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支票報恩的新聞一出,沈陽商人何榮鋒的家具廠火了。訂單量直線攀升,工人們裝貨、發(fā)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但人們也習(xí)慣了質(zhì)疑:誰受益誰就有炒作之嫌!“這完全是中國好炒作啊!”更齷齪的流言也隨后傳出:“何榮鋒是暗戀戴杏芬吧,要不怎么這么多年一直尋找她?”
故事的主角,這對相識于20年前的異姓姐弟,卻絲毫不為外界的猜測與傳言所動。
1993年,何榮鋒以狼狽的姿態(tài)與同村兩名年輕人“逃”出了老家酉陽。父親欠下6000元債務(wù)遠走他鄉(xiāng),在貧瘠的大山里,這是一筆也許永遠也還不了的巨款。
他的目的地是浙江仙臺。但在金華火車站轉(zhuǎn)車時,小偷掉包了他們的行李,身無分文的三位少年求助無門,靠乞討維生。20年后他回憶當初的絕望、饑餓、疲憊和路人的嫌惡,只覺得恨,恨這個壞世界,也恨自己。
流浪十三天后,何榮鋒在臺州仙居楊府村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
戴杏芬在回家路上遇到了蓬頭垢面的三位少年,“他們一直跟在我身后,把我嚇得夠嗆。”可對峙中看到三雙清澈的眼睛,直覺告訴戴杏芬:對方不是壞人,他們只是需要幫助。
女兒帶了三個乞丐回家,父親卻不意外。當年他也曾收留過流浪漢,還讓人家一呆就是好幾個月。“你們餓了吧。”家里正請了瓦匠做水泥活,用大鐵鍋做了很多飯菜,他絲毫不在意何榮鋒等人的臟臭,和女兒用青邊大碗盛了滿當當三碗遞上前。
就不怕他們是騙子?鄰居知道后提醒戴家人?!澳苡猩厄_的,我家也沒啥值錢的東西。我也出去打過工,將心比心,誰遇難了都想有人能幫一把。”
一碗熱騰騰的飯讓何榮鋒漸漸放下戒心,繼而開始愧疚。戴杏芬聽了幾個孩子的遭遇和打算,便四處打聽工作的事??珊芏喙S一聽三人是外地來的,還希望能在一處上班,都婉言拒絕。
戴杏芬忙里忙外,他們卻在戴家白吃白住,“那時就覺得戴姐姐對我們這么好,我們不能成為人家的包袱?!焙螛s鋒等人開始商議出路,其中一人想起有個堂姐在黃巖,于是“決定去那里試試”。
對方?jīng)Q意離開,戴杏芬只好送別。那時她每月工資不過八九十元,卻給了三人每人十元做路費,還準備了自家在過年時才能吃上的紅糖烤饃片和一大袋香蕉做干糧。臨別時,又把一張寫有地址的紙塞到何榮鋒手里,“找到落腳處就給我寫信,如果找不到工作,你們就回來,這也是你們的家?!?/p>
遇到戴杏芬這個“貴人”后,何榮鋒的命運曲線漸漸上揚。一行人沒能在浙江落下腳,隨后誤打誤撞地到了沈陽。
這里有和老家截然不同的寒冷,一下火車,衣衫單薄的三人就凍得站不住腳。聽說沈陽的四川人不少,他們就蹲在菜市場里守株待兔,兩小時后,何榮鋒真找到了兩位四川老鄉(xiāng)。
第二天,憑著年輕的體魄,何榮鋒率先在工地上找到一個小工的工作,每月工資150元。打工起初是為了果腹、為了還債,可一路走來,他的眼界拔高了。適應(yīng)能力強又肯吃苦,何榮鋒很快被提拔到負責(zé)招工的崗位上,并憑此成為老鄉(xiāng)圈子里的領(lǐng)頭人之一。
他開始思考立足與發(fā)展之本,這個“本”,一靠人脈,二靠手藝,三靠品行?!霸谕獯蚱匆龊萌?,要誠信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賺到錢?!狈謩e時戴杏芬激勵他的話不斷在耳邊回響。他察覺出當?shù)厝藢λ拇ㄈ说呐懦?,“個別人小偷小摸、不講誠信,把四川人的口碑搞砸了?!眾A在工作和情誼間,是要講老鄉(xiāng)義氣還是要大義滅親?何榮鋒徹夜難眠。幾天后,他作出決定:聯(lián)合其他人將廠里兩個害群之馬“清退”出去。此舉很快挽回了四川人的口碑。
自卑被自信驅(qū)逐,眼界大開的何榮鋒聽說家具廠賺錢,輾轉(zhuǎn)找到一家家具廠當學(xué)徒,半年后他就學(xué)會了調(diào)漆、噴漆等工藝。他又把目光瞄向做工頭,找了幾個人一起承包家具廠。
1994年年底,何榮鋒衣錦還鄉(xiāng)。他滿載而歸,連本帶息還清了債務(wù)。此時,酉陽人辛苦一年的全家收入也不過2000元,走出大山后的何榮鋒月收入就是人家年收入的兩倍。他感慨萬千:“如果沒有走出來,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p>
沈陽成了他的事業(yè)興旺地,在家具行業(yè)做包工頭做得如魚得水,1996年時,他賺到了第一個十萬元,拿著這些錢,他又開起了自己的工廠。十幾年后,何榮鋒的廠做到了集團規(guī)模,當年的“小乞兒”搖身一變,成了個人身家超兩億元的富豪。
看多了商場的爾虞我詐,何榮鋒愈發(fā)懷念曾經(jīng)在人生最低谷時幫助他的戴姐姐?!霸谕獯蚱匆龊萌?,要誠信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賺到錢”成為何榮鋒的精神支柱。
1996年何榮鋒自忖已經(jīng)做出一番事業(yè),可以報恩了。但那張寫有地址的紙早就遺失,只能憑著印象里的地址寄出了第一封信。錯誤的地址和錯誤的名字——因為分不清“in”與“ing”,他將戴杏芬聽成了“代信芬”,一連寄出十幾封信都石沉大海?!暗谝环磻?yīng)是出什么事了。”他又通過公安局查詢,還是沒有結(jié)果。失望又擔(dān)憂的何榮鋒安慰自己: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找不到人,何榮鋒把這份感恩和掛念變成了日記。但日記越寫得多,想找到人的念頭就越強。所有來自浙江的客戶都會在和何榮鋒的交談中聽到這個“不計前嫌幫助乞丐”的故事?!叭绻宦闊懿荒軒臀胰ハ删拥臈罡宕蚵犗隆欧疫@個人?”他誠懇地拜托對方。起初有人以為這不過是做戲——商人會借包裝自己謀利,但每次拜托后,何榮鋒都會再聯(lián)系對方詢問進展。“他是真在找對方。”人們開始相信他的誠意。
2013年3月,何榮鋒終于得到消息。浙江仙居的一位生意伙伴回老家時特意去了一趟楊府村,終于找到了戴杏芬。她興奮地打電話告訴何榮鋒:“找到了,她不叫代信芳,叫戴杏芬,她的娘家和婆家都在同一個村,現(xiàn)在做著小生意,對你講的20年前的事情還有印象……”
此時的戴杏芬已經(jīng)離開了仙居,在浙江臺州開了一家面館和一家小雜貨店,還蓋了一棟小樓。接到何榮鋒的電話,她愣了半天。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事,沒想這竟然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更沒想到,幾天后,何榮鋒還帶著妻子從沈陽趕過來見她。
杭州蕭山機場的接機口,戴杏芬伸長了脖子向里面張望。沒見到記憶里那個黑黑瘦瘦的小伙子,倒是有個大胖子激動地朝她疾步走來。他第一眼就認出了戴姐姐,雖然她已經(jīng)成了有些“發(fā)?!钡闹心陭D女,眉宇中的善良溫和一點都沒變。
楊府村老家的房子還保持著何榮鋒離開時的模樣,但和藹的戴父已經(jīng)離世,這讓何榮鋒感到遺憾。他有說不完的話想告訴給戴杏芬,當年的奮斗、面臨的迷惘、一次次轉(zhuǎn)折……恨不能把20年的經(jīng)歷在幾天里和盤托出。
何榮鋒和妻子還親手奉上了一張100萬元的支票,“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何榮鋒,我一直想報答你們。”
戴家人的笑意頓時凝固在臉上,“我不是為了錢才幫你?!贝餍臃野肷魏蟛砰_口,決計不肯收下支票,“你非要用錢來報恩,咱們的姐弟情就只能斷了?!?/p>
是不是錢給得太多了?何榮鋒悄悄和妻子商量。臨走前他一個人悄悄到銀行取了5萬元現(xiàn)金,偷偷放在戴杏芬的車后備箱中。
送走了弟弟,戴杏芬回家就發(fā)現(xiàn)了那5萬元。她立刻就想把錢送到機場,可飛機即將起飛,送過去也趕不上了。丈夫靈機一動:“我早上看到他從工行走出來?!狈蚱迋z一路小跑到了銀行,憑著口音、取款金額和時間等信息,找到了何榮鋒的卡號,當即把錢打回到賬戶上。
何榮鋒有些沮喪,盼了20年,想為姐姐做點實際的,可人家怎么都不收?!澳阗I了那么多東西,蟲草那么貴,不要把我們的關(guān)系弄得太見外了。”戴杏芬在電話那頭爽朗地勸他。
她不在乎別人怎么說自己“傻”,“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了,真給我100萬元,我還不知道怎么花呢!”大女兒在外地實習(xí),知道這事還專門發(fā)微信跟她說:“老媽你真是好樣的!”
媒體報道后,戴杏芬不斷接到采訪的電話,為了不讓弟弟也遭受到打擾,她從不透露任何關(guān)于何榮鋒的私人信息。二十年前她保護了他,二十年后亦如此。
(摘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