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作平
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從炮聲隱約的重慶飛離大陸,由香港轉(zhuǎn)往臺灣?!独钭谌驶貞涗洝分杏幸粋€十分精彩的細節(jié),似可代表于右任飛離大陸前往臺灣時的心境與遭遇。
那是1949年1月21日上午,國民政府一幫軍政要員在南京開會,蔣介石宣布由李宗仁代理總統(tǒng)職務(wù),他本人則當天離開南京。蔣離開之際,李宗仁寫道:“這時于右任忽然老態(tài)龍鐘地追了上去,口里喊道:‘總統(tǒng)!總統(tǒng)!蔣先生稍停問何事,于右任說:‘為和談方便起見,可否請總統(tǒng)在離京之前,下個手令把張學良、楊虎城放出來?蔣介石只把手向后一撒說:‘你找德鄰(李宗仁字)辦去!說畢,便加快腳步了。拖著一大把胡須的七十歲老人于右任,在眾人注視之下,慢慢地走回,大家這才黯然地離開會場。”
于右任的秘書胡恒說,“院長的骨子里,并不是絕對反對共產(chǎn)黨,他向來主張國共合作治國,但無奈局勢作弄人,身為國民黨元老,他必須跟隨蔣介石來到臺灣”。于右任去臺后,他的發(fā)妻和女兒卻留在了大陸,從此海峽風高,東西暌違,只能在夢中相見相親。
在于右任去世前3年,即1961年3月,章士釗自港回京,給周恩來寫了封信,信上說:“髯翁(即于右任)最近給香港吳季玉先生來信說,‘今年是我妻八十壽辰,可惜我不在大陸,今年她的生日一定很冷落,不會有人理睬她的。想到這點,我十分傷心。髯翁的這種心情,請總理予以注意?!敝芏鱽砼c于右任早年就熟識,周恩來在重慶辦《新華日報》時,報名即為于右任所書。周恩來接到章信后,做了一番安排。到了于右任的發(fā)妻高仲林生日那天,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在西安于家老宅擺下三桌壽宴,于右任的女婿屈武、外甥周伯敏,以及于右任早年的老朋友孫蔚如等紛紛趕到,為高祝壽。事后,祝壽的照片以及高仲林為于右任所做的布鞋,均輾轉(zhuǎn)送到于右任手中。于右任為此寫下詩句:“夢繞關(guān)西舊戰(zhàn)場,迂回大隊過咸陽。白頭夫婦白頭淚,親見阿婆作艷裝。”
于右任雖身居高位,卻不治產(chǎn)業(yè),去臺后經(jīng)濟上常捉襟見肘。臺灣出版的《于右任年譜》中有著詳細記載:“1963年4月18日,喉部不適,被家人送入石牌榮民總醫(yī)院檢查治療,由于無力支付巨額費用,一再要求出院……”“9月10日,又拔二牙及殘齒,隨即引起發(fā)燒。老人頗感頭部不適,心緒極其煩躁,便堅決要求出院,天天嚷道:‘太貴了,住不起,我要回家!”一代黨國大佬,竟為醫(yī)藥費發(fā)愁。
于右任去世后,留下一個保險柜,他曾告訴親友,在他死后方可打開,是故不少人都以為其中必藏有珠寶股票。及至他逝世后,親友們啟柜視之,里面卻只是他生前的一些日記和幾張借據(jù)。這些借據(jù)中,有兩張尤其讓人心酸:一張是為了照顧好友的后代所借,一張是為了兒子出國向銀行貸款。直到他走完86年的人生路程,這兩筆借款仍無力償還。
于右任去世時,他的幾個兒子和女兒,無一侍應(yīng)在側(cè)。他死后,遵其遺囑,將他葬在了背靠群峰面對海峽的臺北淡水鎮(zhèn)光明里巴拉卡。墓園兩側(cè)石柱上的兩副對聯(lián)可謂蓋棺定論:“西北望神州,萬星風濤接瀛海;東南望圣跡,千秋豪杰壯山丘?!薄案锩撕?,耆德元勛尊一代;文章冠冕,詩雄草圣足千秋。”
(摘自《同舟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