圖為卷軸紙本水墨技法繪畫,縱28.20厘米、橫133.20厘米。右邊繪畫部分為乾隆帝仿元代趙孟《二羊圖》畫法繪三羊圖,署款中題“因一仿子昂法并書向作開泰說以迓新韶。乾隆乙巳新正御筆”??钪械摹耙宜取睘榍∥迨辏?785年),畫幅中又鈐有作者印、鑒藏印多方;作品左邊部分為乾隆御筆行書的“開泰說”(圖6),所謂“羊交三而成泰……泰者,通也,又安也”,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三陽開泰”的由來,且進一步敘述了他對于“泰”的理解,認為“君子尤為一國之君,只有‘終日乾乾,才能達到‘安而弗危、‘恒守其泰之境界”。該圖是筆者最鐘愛的“三羊開泰”題材畫作,既使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評價,它也理應為中國古代“三羊開泰”題材畫作中無法超越的不朽巨作。
從以上5幅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傳世經(jīng)典畫作中,我們可見“三羊開泰”題材作為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珍品,是華夏燦爛文化藝術中最具智慧和藝術審美精神的國畫之一。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內(nèi)涵、豐富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就了優(yōu)美的畫面和深刻寓意,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不可或缺的祥瑞釋義題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僅充滿敦睦祥和、悠然自得的寧靜和諧氣韻,而且還使人有一種欣欣向榮、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激情!這,正是目前中華民族邁向復興之路、共圓偉大中國夢中最需要的正能量! (責編: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