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睡醒后
我和媽媽去了玫瑰園
我們看見了許多玫瑰花
紅色的
是媽媽生氣時漲得通紅的臉蛋兒
讓我脆弱的小心靈受驚
白色的
是藍天中的白鴿
快樂地飛翔
無憂無慮
黃色的
是夜空中閃閃發(fā)光的星星
陪著媽媽一起入睡
媽媽細微的鼾聲
是我的歌謠
黃粉相間的
是藏頭露尾的孔雀
綠茵中美麗的羽毛
橙色的
是美好的祝福
讓我們心生暖陽
粉色的
是我嫩嫩的臉蛋
送給媽媽的溫暖
《我愛玫瑰花》是洋洋的第一篇詩作,是她一旁口述,媽媽鄭慧英一句一句地記錄下來的,大概不到30分鐘就完成了。
“我盡量保留了詩歌的原生態(tài),尤其是詩歌的第一節(jié),幾乎是很口語
化的敘述,我也沒改動一字。但是從第二節(jié)開始,孩子展示出了驚人的想象力,她使用的意象優(yōu)美而充滿溫情。有兩個句子‘讓我們心生暖陽和‘藏頭露尾的孔雀,綠茵中美麗的羽毛我做了字句上的調(diào)整。孩子的原話是‘像太陽照在心中一樣暖洋洋和‘躲在草叢中的孔雀,只露出尾巴上的美麗羽毛。可很多朋友說孩子的原話更好,帶著天然的本真和自由的色彩?!编嵒塾⒒貞浾f。
洋洋雖然從未聽說過意象、意境這一類專業(yè)詞語,也不懂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但卻讓每一個閱讀的人內(nèi)心都生發(fā)暖暖的情誼。
鄭慧英曾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十余載,盡管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她并沒有刻意地培養(yǎng)女兒寫詩,在她眼里,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關(guān)鍵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讓孩子的詩性大放異彩還是讓孩子的詩性被唯分數(shù)論所扼殺?!?/p>
閱讀體驗為孩子叩響詩歌的大門
“孩子的課外讀物大都不是詩歌作品,但是詩意可以通過閱讀培養(yǎng)。我們不能為了寫詩而去閱讀,而要因為閱讀產(chǎn)生如詩般美的感受。女兒從三歲開始讀《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好餓的毛毛蟲》等世界著名的手繪圖本;四五歲的時候,我朗讀了《不一樣的卡梅拉》《貝貝熊一家》等好幾個系列的書給她聽;六歲開始我逐漸培養(yǎng)她自主閱讀的習慣。我深信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沒為孩子選擇到合適書籍的父母?!编嵒塾⑴紶栆矔炎约簩懙脑娮x給孩子聽,“我不知道孩子是否聽懂了,但或許正是因為我的詩歌激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欲望吧?!?/p>
除了讓女兒在閱讀中獲得精神的體驗,鄭慧英還喜歡帶女兒出去旅游,但此次旅行中萌生寫詩的念頭卻是偶然?!敖窈笪乙幸庾R地帶著女兒進行詩意的旅行,在遇到美景或發(fā)現(xiàn)有趣的事物時,就及時和女兒交流感受,引導孩子用詩意的語言來形容這個世界,在這種化‘有形為‘無形的過程中挖掘她更大的潛力?!?/p>
讓孩子在有序的生活中放飛思緒
與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鄭慧英也為女兒立下了諸如“每個周末只能看一次電視”“每天練習兩次鋼琴”“不能吃垃圾食品”等規(guī)則。但不同的是,在建立這些規(guī)則時,她是與孩子一同制定并一起遵守的。
她說:“為孩子建立規(guī)則意識是很難的。首先,你必須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去尊重,把之所以建立某項規(guī)則的道理給孩子講透,取得孩子的支持和理解;其次,讓孩子自覺遵守一項規(guī)則是很困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軟弱動搖,很多家長禁不住孩子的哭鬧,只要孩子一哭鬧就亂了方寸,明明知道吃肯德基是垃圾食品,但是孩子說好想去吃,好久沒去吃過,其他小朋友都在吃等等就心軟了。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白,規(guī)則一旦建立,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p>
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洋洋是一個琴舞詩畫樣樣精通的小才女。然而鄭慧英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鋼琴、舞蹈、畫畫的培養(yǎng),讓女兒能有所愛好,不至于讓生命感架空。
對于女兒的未來鄭慧英并沒有做過具體的規(guī)劃,“我只希望她身心健康,內(nèi)心平和快樂。我覺得女兒未來選擇什么樣的發(fā)展方向是她自己的事情,我需要的只是陪伴在她左右,見證她的成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