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秀
[摘 要]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最關鍵而又有特色的時期,是人一生中黃金時代的開端。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引導中學生的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品格,對于實現德育目標,充分發(fā)揮德育的功能起著重要作用。但這過程中任然存在著問題,對中學生有一定的影響力,本文就是探討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造成的影響及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思想政治;影響;對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教育改革的呼聲也隨之而來。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關系著他們的健康成長,更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因此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視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嚴重,學校教育中智育和德育的位置擺放不齊,通常把語數外三科看成是主要學科,是必須修學的課程,而其他學科都作為副科,不被重視。家長和學生都認為開不開政治課程沒有任何作用,跟其他人沒有任何關系,根本對思政教育沒有意識,不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個人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同時有的教師認為政治學科人人都可以教,政治課教學無外乎是把政治知識讓學生勾畫在書上,然后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讓學生記在腦海中,最后在各種考試中默寫出來的簡單灌輸式教學。
2.多元文化產生社會問題。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的交往日益頻繁,本國的與外來的、傳統(tǒng)的和現代的文化觀念相互碰撞,呈現出錯綜復雜的局面。在全球化進程中,西方國家憑借其經濟、軍事和科技領先地位,推行文化霸權主義,企圖利用網絡文化霸權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進行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大的問題。隨著電腦產業(yè)的發(fā)展,網絡普及率越來越高,上網已成為中學生的一種學習、生活方式。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負面影響。有的學生為上網而不吃、不喝、不睡甚至不上學,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嚴重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極不利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 網絡傳播信息的廣泛的加劇了青少年的道德喪失,網絡的虛擬性加劇了青少年的情感的冷漠,以及情緒上的變化,中國傳統(tǒng)倫理文化與西方中心主義文化觀念的沖突、對抗加?。磺嗌倌甑母呖萍挤缸锏?。全球化與多元化帶來了人們價值趨向的一元與多元的沖突,而學校德育工作觀念落后,不與時代俱進,難免導致德育低效。
3.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落后。一直以來,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強調單向的灌輸與說教,其方法簡單不完善,注重說理,忽視實踐。除此之外,學校沒有切實考慮學生主體的需求,只注重管理的力度和措施,使得學生只是只能接受學校的管理制度,而不能質疑學生不接受、不理解的現象。教育手段、方法重傳統(tǒng),重經驗,缺乏創(chuàng)新,沒有做到以關心學生思想為本,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本,以促進學生成人成才為本,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在每一件實事中樹立學生平等的主體地位。
二、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對策
1.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F代中學生思路敏捷,思想比較活躍,,常常會對現實生活中提出異議,而對于存在的許多的問題,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耐心的及時地發(fā)現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并幫助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制定新穎的課程計劃,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根據教學和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尋找同學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在新穎的教學方法里盡情的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同時也使自己的教學生動有趣,使學生真正在身心愉悅中學到知識。課程設置和內容要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正確的啟發(fā)和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理論方面的論述要適當減少,多采用外來資料來了解課堂上所需內容,應力求生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想的效果。政治教育注脫胎換骨,培養(yǎng)一批年輕的、高素質的、專業(yè)的教師。
2.提高自身素質。教師必須要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知識,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有東西教給學生,從而教好學生。并且要根據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充實自不斷學習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3.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發(fā)展想當重要的是要有個良好的心境和情緒積極的情感。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壓抑束縛,不敢發(fā)言,生怕說錯話,擔心發(fā)言被冷落、被譏笑、被訓斥,那么學生就沒有勇氣站出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更加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生怕會妨礙其他學生的獨立思考,妨礙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甚至會使學生封閉自己的心靈,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因此,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首先我們要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然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讓學生沒有恐懼感,盡情的發(fā)揮學生的想法。同時以最佳的狀態(tài)來接受新的知識。想要要充分讓學生學生“標新立異”,就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鼓勵學生對學習的創(chuàng)新熱情。一位教育家說得好,“不怕學生觀點錯,就怕學生沒有觀點。”學生在課堂中“標新立異時,要重視他們會不會因為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贊揚被同學看成出風頭,怕答錯被同學譏笑而壓制自己的表現欲望,然而不能大膽表現。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就應鼓勵學生敢于突破權威,敢于“質疑”,。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之間的關系,”要注意把創(chuàng)新機會留給每一位學生要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互相臺作,鼓勵、喚醒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盡可能地化解、消除學生之間存在的對立、抵觸、以及不信任等不良情緒,把注意力轉移到共同學習上。
4.注重實踐鍛練。所謂實踐鍛煉,就是學校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這樣的實踐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夠有效的實施,是不是真正改變人的思想、觀點、立場等,歸根結底體現在人的實踐行為上。另一方面,實踐活動是必經之路,人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的提高,體現在每個人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與行為習慣。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務虛又務實。才會收到真實的、持久的效果。如果.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就無法引導教育對象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寓灌輸于活動,寓事理于實踐。在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的活動中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惟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算真正收到實效。
三、結語
總之,對于現在中學生政治思想的教育還是尤為重要的,因為不僅關系著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更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所以我們發(fā)現其中問題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在中學思想政治的教育方面,能發(fā)揮的更好。
參考文獻:
[1]王玉芳.初探思想政治課改革實驗[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1,6.
[2]王玄武,駱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3]李曉琛.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探究[J].學理論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