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
盡管你在生寶寶前已在職場上打拼了很久,但一旦重返職場,感覺自己仍是個“人”。這不僅是在家全職了一段時間的媽媽重返職場的感覺,其實很多休完幾個月產假回到職場的媽媽也有同感。因為,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顧孩子的生活模式,對于你來說,是全新的!這樣的生活模式中有太多的改變和不確定性,比如你可能需要在激烈地會議討論中突然離席去擠奶,也可能會在本來陪客戶參觀的輕松中接到寶寶發(fā)高燒的電話……你像是在兩個戰(zhàn)場上同時作戰(zhàn),顯得力不從心。
但是對于這個過程,你也不必太緊張。根據(jù)國際上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一般重返職場的媽媽需要至少4個月的時間,才能重獲信心,把兩方面的事情都搞定。其實,不可否認,成為媽媽,意味著我們的生活重心有所轉移和調整,在一個時期之內,你需要明白自己的生活重心在哪里,這會使你處理起問題時更靈活,更能優(yōu)化先后次序。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開啟重返職場的最佳模式。
1.確認心態(tài)
如果你感覺自己只要一想到重返職場就心情沮喪得難以平復,甚至一進辦公室的門就擺起一張臭臉,覺得誰都對不起你。那么我們建議你,應該再認真地考慮一下,是否需要暫時做出妥協(xié),把重心徹底放在家庭和孩子這邊。其實,即使是放棄工作,也不意味著永遠失去工作,媽媽這個身份本身,也是另一個職場領域的重要資歷。確認好自己的心態(tài),對你、對孩子,甚至對你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許都更有好處。當然,一旦確定選擇,就需要馬上將心態(tài)調整到最適合那個選擇的最佳狀態(tài)。
2.規(guī)劃時間
其實,職場媽媽并非不能完全地協(xié)調好職場和家庭的交織,但前提是你能事先制定好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比如你安排了第二天上午帶寶寶去打疫苗,那就應該盡早告知你的領導,并和相關的同事做好相應的安排。其實只要你能做好安排,晚來幾個小時甚至請一天假都不會耽誤任何工作,最糟糕的就是因為沒有規(guī)劃,你的領導、同事沒有辦法和你進行工作對接而引發(fā)的連環(huán)混亂反應。即使是突發(fā)事件,你也可以迅速做出部署,避免混亂產生?,F(xiàn)在信息網絡的發(fā)達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甚至有的時候,你人不在辦公室,也可以繼續(xù)工作。讓你的同事知曉你在這個稍微特殊時期的工作模式以及時間安排,能讓每個人都輕松一點。
3.設定目標
承認自己仍然在尋找重返職場后的最佳工作模式并不是什么難為情的事。你甚至可以考慮像新入職場的人一樣,通過設定目標的形式不斷進步,推進工作。比如第一個月完成50%的工作量,然后增加到70%,然后90%……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有既定但又非?,F(xiàn)實的目標,讓事情按照你的規(guī)劃持續(xù)、穩(wěn)步的發(fā)展,讓一切都從容有序。
一些職場大咖把一個寶貴的經驗傳授給剛剛重返職場的媽媽:要將生活和工作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這能夠讓你在每一個部分都有成就感。如果你把它們當成了整體的兩個部分,那么就總要去平衡二者,甚至有時還必須為某一部分放棄另一部分,這會讓你一直有挫敗感。
4.打起精神
必須承認,沒有什么比照顧寶寶一整夜,第二天還要上班更令人崩潰的事情了!所以在重返職場的前幾個月,可能需要用適合自己的提升方式來輔助一下。比如有的媽媽喜歡中午小睡一會兒,有的媽媽則需要經常做做身體按摩,有的不需要再哺乳的媽媽會開始用一杯香濃的咖啡來提神,有些媽媽需要增強信心和力量的心理暗示……這些方式都可以,只要找到適合自己、能讓自己打起精神來的那種就好。
5.給生活“留白”
你在努力寫一個策劃案,可腦子里全是寶寶今天是不是能更好地用奶瓶了,這確實讓人抓狂,創(chuàng)意無處藏身。是時候給你的大腦留點兒自己的空間了。如果真的無法克服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寶寶,那么建議利用中午時間去運動一下,游半個小時泳,或者跑跑步,運動可以讓人徹底地放松下來,清空大腦。也建議每周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既不照顧寶寶也不工作,只是隨便逛逛,比如去書店或看場電影,或許很多工作靈感或生活領悟都是在這樣的“留白”中抓取來的。
6.遠離糾結
職場媽媽最難克服的就是糾結,不確定自己重返職場到底是對還是錯。每到這個時候,可以想象一最糟糕的狀況,分析一下,然后再想象一下美好的未來。比如最糟的情況是,孩子可能因為你重返職場而得不到最好的照顧,經常生病。但想一想,你能保證自己在家照顧,孩子就絕對不生病嗎?你能保證你做的都是最好的嗎?也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能讓孩子將來的適應性更強呢!
7.條理清晰
重返職場,確實意味著我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務上去,所以最好不要讓那些煩瑣的家務堆積到一塊兒。每周末要花一些心思,思考下,下一周有哪些常規(guī)家務要做,有哪些特殊安排,需要采購什么樣的物品,需要如何分工……最好能把這些列清單。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兒讓人討厭,似乎也不是我們中國人慣用的做法,但是在這個特殊階段,我們需要借鑒一下這樣的管理方式,讓生活條理清晰起來,這樣才能讓事情都在你的掌握之下,不會顧此失彼。
更多提醒:
別讓工作進家門
雖然在晚上安靜的時刻更容易思考工作上的事,但要學著放下!這才能讓你更享受家庭的歡樂。找到你的“開關”不論是做飯還是給孩子捧著精美的圖畫書講故事,讓你最喜歡的家庭活動成為回家后切換工作狀態(tài)與家庭狀態(tài)的開關。
花時間閱讀
放開視野去閱讀,閉上眼睛在那個世界里“遨游”一會兒,更有利于第二天的“戰(zhàn)斗”,也能減緩壓力。
跟人聊天
和老公、父母在吃飯的時候聊一聊最近的煩惱事,也許他們的幾句話就會令你茅塞頓開,或者讓你瞬間釋然。也可能這個最佳聊天對象是閨密。
放空大腦
寶寶好不容易睡了,你也躺在了床上,卻突然想起有個數(shù)據(jù)好像有問題……不要再想了,放空大腦吧!想得太多會讓你在身體非常疲憊的狀態(tài)下還失眠。試試對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進行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