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fā)表的文章稱: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的數十年里,美國海軍的航母戰(zhàn)斗群一直是全球海洋上的頭號力量。即使是蘇聯,也從未能挑戰(zhàn)美國海軍的制海權。但近來,人們日益擔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可能將具備這一能力。
蘇聯當時主要將精力放在利用裝備遠程反艦導彈的“逆火”轟炸機、潛艇和水面戰(zhàn)艦的“海上拒止”戰(zhàn)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也把精力統統放在發(fā)展一種使用類似方法的反介入戰(zhàn)略上。但同冷戰(zhàn)末期的蘇聯一樣,中國似乎也決心發(fā)展一支有朝一日能在公海上挑戰(zhàn)美國海軍的遠洋艦隊。
中國購買了蘇聯未建造完成的“瓦良格”號航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的姐妹艦。中國將這艘破敗的船艦進行改裝,并更名為遼寧艦入列。但遼寧艦只是起點,中國海軍據說將把這艘航母作為訓練工具,發(fā)展操控航母艦載機聯隊所需的技能。
為了組建艦載機聯隊,中國借鑒了一種蘇聯早期的原型機、“側衛(wèi)”空中優(yōu)勢戰(zhàn)斗機的艦載機版本——蘇-33。這種俄式飛機幫助中國研制出航母艦載機殲-15。此外,中國正在研制大量支援飛機,這些飛機未來也將在中國海軍的航母艦載機聯隊中服役。
五角大樓在《2015年中國軍力報告》中說,遼寧艦及其當前的艦載機聯隊,其實不具備遠距離投射軍力的能力——即便完全投入戰(zhàn)斗。這艘航母體積太小,最適合在一支遠洋艦隊上空提供艦隊防空和擴大空中掩護。
五角大樓的這份報告說:“遼寧艦較小的體積限制了艦載機的數量,而滑跳起飛構造的缺陷限制了燃油和武器負載量?!边@不僅是五角大樓的評估,中國也承認存在這一問題。
預計中國將建造或可能已在建造第二代航母(五角大樓預計中國海軍可能建造多艘航母)這些航母的設計有望充分發(fā)揮殲-15的性能。 在最樂觀的情況下,中國建造一支差不多能挑戰(zhàn)美國海軍的艦隊也要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建造一艘尼米茲或福特級超級航母需要近10年,而且該公司擁有多年的造船經驗。中國沒有建造航母大小的船艦的經驗。
即使中國造出了能充分利用艦載機潛能的航母,這也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雖然“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也許不是速度最快或最靈活的噴氣式飛機,但它裝有先進的感應器和航空電子設備。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的“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并非單獨作戰(zhàn)?,F代航母艦載機聯隊都是集體行動,尤其是在“海軍綜合火控防空系統”投入使用的情況下。
裝備“海軍綜合火控防空系統”的“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E-2D“先進鷹眼”預警機、“宙斯盾”驅逐艦、“宙斯盾”巡洋艦等接受航母戰(zhàn)斗群司令調遣的飛機和軍艦,是一個看到同一畫面的無縫合作、共同行動的團隊。
中國可能自主研制航空母艦,可能建立艦載機聯隊,甚至可能發(fā)展航母戰(zhàn)斗群,但這不僅僅是軍事裝備的問題。中國海軍具備在西太平洋與美國海軍一較高下的能力還需要時間。他們最終能實現這一目標嗎?也許能,但可能需要好幾十年。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