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賽霞
【試題猜想】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國平說:“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心卻是空的?!?/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命題意圖】
這是一道名言警句類新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廣泛上來說就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名人所說的諺語,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這類新材料作文,命題者往往提供與寫作者道德修養(yǎng)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作為作文題,審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給予的名言或話語的深刻含意。命題者選用周國平的一段名言作為材料,引導考生思考社會現(xiàn)狀:我們滿眼滿腦都是“利益”“萬物”“世界”,卻看不到生命和心靈應該具有的“真理”“美”和“上帝”;我們的社會充斥著追名逐利,而缺失的正是真善美與精神的充盈!命題者意在引導考生關注社會、人生、歷史、文化,而且要能用辯證、發(fā)展的眼光分析、看待事物,看待社會人生,體現(xiàn)出一種人文關懷。
【思路點撥】
名言警句型作文材料是審題的起點,是思維的入口,是啟發(fā)考生思考社會、人生的觸點。品讀周國平先生這段話,要抓住“看見”和“看不見”的對象,特別要理解“滿”和“空”的內涵?!翱匆姟钡氖恰袄妗薄叭f物”和“世界”,“看不見”的是 “真理”“美”和“上帝”;“日子”和“頭腦”是“滿”的,而“生命”和“心靈”卻是“空”的。周國平這段話強調了人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不能讓追名逐利成為生命的終極追求,而要注重用真理、智慧、藝術、美去填充自己的精神領域,要給生命化妝,要給心靈美容。
寫作時可把“滿”和“空”作為立意的著眼點,注意辨析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學會化大為小,找準切入口。材料中“滿”可以解讀為物質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滿等等,“空”可以解讀為心中沒有真善美的滋養(yǎng),生命很空洞、苦澀,過分追逐外界而忘記自我的存在,完全投入到物欲謀求中,忽視對道德法律的敬畏等等。據(jù)此,可以有以下立意角度:
視角一:漫不經意之間快節(jié)奏的生活也掏空了我們心靈的空間;停下腳步慢慢走,為生活挪出一點空間,讓心靈不再空曠!
視角二:心靈被利益、欲望所充滿,快樂幸福如何能夠進駐?將浮躁、利益、功名從心靈中趕走,讓心靈回歸寧靜祥和的“空靈”世界。
視角三:詩意地生活,多一點精神追求,少一點功利之心,生活就會變更加充實,心靈則會愈加豐滿。
視角四:遠離喧囂,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呼喚,用自信與真誠去張揚生命的狀態(tài),用追求與奮斗給生命貼一個輝煌的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