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作為一種以講故事為主的藝術形式,其故事性必然要求與敘述相聯(lián)系。分層敘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為沒有分層,敘述就成為一種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任何敘述都必然隱含了一個高敘述層次的敘述者,探討電影中的分層敘述及其類型、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為直觀的了解這一普遍存在的敘述分層模式。
【關鍵詞】:電影 敘述分層 類型 意義
一、電影里的敘述分層
首先,應當了解的是敘述何以成為了電影賴以存在的源泉,非敘述性的電影,如紀錄片、科技片等,都被劃在了電影領域的邊緣地帶,這意味著敘述性的電影無疑是電影界中的中堅力量?!半娪昂蛿⑹滦缘慕Y合是一件大事,這種結合絕非注定非如此不可,但也不是完全偶然的。它是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的事實,一種文明事實(借用社會學家M·毛斯愛用的說法),這一事實反過來決定著作為一種符號現(xiàn)實的電影的往后發(fā)展?!?/p>
其次,以敘述型的電影為例,敘述分層又為何被如此匠心獨運得安排其中,這種敘述的層次與框架除了在技術操作上的優(yōu)點之外,還有沒有什么更深層次的意義?當然,這里只是單就這種敘述分層結構本身與人的表達及社會關系而言,主要是指其外部作用。不同于現(xiàn)實世界中的單向度平面層次(受到時空的嚴重制約),電影里面的時空處理的多樣性也使其更具一種獨特的包容性,“電影不是一種雙層次的、排斥少數(shù)人文化的大眾文化,而是多層次的,它的諸多層次是表現(xiàn)在單一的層次上的——尤其是具體的視像層次?!?/p>
二、電影敘述分層的類型
電影中的敘述分層首先應當被看做是攝像機視點的具有敘述人格的敘述者的一種超敘述下的一種主敘述,把電影單獨看成是一個完整的敘述世界,在這個框架的范圍內再去討論它的敘述分層。趙毅衡認為“任何敘述行為,實際上都隱指了一個高敘述層次的存在,因為敘述者只能從這個超越的層次執(zhí)行他的各種功能?!睌⑹龇謱涌梢栽俅卧陔娪爱斨羞M行劃分,敘述分層在電影中的出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多個敘述視角構成的敘述分層
影片中的敘述主體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多樣的,多個敘述者的敘述視角具有著明顯的差異性,體現(xiàn)出他們各自的個體差異性,在敘述上同樣也會因為主體的豐富而呈現(xiàn)出一種多元化的狀態(tài)。這個有些類似于巴赫金的復調理論,多聲部的人能夠發(fā)出多種聲音,重要的是每個發(fā)聲者都不是作者的傀儡,而是自己的最真實的代言人。多個敘述視角中的個體也同樣是各自代表著自己的視野,所作出的敘述都是站在自己獨特視角而完成的。多個敘述視角的敘述者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也就形成了敘述上的分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敘述者包括武士(的靈魂)、武士的妻子、強盜和樵夫,對于武士之死的命案的解釋,強盜的說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劍,贏得美人心,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貞女烈婦,武士則透過靈媒自稱壯烈的切腹,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則因為偷了武士的短劍,始終不肯吐露真相,最后才在“羅生門”這處地方全盤托出。幾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視角來回顧事件的,形成了四個敘述層次,構成了電影文本的敘述分層。
(二)人物回憶造成的敘述分層
影片的主體如果是人物的回憶的話,情節(jié)會在現(xiàn)在和過去之間跳躍,回憶者作為對過去事件的敘述者,同時又是現(xiàn)在進行事件的被隱含的敘述人格所敘述的對象,這樣就造成了兩個敘述者的區(qū)分,從而形成了一種敘述分層,是現(xiàn)在的敘述和過去的敘述交錯進行。
《海上鋼琴師》就是通過主人公的回憶來進行敘述的,影片一開始Max迫于生計的壓力到一家樂器行準備賣掉自己的小號,后來和老板講起了曾和自己進行音樂搭檔的彈鋼琴的1900的故事,影片的主體都是Max對于過去事件的回憶,一個傳奇的、孤獨的鋼琴家1900的故事,這應當被看做主敘述,而現(xiàn)在的Max與樂器行老板的交談相比較而言則處在了一種次敘述的地位上。這種處在不同時間上的敘述維度,就構成了敘述分層。
(三)加入解釋性媒介形成的敘述分層
這種解釋性的媒介可以是語言文字,可以是聲音,也可以是圖畫、動畫等等,在影片的線性敘述中插入這些內容,觀者很容易將它與正在進行著的敘述區(qū)分開來,因為這顯然是不同的敘述框架,當這些不同的敘述框架陳列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一種敘述分層。
根據(jù)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就是這樣的例子,1948年深冬,一名男子在41歲生日那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講述了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卻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一個女孩13歲時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后小女孩因家中變故搬到了別處,但她卻始終無法忘記曾經(jīng)住在隔壁的作家。幾年后,小女孩以學生身份回到原來的住處,與作家重逢,將自己的初夜獻給了他,但作家對這個曾經(jīng)住在隔壁的小女孩沒有任何印象。兩人幾次交歡后,作家因事離開,并表示回來后馬上與她聯(lián)系,卻從此遙無音訊。女孩在絕望的等待中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因對作家的愛,她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孩子出世后,生活越發(fā)艱難,她為讓孩子過上優(yōu)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錢男人墜入風塵,過著交際花一樣的生活。幾年后,她終于再次遇到了深愛多年的作家,兩人又有一夜的歡愉,但作家仍舊沒有認出她來。又過了幾年,孩子患傷寒病死去,當年的女孩將往事寫進信中寄給了作家。影片當中穿插著女人的畫外音,一開始是書信當中的內容,到后來是她自己獨自離開時的傷心落寞的情愫,這些畫外音可以說都是提示敘述分層出現(xiàn)的標志,讓觀者注意到另一個敘述層次的存在。
(四)角色代換產生的敘述分層
最經(jīng)典的例子要數(shù)《哈姆雷特》里的戲中戲了,戲中的事件與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事件有著影射的近于一種代換關系,這樣就隔出了兩個不同層次的敘述。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最后的日本記者對Pi進行采訪時,他說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個故事溫馨有愛,另一個故事則殘酷血腥,電影的隱含結構中有著這樣一種構想和可能,之前的動物可能依次對應的是人,動物可以看做是人的一種象征,電影在展示上可以引入這種象征,這種類似的角色代換,所以這種敘述也可以被看做是電影故意為之的分層敘述。
三、電影敘述分層的意義
熱奈特認為敘述分層主要有三種功能:“一是解釋性功能,底層敘述是對高層敘述的解釋,二是兩個敘述層之間具有對照或類同的主題性關系,三是兩個敘述層之間沒有任何明確的關系,敘述行為本身承擔某種功能?!盵8]這些功能使我們可以通過電影的敘述分層而得見的,除此之外,應當還具有以下的意義:
首先,使不易被表達的抽象的、主觀的、復雜的事物外現(xiàn)為具體的、客觀的、簡單的事物,使電影表達更加細致,也使得意義的接受成為可能。其次,使電影的敘述范圍得到了擴大,在時空上的表達更加自由、多樣。再次,使電影主題風格被渲染得更加突出,引導觀眾進入某種情景。
結束語
電影中的敘述分層是電影進行表達的一種藝術手段,它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但也必須知道,電影的敘述分層在電影中并不是必須的,而更多的是一種點綴和裝飾,刻意的追求分層不但沒有必要,在一定情況下還會打破電影的流暢度,這也是為什么如今有些電影開始著意追求隱含敘述者的原因。盡管如此,立足電影的敘述表達,對于電影敘述分層的諸多討論對于敘述學分層理論的深入發(fā)展還是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克里斯丁·麥茨等著,李幼蒸譯.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
[2]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
[3]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
[4]杰拉爾·熱奈特.論敘事話語,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徐彩紅(1987—)女,漢族,籍貫:河北衡水,單位: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