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濱
退休后,出行的時間多了。為了出行方便,手機上安了個航旅軟件,方便查詢航班信息。用了一年多,軟件上居然跳出一行字:你就是為飛行而生。我這幾年除了寫作讀書,出行是重要的生活內容。一個月兩三次,要飛來飛去,講學、開會、采風、會友。一年下來也要飛幾十次,有點鳥人的味道了。
鳥人的味道是什么?是高高在上,也是俯瞰大地。每次飛機快到目的地,空姐會提醒大家做準備。這時候打盹兒會被叫醒,敲電腦會被勸阻,只好歪過頭去看舷窗外的風景??吹枚嗔耍灿辛烁杏X。也許前世是鳥。今天才用鳥的眼光看一下人類的生存?!叭祟悺笔莻€大詞,還是用“我們”吧。
飛機飛到我們的城市上空,從云層中鉆下來,天空陽光真叫那個燦爛,但別往下看,下面城市的頭上罩著一個大蓋子,讓人想起酒店的廚師往餐廳送菜,菜盤上放的玻璃罩。城市上空的大罩子,是磨砂玻璃般的霧霾,透光不見影。契訶夫有小說《套子里的人》,我想我們這些年也夠辛苦,成了“罩子里的人”。聽說減排防霾,有了摘罩子的希望。希望實現(xiàn)的那天,咱一起躺在地上數(shù)星星!
飛機飛到珠江三角洲上空,像在一塊大翡翠上滑行。往下一看,真美。一望無際的綠色中,百川匯流,將這綠色大地分成一塊塊不同的室石。單是珠江就分成七條大河入海,勢如蛟龍。蕉風綠野,老天爺格外慷慨,陽光烈,雨水密,海風稠,不開花結果的只剩幾塊石頭。大方的是老天爺,浪費的是珠三角,那么多淡水都白自流走,分十分之一給西北,那有多好!
飛機在西北飛行,快著陸時,舷窗外的大地,就兩個字:蒼涼。一片黃色的荒原,看不到一點綠色,只有飛機的影子投射到大地,像在地上爬行。這好似一個久遠的噩夢,當它蘇醒時,漫天卷動著沙塵暴。我對這種景象十分熟悉。年輕時,我站在黃土高原的山峁上,像一只螞蟻落進熱鍋里,四顧茫茫,無遮無攔,只有青春的皮膚承受著烈日的烘烤。這樣的土地真快養(yǎng)不活人了。然而前些年回陜北,山峁都已退耕還林,滿山的果樹讓我不敢說在那生活過。真希望西部更多地方,也像陜北重見綠色。
在四川的上空,空姐說成都快到了。大多數(shù)的時候,窗外的云立馬越來越厚,從輕紗秀美的云幔,變成深色的云團。天府之國這個大盆地,盛滿濃云密霧。暗無天日這個詞,我想是四川人想出來的。我在四川生活了三十年,我早先只知道,蜀犬吠日,是因盆地的狗沒見識過太陽的緣故——當然,因為太陽出來了,人們會高興地歌唱“太陽出來(羅兒)喜洋洋(哦朗羅)……”也證明天府多云霧而少日照。濕暖潮濕讓這里物產豐富。我想飛機這么大膽地往下扎,是因為有導航儀——如果真是一只鳥,這么云遮霧罩就朝下沖,當心一個猛子扎進四川人熱辣辣的火鍋里。
前世是鳥。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我從鳥的視野看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另一種感受。不僅是我,也許我們人類前世就是鳥。飛翔一直就是我們的夢想,且一直驅動著我們飛得更高更遠。前世是鳥,說出這四個字,我只是想說,體驗和觀察我們生存的狀態(tài),不僅要腳踏實地,埋頭做事;還要學會“高高在上”,俯瞰四方。高高在上,在這里不是個壞詞,不要讓無人機完全代替了我們的眼睛。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在窗前望見星星,讓我們都記住這四個字:前世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