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碩?李典
【摘要】:作為平面設計的重要形式語言和直觀意象,圖形、符號不僅具有強大的形象信息傳達作用,同時還承載著人類社會經過長期積累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內涵。一件成功的設計作品要想更具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設計者就必須在設計過程中認真挑選、轉換、組合、再生這些圖形符號與平面圖形的關系,挖掘它們在平面設計中的價值、意義及應用,同時也便于公眾對它的記憶、理解與認識。
【關鍵詞】:圖形符號;平面設計;視覺設計
一、圖形符號的詞義詮釋
據《辭源》注解,圖形在漢語中的解釋是“圖”為繪、謀、畫;“形”為形狀、形象;二者合在一起構成的“圖形”即為畫像之意。而外來語中的解釋則是圖形為圖解、圖示、兼有寫、繪等意思。符號一詞是指人類相互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某種形式結構,狹義角度上理解,符號特指具有代表某種事物特征的圖形化記號。符號學是研究符號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任何表意的、內涵的東西都在其探討、研究范圍之內。圖形符號的主要特征是圖形,表面看似簡單,但它在平面設計領域的影響卻非常深刻。作為負載和傳遞信息的中介及認識事物的一種手段,圖形符號直觀、易懂、易記、簡明的特征拓寬了信息傳遞方式,所有年齡,文化水平、使用語言不同的人都可以接受和使用,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符號概念還具有一定的外延性,作為一種非語言文字符號它與語言文字符號有許多的共同點,這就使它對平面設計具備了一定指導作用。
二、圖形創(chuàng)意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
圖形符號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深刻地影響著被設計作品的表形性思維表訴。雖然它只是平面設計中的一種符號形象,但在傳達媒介過程中卻能通過視覺語言溝通人類的思想與文化,這也確定了它在信息領域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提高視覺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圖形符號本身具有的獨特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性滲透力很強。
廣告?zhèn)鞑バ枰粋€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圖和形在攝影以外,所以圖形在平面構成要素中所形成的廣告性格及視覺效果尤顯重要。圖形的表現(xiàn)力很獨特,它所展示著獨特的視覺魅力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它可以激發(fā)人們的閱讀興趣,很多情況下它給人的視覺印象要強于文字表達。作為設計內容的主要表達形式,圖形符號也彰顯出設計師的思想與理念。
受眾需要有效地接受準確的各類信息,設計師通過視覺語言把各類符號元素運用到設計作品中,在傳達自我設計理念和藝術主張的同時服務于社會和大眾。圖形符號元素在平面設計中有別于其它的數(shù)字符號和單位符號。它具備其它一般性符號所不具備的可塑性、靈活性等特征。設計者的設計思維決定其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設計過程中他們必須要準確把握對圖形符號的轉換、組合、挑選、再生的有效程度,只有做到以科學的視覺傳達功能為出發(fā)點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審美愿望。
三、圖形符號在平面設計中的造型類別
(1)圖形有形象圖形和圖畫圖形兩種。圖畫圖形的表現(xiàn)形式是指徒手制作圖形,其中分為記號、插畫、繪畫、圖案紋樣、書法等。而形象圖形卻有另外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可以利用相機、鏡頭、暗房和電腦制作的圖像如照片、像素圖像、高技圖像等形式去表達。
(2)表征圖形是事物自身特定的概念、形態(tài)方面的特征,它可以直接再現(xiàn)和表達某些概念及特征,并通過這種表現(xiàn)手法直接準確地傳遞表達內容。象征圖形則要利用能夠代表體現(xiàn)或表示某種事物的物體或者符號去表達隱藏于圖像背后的語意。這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3)感覺圖形對三級反射過程的不同層面感知不同,它是一種具有直覺感受的圖形;思維圖形則可以產生深層的聯(lián)想知覺。作者在平面設計中通過把視覺語言轉化為圖形符號,應用不同的設計形式把元素化分解,并通過這樣一種視覺語言把信息展示給受眾,使受眾在此基礎上能夠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個過程是一種循環(huán)反饋過程。設計者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準確表現(xiàn)出信息的六種功能,讓視覺語言元素的輻射占據主導地位,對要表達的訊息特征能夠準確把握與定位。元素化后的視覺語言可以產生一個新的視覺系統(tǒng),這就為設計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視覺感受,使設計行業(yè)更富有活力和個性魅力。設計者們要有超前的意識觀念和活躍的思維理念,只有具備這種素質才能讓自己的作品在受眾群體中產生情感共鳴,讓受眾在認同并購買和使用相關產品過程中體會到設計含義和藝術精神,滿足人們對設計產品的情感投入。受眾既需要使用也需要欣賞設計作品,因此設計者要不斷追尋、探索、創(chuàng)新、完善視覺語言元素化系統(tǒng),使設計作品完美體現(xiàn)它的真正意義,并成為導引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力量。
結論
平面設計以它無聲的語言與人們交流,圖形符號便是這種無聲語言傳遞中最精巧的詞匯。設計師在甄選、轉換、組合、再生這些圖形符號過程中將其成為自己思想的符號予以表達,其視覺語言能為自身與受眾者共同認知。
參考文獻:
[1]余國城.漢字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趙娟;鄭銘磊析象征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J].輕工科技.2014(10)
[3]李午興;崔貝貝.論平面設計中的圖形符號藝術[J].大舞臺.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