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曉明
摘 要:平板電腦應用于課堂教學已經被全球許多國家的中小學采用。平板電腦其實也是電腦,具備運算功能,能夠輸入、輸出,有顯示屏幕。但它與傳統(tǒng)電腦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它的體積,輸入和輸出的模式相對的有優(yōu)越性。比起筆記本電腦,在教學中使用平板電腦有很多的優(yōu)勢。對平板電腦應用于英語課堂的主要形式做了一些整理歸納。
關鍵詞:信息技術;平板電腦;應用程序
信息技術的運用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授課形式以及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模式。平板電腦應用于課堂能增強參與、促進個性化學習、增進合作、將學習延伸至課堂以外、更好地為學生的未來做準備。本文列舉了平板電腦在英語課堂中的幾個主要的應用手段。
一、使用應用程序輔助教學
針對平板電腦開發(fā)的教育類應用程序已數不勝數,涵蓋了各個學科、各個年齡段、各種語言,其中以英語最多。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應用程序來補充課堂內外的教學。
【案例】利用繪圖、手寫筆記程序來完成寫作
在介紹一個話題之初,教師讓學生利用繪圖應用程序手繪簡圖,用手寫添加文字注釋,并在小組中介紹自己的方案。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提出問題和看法之后,每個學生可以快速地“擦除”需要修改的內容,重新手寫說明文字并完善自己的方案。
【分析】
學生通過平板上的繪圖程序代替?zhèn)鹘y(tǒng)的紙張,學生可以隨時修改,變換色彩,修改注釋,保存和分享。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體驗了如真正的設計師般的設計體驗。平板電腦的使用使展示更便捷,分享更容易。
運用平板電腦的繪圖應用程序來實現語言輸出的過程,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得到展示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全面的動手動腦本領。
【案例】利用測試類應用程序,獲得及時的反饋
教師可以通過測試類應用程序導入事先設計好的習題、試題,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完成。在教師的一端,應用程序可以立即顯示出每個學生的答題進度、正確率。在學生完成答題后程序會統(tǒng)計出一份報告,教師根據該報告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分析】
測試作為一種評價的形式是常常需要的。紙質的試卷要到考試結束,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測試情況,著手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利用測試平臺類的應用程序,不僅節(jié)省了閱卷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提供了非常直觀的測試結果統(tǒng)計。
教師可以即時看到所有學生的答題進度、實時更新的正確率,更快地了解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讓教師在不影響學生答題的同時,更輕松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在傳統(tǒng)的模式里,測試的時候教師只是監(jiān)考員,但是利用了測試類的應用程序之后,教師不只是“監(jiān)”,更是“考”。
二、基于網絡的分享與合作
利用平板電腦作為輸入設備利用網絡的共享是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它可以讓課堂內由于時間的限制無法完成的活動自然地延伸到課堂之外,把師生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案例】通過網絡分享共同完成寫作任務
教師先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利用文本編輯程序完成小組承擔的寫作任務,然后通過網絡分享給每一個小組。當學生接收到來自其他小組的寫作內容后,再進行討論和分析,最后改進自己小組的寫作,并將完成后的寫作再次通過網絡傳遞給教師。
【分析】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必須起身朗讀才能將內容分享給所有的同學。因為學生的發(fā)音等原因,很有可能無法完整地將信息分享到位,從而干擾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通過網絡來分享文字內容,不僅迅速而且會更有效。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可以直接進行復制和粘貼的操作,使修改寫作變得簡單,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相互促進作業(yè)更容易顯現出來。只要有網絡支持,學生就可以用平板電腦來實現分享。
三、校本教材整合編寫
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其獨特的形、聲、景扣動學生的心弦,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案例】編寫校本電子教材——以iBooks Author為例
iBooks Author是一款專門為制作教科書而優(yōu)化的寫作排版軟件。通過iBooks Author,教師可自由插入圖片、音頻、視頻、測試題、交互圖、3D物體等多媒體功能,創(chuàng)造出個性化的校本多媒體教科書。
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使用iBooks Author創(chuàng)作自己的電子刊物。在Author的編輯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拍照,手繪來配上插圖;用文字編輯程序來編排自己的寫作;可以將調查、采訪中采集的錄音、錄像整合在頁面上。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多媒體的素材融匯在一起創(chuàng)作。
【分析】
當學生在平板電腦的iBooks上打開這樣的教科書時,他們所見到的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條與枯燥,而是充滿著想象力,富有著吸引力,聚集著創(chuàng)造力。不僅僅可以圖文并茂,更可以聽錄音、看視頻、做習題并檢查答案,還可以隨時添加筆記,上網搜索更多的信息。
創(chuàng)作電子刊物已經不再是電腦公司的專利,教師和學生可以更個性化、更簡單、更便捷地做出獨具特色的電子書。從被動地接受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資料,到主動地創(chuàng)作整合。這樣無疑會增強教師與學生的成就感,自然也會提高教與學的熱情。
平板電腦是否應該在課堂中應用,一直都在爭論與探索當中,但是無論哪一種技術,在應用于教學的時候必須服從一個關鍵性的原則——提高課堂有效性。看一看,它是否對傳統(tǒng)教學有補充;是否對學生探究能力有幫助;是否對學生合作能力有促進。如果傳統(tǒng)的方式是高效的,那就沒有必要去使用。只有在傳統(tǒng)無法達到,而平板電腦的使用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時候,才是使用它的最佳時機。
參考文獻:
丁鋼.新技術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學校變革的核心[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3(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