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花
摘 要:文章通過對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的建筑風格進行了簡要的研究與探討,希望提升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效果,營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環(huán)境。
關鍵詞:城市建設;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風格
引言
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從更高層次上來說,城市公共建筑同時也能作為人類的精神、物資文明產(chǎn)物,為城市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加強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設是現(xiàn)階段城市建設工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fā)生著巨大改變,對事物的審美功能也有了新的要求,城市公共建筑就顯得越來越難以適應這個時代。此外,針對一些公共建筑中,有一些己經(jīng)超過了使用壽命的情況,除了采取拆除的手段,更多的還是應該進行保護與修復,或者更新改造的。
1 建筑外立面的風格
建筑外立面風格是與建筑風格密切相關的,而建筑風格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歐洲學者開始研究,他們從來不承認有一種統(tǒng)一的、風行歐洲大陸的建筑風格。同為歐陸,荷蘭風格與法國風格相差甚遠,意大利的風格與德國的風格也大不相同。別說民居,就是教堂,歐洲各國的建筑式樣也是有差別的,所以說建筑風格是非常復雜的研究課題。
2 建筑外立面元素構成
2.1 建筑的墻體
在城市公共建筑中,建筑物的墻體是外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的墻體除了對建筑整體結構起一定的承載作用外,對提升建筑整體裝飾效果的意義也十分重大。
2.2 建筑的柱子
隨著建筑設計的不斷發(fā)展,柱子的設計也擁有了規(guī)范化的造型藝術形式,從建筑的檐口開始,到柱頭、柱身和柱礎的尺寸、比例和形狀都被規(guī)范化。此外,柱子的合理安排設計往往給城市公共建筑營造一種威嚴宏偉的氣氛,例如人民大會堂的門柱,營造的就是此種效果。因而,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必然圍繞著柱子等結構無限展開。
2.3 建筑的門窗
建筑的門窗主要提供人們出入和采光、通風以及防盜等功能,盡管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許多新型材料運用在門窗上,門窗的造型與構造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仍然存在門窗改造的問題,而且相對比較頻繁。這主要是因為門窗設計直接影響著人們居住使用效果,關系著整體生活質量的改善,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水平的要求不斷提升,人們對門窗等組成形式的取向會有所改變。此外,在建筑立面設計中,門窗的組合形式也是一種表達設計者思想的一種裝飾語言,因而建筑外立面的設計改造過程中,門窗的改造勢必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4 建筑的屋頂
在建筑外立面分析的過程中,容易忽視建筑屋頂對其的影響。而實際上,建筑的屋頂作為覆蓋建筑的重要結構部分,除了完善建筑結構形式外,對建筑形象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國古代的宮殿建筑群落,其屋頂?shù)脑O計就給人帶來極大的美感,營造一種宏偉的氣氛。因而,在城市外立面的改造過程中,建筑的屋頂?shù)脑O計改造同樣值得引起設計師的關注。
3 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的重要性
3.1 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越來越雄厚,城市建設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然而,高速度的發(fā)展造成了許多問題,不僅僅是大眾所熟知的資源環(huán)境方面的問題,城市與建筑亦出現(xiàn)如城市布局混亂、建筑缺乏美觀等問題,因而對舊建筑的改造也越來越頻繁,通過城市公共建筑的改造使得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豐富,外觀越來越適應人們的審美習慣,從而也使得建筑物也越來越環(huán)保。因而,對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進行設計改造對城市的建設發(fā)展以及城市的整體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國內(nèi)大部分的改建項目仍舊停留在維護長官意志或單純追求經(jīng)濟利益的狀況下,對于建筑改造也尚未有一個系統(tǒng)的理論體,嚴重制約著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工作的開展。
3.2 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的意義
(1)城市外立面改造對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建筑的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緊密相連。新材料與新技術的運用往往可以減少對舊建筑改造的投入,使周期縮短。(2)城市外立面改造對當?shù)匚幕牡谋Wo。建筑是文化和歷史的物質載體,它的發(fā)展與城市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其所具有的建筑風格、藝術形式都是當?shù)靥赜械奈幕卣?,代表了當?shù)氐牡胤教厣囿w現(xiàn)了建筑的地域性特點,使得建筑在物質形態(tài)上多元化。因而城市外立面改造能對當?shù)氐奈幕h(huán)境起一定的保護作用。
4 公共建筑外立面風格改造的原則
4.1 不影響文化特性原則
在建筑外立面改造過程中,一部分改造內(nèi)容屬于國家級歷史保護建筑,針對這類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應該最大程度保持原建筑物的完整性,保證其建筑風格不受影響,對其進行改造時通常只是更新其建筑材料,修復其受損的部分。盡最大的可能不影響建筑的原有歷史文化特性。
4.2 時代性原則
除了一小部分歷史文化建筑外,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工作的主要對象仍然是普通的建筑群落。針對此類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時代的特征,應用先進的改造技術對建筑外立面進行改造。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建筑外立面仍然要反映傳統(tǒng)建筑風格下的時代性精神,秉承延續(xù)傳統(tǒng)建筑設計風格的改造理念。
4.3 民族性原則
建筑的使用者是人,而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人群,這些人的種族、身份、風俗習慣都可能影響建筑風格。所以建筑風格要求考慮到民族性,考慮到特定人群的審美習慣,做到為特定人群所認可,力爭做到雅俗共賞。
4.4 建筑美學原則
公共建筑代表了城市的印記,什么樣的立面設計是美的,從文藝復興以來,己經(jīng)有很多關于建筑外立面的構圖比例,色彩材質的研究。應有的傳承和突破都是可以的,但是作為城市公共建筑的外立面設計,也應該注意到市民的生活經(jīng)歷與審美習慣,做到雅俗共賞,而不是一味體現(xiàn)設計師的偏好。
5 結束語
文章對城市公共建筑物的外立面改造的探究,主要從建筑物的種類、建筑外立面改造的意義過渡到建筑外立面風格設計上。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建筑的改造工程不同于新建,難度也絕對不亞于新建,這就要求建筑師大膽發(fā)掘潛力,萌生新的創(chuàng)意,基于經(jīng)濟、文化、美學、形式、空間、情感等多種原因綜合作用下,對舊建筑外觀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改善,以滿足建筑的使用要求以及市民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書桃.石材幕墻用于建筑外立面的設計[J].上海建設科技,2012(1):16-17.
[2]林兆章,倪文巖.舊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J].建筑學報,2002(4).
[3]沈若宇.建筑改造中的外立面設計思考[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