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梅
茄子營養(yǎng)豐富,是大宗蔬菜種類,拱棚栽培效益較高,是多數(shù)菜農(nóng)可以選擇的種植模式。
1 拱棚的建造
采用6米長Φ14鋼筋(或竹披子)和1.5米長5~6厘米粗松木桿做骨架。按4米寬、1.5米高的規(guī)格,把鋼筋彎成拱圓,兩端插入地里,拱架距離0.8~0.9米,中間隔2米立一支柱,拱架與拱架之間用一條橫拉筋固定,然后扣上塑料薄膜。為防風害,拱棚膜上每隔3~4米壓一道8號線。四周最好挾上風障。防風障可以在上凍前挖好風障溝,開春挾風障。此外,有條件最好配備草苫或紙被短期覆蓋物。
一般一棟30米長拱棚需Φ14鋼筋33根、立柱15根,塑料薄膜(6米幅寬)30千克、草苫子(長4.5米、寬1.1米)50掛、壓膜線約5千克,共需一次性投資1 095元。一年1個拱棚安排得當,收入2 000元為正常。由此可見,當年扣除成本尚有效益。更何況鋼筋可使用20年,草苫3~4年,塑料薄膜2~3年。
2 選擇優(yōu)良品種
選擇熟性好,果實商品性好,豐產(chǎn)增收的品種。
3 培育適齡壯苗
拱棚栽培茄子,為爭取早上市,必須采用大齡壯苗定植。短苗齡植株定植緩苗后,容易徒長,采收晚。因此,抓好育苗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定植時要求茄苗標準:8~9片真葉,葉片大而厚,葉色較深,株高20厘米左右,根系發(fā)達、白色,莖粗0.5厘米以上,現(xiàn)大蕾。在早春季節(jié)育出此苗要100~110天的苗齡。
1月上旬播種育苗。首先用55℃恒溫水浸種15分鐘,然后再浸泡24小時,浸泡后用手搓凈粘液,搓洗至爽滑后控干水分,用濕布(或新毛巾)包好,置于盆或碗中,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一般5~7天可出芽,見芽后適當降溫以利壯芽。播種床營養(yǎng)土配制:陳馬糞或陳草炭土占6份、田土占3份、陳爐灰占1份。另外加一些腐熟大糞面。播種時一定要稀播,并用多菌靈粉劑拌藥土,上覆下墊防止苗期猝倒病。播種后溫度管理:播種至出苗前白天25~30℃,夜間20℃;出苗至子葉展開白天25℃,夜間13~16℃,2葉1心時分苗,用8厘米×8厘米營養(yǎng)缽。分苗后為促緩苗白天28~30℃夜間18℃,定植前7~10天降溫,白天20℃,夜間溫度10~12℃,以適應(yīng)定植的環(huán)境條件。播種、分苗都要澆透水,出苗后至分苗前一般不澆水,移至營養(yǎng)缽里后期酌情澆水,水量不要過大。苗長到5~6片葉時,將營養(yǎng)缽倒換位置,即大小苗調(diào)位,以利培養(yǎng)整齊一致的秧苗。
4 適時定植
一般氣溫正常年份,有草苫覆蓋物的4月中旬定植。沒有草苫覆蓋物的5月上旬定植。定植前重施基肥。一般都于頭一年上凍前結(jié)合翻地每667平方米施優(yōu)質(zhì)雞糞4000~5000千克。定植前一周視土壤干旱情況澆一次透水,待地能站住腳,開始打垅、噴除草劑,一般用600倍氟樂靈,然后覆地膜。
5 田間管理
5.1 揭蓋草苫
4月1日至5月10日為覆蓋草苫期。此期間應(yīng)早揭晚蓋,遇有寒流應(yīng)加蓋草苫或其它防寒物。拱膜一般6月1日撤掉。也有采用遮陰網(wǎng)或“甩稀泥”土辦法遮蔭,前后通風的塑料膜也可一直蓋到老秋。
5.2 通風控溫
定植后為促進緩苗,密閉拱棚一周左右,白天25~30℃不放風。緩苗后,根據(jù)外溫靈活掌握放風時間、放風量。一般棚溫白天控制在25℃左右,當棚內(nèi)溫度超過30℃時,開始通兩側(cè)風,外溫達15℃以上,夜間可通風。
5.3 適時澆水
定植后酌情澆緩苗水。由于拱棚易干燥,需水量較大。因此,要適時適量澆水,門茄手指肚大時,為促進果實膨大生長,可結(jié)合追化肥澆一遍水。由于一膜蓋兩垅,可在順垅溝膜下灌水。以后根據(jù)土壤干旱狀況、天氣情況適時澆水。一般從定植到拔秧的90天栽培過程中,需澆水5~7次。
5.4 藥劑噴花
拱棚提早栽培,溫度低不能正常授粉受精,或由于營養(yǎng)不良形成短花柱花,往往形成石茄,為此需用坐果靈(防落素)40~50毫克/千克處理,用小噴霧器對準正在開放的花朵噴霧,不要重復(fù)噴。
5.5 采收期
一般加蓋草苫的拱棚,4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可收獲,不蓋草苫子的6月也可收獲。采收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適時采收,二是保護好植株健壯生長。門茄應(yīng)及早采收,以免贅秧子。果實采收標準以萼片(茄褲)與果實接觸露白處接近消失說明果實長夠個了,應(yīng)該采收。為保護秧苗,采收時用剪刀剪收為好。
6 秋茬茄子栽培
目前采用育苗定植和“剪枝換頭”兩種方法,進行秋延后栽培。拱棚茄子栽培是以提早和延后,避開露地茄子大量上市季節(jié),而獲得好的經(jīng)濟效益為目的的。
“換頭再生”栽培,就是一次育苗定植,春秋兩茬栽培。凡采用此種方法栽培,應(yīng)注意培育壯苗,加強植株管理,防治病蟲害發(fā)生,為下茬打好基礎(chǔ)。具體整枝方法:當春茬拱棚茄子“四面斗”果收獲后,果實商品性下降,露地茄子大量上市,茄子的價錢很低,7月中旬開始“換頭”。從茄子植株基部離地面10~15厘米以上剪掉,只留基部和分枝,促使發(fā)新枝。當新枝長到10厘米時,選留健壯枝2~3個,其余全部抹掉。然后培垅進行追肥灌水,促進健壯生長,8月下旬至9月可收獲上市。育苗定植:苗齡55天左右,6月上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8月下旬上市。由于此期育苗高溫多雨,四面通風,頂部蓋薄膜或草苫防雨遮蔭。當苗長到2葉1心時移入營養(yǎng)缽,并注意防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