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林
[摘要]史料教學是高中歷史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最大限度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文探討在論從史出原則指導下的高中史料教學如何開展。
[關鍵詞]論從史出史料教學史觀教學獲取信息最大限度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40099
2014年江蘇省歷史《高考考試說明》中有這樣一個要求:“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边@就要求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強調史觀引領下的史料教學,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
一、史料教學
1. 精選史料,恰當運用
教師必須事先進行選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歷史知識的儲備情況,圍繞教學要求,選用最具典型性和啟發(fā)性的史料加以編輯和整理。
我在講述“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xiàn)了聯(lián)邦制的原則”這一內容時,引用了這么一段材料:“1787年憲法第一條第十款:無論何州不得締結條約、結盟或加入邦聯(lián)……不得鑄造貨幣……”要求學生從這段材料中提取出“聯(lián)邦制”的原則,難度很大,原因在于這段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夠充足。我換用了下面的材料:“美國即聯(lián)邦制,……中央政府只從州政府的權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確列舉的權力,州政府則保留著中央政府拿走的權力之外的所有權力?!睂W生可以根據“聯(lián)邦制是體現(xiàn)了中央與地方適度分權”這一句直接回答出來。所以在史料選用時,教師應挑選信息量充足的史料,也可以根據教學目的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將書中的史料加以排列,重新組合,使學生在分析比較中,建構框架,從而形成對史實的整體認識。
2. 深度挖掘教材中史料的價值,實現(xiàn)史料利用的最大化
課堂教學中史料運用必須在思維深度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透,這樣才能有效壓縮史料的數量,真正做到適度,提升史料運用的針對性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史料教學要通過讓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形式來達成。教材中很多史料后附有思考題,但是這些思考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分析史料,結合教材內容,精心推敲,預先做出簡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題有機融合進教案之中,以促進難點和重點內容突破。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讀懂讀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結合內容簡明扼要回答思考題。
3.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教師應充分挖掘現(xiàn)有資源,多采用使學生感到興奮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介紹歷史人物的時候,可適當補充歷史人物的畫像、照片或手跡、名言、代表作品;介紹歷史文物、古跡時,最好展示真實的文物、遺跡圖片;在介紹歷史事件時,可播放相關的錄像資料……例如,向學生展示《便民圖纂》中的“采桑圖”和普林尼《自然史》中的一段材料:“中國產絲……裁成衣服,光輝奪目,人工巧妙達到極點。”學生可以根據圖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得出中國的絲綢在世界上的地位,從而為我國的古代文明而驕傲。史料是再現(xiàn)歷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據,史料教學能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歷史教學中,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觀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留下諸多的思考空間,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讓歷史教學充滿無限生機。
二、史觀教學
由于研究者的立場不同,研究方法、角度迥異,以及史料的選取和運用上的差別等,產生了不同的史學觀念,包括革命史范式、現(xiàn)代化范式、全球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會史范式等,這有利于我們從多角度認識歷史問題,有利于思維創(chuàng)新。
首先,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史觀認識歷史問題。例如在對“新航路開辟”這一史實評價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全球史范式、革命史范式、文明史范式分析這一史實,實現(xiàn)多角度地分析認識歷史問題。在全球史觀下我們對“新航路開辟”的評價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粗具雛形”;在文明史范式下我們的評價是“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等等。
其次,強化史學范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在講述史學范式時通常都是將其內容印發(fā)給學生,學生強化記憶后再用史學范式分析一些史料,學生不能理解,時而會出現(xiàn)問題,甚至是一些政治性錯誤。我們可以讓學生運用史學范式并結合史實加以評析,在運用中加深學生對史學范式的理解和掌握。例如2014年江蘇省歷史《高考考試說明》中的示例題第23題,“沖擊—反應”模式題,要求對中國近代史的“沖擊—反應”解釋模式持贊同、反對或其他觀點,并就自己認同的觀點作簡要論證?!皼_擊—反應”模式題過于強調西方的外部沖擊和中國的被動反應,學生應當堅持用唯物史觀看待這一問題,既要重視歷史發(fā)展的外來因素,也不能忽視內部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道題的訓練,既讓學生能夠自主加強對唯物史觀的理解,也解決了一些歷史研究中的實際問題。
無論是史料教學,還是史觀教學,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