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偉
2015年央視春晚已過,據說口碑率降到了史上最低。但平心而論,至少今年春晚的歌曲類節(jié)目相較從前,還是稍有改觀。
央視春晚自1983年開始,迄今已辦了33年,最初幾年,其實是以歌舞類節(jié)目為主體的,那些年,每屆春晚之后,都會有四五個歌手七八首歌開始紅遍大江南北,而人們對于春晚最早的認知度和好感度,也都是由這四五個歌手七八首歌牽引著開始深入人心,直到把春晚養(yǎng)成中國人戒不掉的年俗;而從1990年代開始,隨著宋丹丹趙本山黃宏趙麗蓉蔡明等一批小品明星的走紅,語言類節(jié)目、尤其是小品,逐漸開始占了上風,甚至一度有觀眾就是沖著那幾個小品去看春晚的,歌舞類節(jié)目則成了可看不可看的雞肋,人們印象中,自1999年李瓊的《山路十八彎》之后,央視春晚幾乎就再沒出過幾首可以真正大紅的原創(chuàng)新歌了。
如今的春晚已經不再是中國百姓除夕的唯一選擇了,而生活方式在這些年的飛速改變,也導致人們對于產生新的流行,早已不會寄托于某一種固定的渠道和方式,春晚也早已由過去的流行歌曲發(fā)動機越來越變成了流行歌曲舊物回收站。再想找到春晚創(chuàng)造流行的盛況,我們只能追溯歷史了。
1983年
歌曲數量:16首
央視辦第一屆春晚的時候,內地電視機還沒有真正普及,只有少數家庭和機關單位擁有電視機,所以看過這一年春晚的人并不多。這一年春晚中演唱的歌曲共有16首,其中基本上都是在春晚前都已流行起來的影視歌曲。
鄭緒嵐:《大海啊故鄉(xiāng)》《牧羊曲》《太陽島上》
胡松華:《馬鈴兒響玉鳥唱》
劉曉慶:《絨花》
李谷一:《知音》《鄉(xiāng)戀》《年輕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這屆春晚,李谷一一人演唱了7首獨唱歌曲和兩首對唱節(jié)目,在歷屆春晚空前絕后。)
1984年
歌曲數量:38首
1984年是央視春晚最鼎盛的開端。這一年春晚共演唱了38首歌曲,其中大部分歌曲下一年在大江南北流行開來。不少歌曲都是在這屆春晚上第一次公開演唱,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本屆首次請來了香港歌手張明敏和奚秀蘭參加演出,他們的表演更為推進內地流行歌曲的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開端和示范作用,同時也導致接下來幾屆春晚中,大家關注的重點就是港臺歌手會來哪些。
殷秀梅:《幸福在哪里》《黨啊,親愛的媽媽》
沈小岑:《請到天涯海角來》《媽媽教我一支歌》
朱明瑛:《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鄉(xiāng)》《回娘家》
于淑珍:《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泉水叮咚響》
奚秀蘭:《阿里山的姑娘》
茅善玉:《太湖美》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灣》《鄉(xiāng)間的小路》
蔣大為:《要問我們想什么》《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李谷一:《那就是我》《迎賓曲》《難忘今宵》
1985年
歌曲數量:23首
1985年春晚在體育館舉行,口碑并不太好,但依然推紅了幾首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重要的是,董文華正是從這屆春晚上的一首《十五的月亮》(當時和柳培德對唱)開始為大眾所熟知的。
羅文(香港):《在我生命里》
周烽:《赤子之心》
房新華:《小草》
柳培德/董文華:《十五的月亮》
奚秀蘭(香港):《故鄉(xiāng)情》
汪明荃(香港):《問候你朋友》《家鄉(xiāng)》
1986年
歌曲數量:30首
1986年春晚,彭麗媛首次登場,此前,她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已經紅遍大江南北,首次登上春晚的她,先是與蔣大為成方圓董文華等參加了開場歌曲大聯唱,之后又有一首獨唱歌曲《勿忘我》,之后她連續(xù)在春晚唱了22年。
殷秀梅:《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
成方圓:《我多想》
董文華:《望星空》
鄭緒嵐/牟玄甫:《化蝶》
劉曉慶:《太陽出來喜洋洋》
江樺(香港):《阿拉木罕》
張德蘭(香港):《春光美》《祝福歌》
1987年
歌曲數量:27首
1987年春晚最亮眼的一筆就是費翔的登場,他演唱的兩首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鄉(xiāng)的云》堪稱接下來幾年內地歌壇的流行之最。另外徐良(來自老山前線的殘疾軍人,后因流氓罪被抓)與王虹合唱的《血染的風采》也別樣動人。正在熱播的《西游記》劇組的演員也演唱了劇中的插曲,而主題歌的演唱者蔣大為也再次演唱了早已大火的《敢問路在何方》,但這首歌的流行卻并不是因為春晚。
蘇紅:《小小的我》
葉麗儀(香港):《送給你明天的太陽》《我們見面又分手》
李雙江:《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徐良/王虹:《血染的風采》
費翔(臺灣):《故鄉(xiāng)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8年
歌曲數量:20首
1988年,春晚推出的流行紅歌再次掀起一個高潮,一批內地流行歌壇的重量級人物(如程琳、毛阿敏、韋唯)紛紛亮相春晚。而港臺歌手依然帶來好幾首膾炙人口的流行金曲。
柳培德等:《男孩》
蔣麗萍(香港):《故鄉(xiāng)情》
程琳:《思念到永遠》
毛阿敏:《思念》
鄧志樂:《雨中即景》
張暴默/郁鈞劍/佟鐵鑫等:《熱血頌》
董文華:《道路》
萬沙浪:《娜魯灣情歌》
萬沙浪 韋唯:《相聚在龍年》
彭麗媛:《我們是黃河泰山》
包娜娜(香港):《365里路》
韋唯/毛阿敏:《我們是朋友》
1989年
歌曲數量:24首
這一年春晚在音樂類節(jié)目上有三個亮點,一是韋唯動情演唱的《愛的奉獻》唱哭萬千中國人,這也算是韋唯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作;二是香港巨星徐小鳳的登場,這也是第一個內地觀眾已廣泛熟悉后才登上春晚舞臺的港臺巨星。三是臺灣歌手潘安邦翻唱了蘇芮的《跟著感覺走》,這也可以看做臺灣流行歌曲正式登上內地官方舞臺的開端。
安冬:《是你給我愛》
韋唯:《愛的奉獻》
鞠敬偉:《英雄贊歌》
徐小鳳(香港):《明月千里寄相思》《心戀》
陳汝佳:《故園之戀》
潘安邦:《跟著感覺走》
銀河少年電視藝術團:《歌聲與微笑》
1990年
歌曲數量:25首
這一年,春晚請來兩位臺灣歌手——文章和凌峰,卻也是首次出現港臺歌手在春晚上演唱的歌曲一首沒中的。這一年最火的歌曲反倒是李谷一演唱的《前門情思――大碗茶》和杭天琪為北京亞運會而唱的《黑頭發(fā)飄起來》。值得注意的還有兩件事,一是宋祖英首次登臺,之后便雄踞春晚舞臺24年,直到最近兩年才沒再登臺;另一個就是,很多觀眾總以為《難忘今宵》是春晚每年必唱的結束曲,事實上,這首歌繼李谷一在1984年春晚首唱后,時隔6年才重新回到春晚結束曲的位置上。
韋唯:《1234567》
李玲玉:《牧野情歌》
張曉梅:《好大一棵樹》
宋祖英:《小背簍》
杭天琪:《黑頭發(fā)飄起來》
李谷一:《前門情思——大碗茶》
1991年
歌曲數量:39首
這一年春晚歌曲特別多,單是《夸故鄉(xiāng)》環(huán)節(jié)就唱了13首歌。這一年也請來了譚詠麟、姜育恒、潘美辰、甄妮、鄺美云這些港臺當紅大腕,但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春晚的港臺歌手開始進入炒冷飯階段,當然這時的冷只是因為引起版磁帶普及及1989年央視播出《潮-來自臺灣的歌聲》專題節(jié)目之后,港臺歌曲進入內地已成常態(tài),港臺歌手上春晚,基本上露臉的意義就開始大于推歌的意義了,他們在春晚演唱的《水中花》《再回首》《我想有個家》,都是早已流行。反倒是甄妮演唱的兩首歌曲都并非原唱,反倒都成了接下來幾年里最紅的歌曲。春晚的班底王蔡國慶首次登上了春晚。
甄妮:《魯冰花》
譚詠麟:《水中花》
姜育恒:《再回首》
毛阿敏:《都是一個愛》
潘美辰:《我想有個家》
杭天琪/甄妮:《同一首歌》
1992年
歌曲數量:22首
這一年春晚的音樂節(jié)目很熱鬧,先是小虎隊領著臺灣的一幫偶像組合通過衛(wèi)星傳送節(jié)目的方式上了春晚(本人并沒有到春晚的演播廳),然后天王劉德華也首次登上春晚舞臺,與張雨生、毛阿敏合作了一首深情雋永的《心中常駐芳華》。哈林也是首登春晚,盡管唱的是已經紅了兩年的歌曲《讓我一次愛個夠》,甚至老牌影星胡慧中也來唱了一首歌。但這一年最紅的歌曲,反倒是郁鈞劍演唱的《說句心里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一屆開始,基本上就再沒有歌手單獨演唱一首以上歌曲的情況了。
宋祖英:《等你來》
小虎隊/憂歡派對/少女隊/紅孩兒:《新年快樂》
郁鈞劍:《說句心里話》
毛阿敏/劉德華/張雨生:《心中常駐芳華》
庾澄慶:《讓我一次愛個夠》
1993年
歌曲數量:24首
冷了幾年的春晚歌曲,在這一年反彈。幾位內地歌手的表現都頗為突出,尤其是毛寧和林萍的兩首歌曲,雖然不是在春晚上首唱,卻是通過春晚這個平臺推紅的最早一批的內地原創(chuàng)流行經典。而春晚之前還發(fā)生了張咪為了與毛寧爭歌而指使男友打傷毛寧的事件。內地歌壇的另一位大姐大那英也在這一年首登春晚,不過只是在結束曲時與解曉東、蘇芮、羅文、巫啟賢合唱了一首結束曲《攜手同行》。
陳紅/景崗山:《好年頭好兆頭》
梁雁翎:《像霧像雨又像風》
付笛生:《眾人劃漿開大船》
王杰:《回家》
毛寧:《濤聲依舊》
林萍:《為我們的今天喝彩》
1994年
歌曲數量:18首
這一年可謂春晚舉辦到當時歌曲類節(jié)目最乏善可陳的一年,一場春晚下來,不僅整體歌曲數量大大減少,而真正全國流行起來的歌曲也就兩首。這也是唯一一屆沒有港臺歌手參與的春晚。
宋祖英:《長大后我成了你》
董文華:《長城長》
1995年
歌曲數量:35首
經過1994年的沉寂后,1995年春晚歌曲類節(jié)目又來了一次觸底反彈,優(yōu)秀歌曲井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春晚對內地樂壇剛剛崛起的94新生代給予了扶持,94新生代一批優(yōu)秀歌手的優(yōu)秀作品都登上了這屆春晚,無疑對內地原創(chuàng)流行音樂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和鼓舞。這一年最火的歌曲,也非解曉東的《今兒高興》和那英的《霧里看花》莫屬。而《難忘今宵》在5年后再登春晚,但并非是在結束曲的位置。
張也:《萬事如意》
林依輪:《火火的歌謠》
解曉東:《今兒高興》
楊鈺瑩:《輕輕地告訴你》
宋祖英:《辣妹子》
孟庭葦:《風中有朵雨做的云》
陳紅/孫浩:《中華民謠》
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
謝東:《笑臉》
老狼:《同桌的你》
于文華/尹相杰:《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
那英:《霧里看花》
劉德華:《忘情水》
郁鈞劍:《什么也不說》
劉斌:《當兵的人》
殷秀梅:《中國大舞臺》
1996年
歌曲數量:23首
這一年的歌曲節(jié)目多是以主題組合的形式出現的,譬如再度推動內地流行歌壇的“95流行風”環(huán)節(jié),就將一年中開始流行的內地原創(chuàng)歌曲做了一個整體展示,但也是從這時開始,春晚對于流行歌曲的作用就從發(fā)動機向回鍋肉過渡了。完全為春晚原創(chuàng)的新歌,之后能火的,多是民歌類歌曲了。港臺歌手葉倩文和童安格演唱的歌曲都沒有給大家留下太深印象。
潘長江、閻淑萍:《過河》
宋祖英:《兵哥哥》
那英/毛寧:《總會等到那一天》
1997年
歌曲數量:19首
這一年劉歡首登春晚,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一年趕上了香港即將回歸,所以以此為主題的歌曲成為這屆春晚的焦點,由韓磊等共同演唱的《公元1997》成為這屆春晚的核心歌曲,另外兩首大火的歌曲跟這個主題也能扯上關系,一個是解曉東演唱的講述中國人民族精神和骨肉親情的《中國娃》,另一首則是歌頌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春天的故事》。
解曉東:《中國娃》
董文華:《春天的故事》
彭麗媛:《珠穆朗瑪》
林萍/毛寧/江濤:《擁抱明天》
孫國慶/朱明瑛/韓磊/田震/孫楠/彭羚(香港)等:《公元1997》
1998年
歌曲數量:15首
這一年,后創(chuàng)辦《同一首歌》的孟欣首執(zhí)春晚導棒,所以這一年的音樂節(jié)目更為突出,雖然數量不多,但卻以《流行風》和《音樂賀卡》這兩個節(jié)目環(huán)節(jié)將這一年主要的流行歌手和流行歌曲做了一個集體展示。而這一年通過春晚推紅的歌曲也比往年多,其中那英和王菲合唱的《相約九八》是王菲的春晚首秀。這一年,歌曲類節(jié)目開始嘗試把獨唱的歌曲變成合唱,譬如原來張也演唱的《走進新時代》就加入了李光曦和李谷一,而范曉萱的《健康歌》則給搭配了解曉東,而高楓原唱的《大中國》則交給了劉德華毛寧和張信哲。
宋祖英:《好日子》
李光曦/李谷一/張也:《走進新時代》
那英/王菲:《相約九八》
解曉東/范曉萱(臺灣):《健康歌》
毛寧/劉德華(香港)/張信哲(臺灣):《大中國》
劉歡:《好漢歌》
1999年
歌曲數量:32首
這一年,出自央視青歌賽的李瓊登上春晚并演唱了歌曲《山路十八彎》,這首歌后來被普遍認為具有兩個意義,一是李瓊被認為是由春晚推紅的最后一個青歌賽出來的流行歌手(后來的譚晶雖然是通俗唱法冠軍,卻很少被人看作流行歌手),二是這首歌也是春晚舞臺推紅的最后一首純首發(fā)的原創(chuàng)流行歌曲。和上年一樣,耿寧原唱的《?;丶铱纯础泛蛯O悅原唱的《快樂指南》都是歌上人沒上,交給另外一批歌手共同演唱。
李瓊:《山路十八彎》
陳紅/蔡國慶/張邁/江濤:《?;丶铱纯础?/p>
祖海/佟鐵鑫:《為了誰》
容韻琳(澳門)等:《七子之歌——澳門》
林萍/陳明/景崗山/黃格選:《快樂指南》
2000年
歌曲數量:30首
雖然這一年的春晚是章子怡以唱歌開場,還請到了張惠妹梁詠琪林志炫黎明這樣當紅的港臺歌手來助陣,但是很抱歉,這一年真正在春晚上唱紅的流行新歌一首都沒有,張惠妹的《給我感覺》和黎明的《HAPPY2000》都是在春晚之前就紅的歌曲,林志炫溫兆倫梁詠琪干脆就被塞進了莫名其妙的合唱歌曲中,港臺歌手在春晚的優(yōu)勢已消失殆盡。春晚歌曲節(jié)目的結構基本上已變成:大部分是為春晚創(chuàng)作的一次性歌曲+由若干明星混合演唱的已流行歌曲或民族及美聲經典歌曲+少數港臺大腕演唱多年前成名作,而靠春晚一炮打紅的新歌很難再出現了。
這一年沒有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春晚歌曲。
2001年
歌曲數量:36首
宋祖英:《越來越好》
2002年
歌曲數量:31首
譚晶:《在那東山頂上》
2003年
歌曲數量:31首
這一年沒有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春晚歌曲。
2004年
歌曲數量:27首
祖海:《好運來》
宋祖英:《望月》
2005年
歌曲數量:24首
韓紅:《天路》
2006年
歌曲數量:23首
布仁巴雅爾等:《吉祥三寶》
2007年
歌曲數量:34首
這一年沒有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春晚歌曲。
2008年
歌曲數量:25首
這一年沒有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春晚歌曲。
2009年
歌曲數量:23首
這一年春晚歌曲有了創(chuàng)新,那就是周杰倫和宋祖英跨界合作《本草綱目》,雖是首老歌,但這樣的搭配令人耳目一新,也因此成為年度的熱門娛樂話題。另外,毛阿敏唱給母親的《天之大》,雖然不是首唱,但也算是在春晚的演唱后才真正形成影響了。
周杰倫,宋祖英:《本草綱目》
毛阿敏:《天之大》
2010年
歌曲數量:32首
這一年歌曲類節(jié)目唯一的焦點是,王菲在淡出歌壇5年后再度復出演唱,而她演唱的李健的一首舊作《傳奇》,卻令這首沉寂多年的作品一夜紅遍大江南北。此外就是小虎隊在單飛近20年后再度合體,重新演繹當年代表作。
王菲:《傳奇》
2011年
歌曲數量:19首
這一年的春晚,把幾位草根歌手請上了春晚舞臺,如西單女孩任月麗和旭日陽剛組合。尤其是后者演唱的《春天里》,還引發(fā)了旭日陽剛和原唱汪峰之間戲劇化的沖突,也成為了當年娛樂圈的新聞事件。
旭日陽剛:《春天里》
2012年
歌曲數量:24首
這一年沒有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春晚歌曲。
2013年
歌曲數量:26首
這一年春晚歌曲的最大創(chuàng)意還是混搭,只是這一次搭的更國際化,是宋祖英跟席琳·迪翁共同演唱《茉莉花》。另一方面,張靚穎和張杰的登臺,也代表著湖南系選秀歌手終于獲得登上央視春晚的機會,這也被看作央視的一次重大突破。但這屆春晚依然沒有真正唱紅任何一首新歌,哪怕是被改編過的老歌的新版本。
2014年
歌曲數量:22首
這一年春晚一個重大特點是,通過《直通春晚》節(jié)目選拔出來的選秀類歌手正式大面積登堂入室,無論是早期的張靚穎還是剛剛出爐的華晨宇李琦汪曉敏霍尊等。而由央視與燦星聯手打造的《中國好歌曲》節(jié)目,在還未播出完畢便選送霍尊登上春晚,并演唱了在比賽中的參賽歌曲《卷珠簾》,也使得央視春晚在2000年后,終于有了一首可以算得上純首發(fā)的原創(chuàng)流行歌曲。
霍尊:《卷珠簾》
2015年
歌曲數量:23首
今年的春晚,導演哈文把相當的精力放在了歌舞類節(jié)目上。今年的春晚歌曲,原創(chuàng)新歌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有幾首還是可圈可點的。譬如陶喆和張也互相翻唱的《萬事如意》和《小鎮(zhèn)姑娘》都賦予了原曲脫胎換骨的新意,而莫文蔚的《當你老了》原本是上屆《中國好歌曲》選手趙照的參賽作品,莫文蔚又擅長把握這種以情帶聲的歌曲,把這首歌唱得十分溫馨動人。鄧紫棋的原創(chuàng)新歌《多遠都要在一起》感覺一般,倒不如李宇春首登春晚帶來的老歌《蜀繡》效果更好。那英的《絲路》雖是一首功能性歌曲,難得旋律不錯且?guī)в形饔蛏?,主題配合那英本略帶沙意的嗓音,聲畫合一,也是醉了。而劉歡的《從前慢》又是一首出自《中國好歌曲》的佳作,大氣又深具正統(tǒng)音樂的風范,優(yōu)雅的詞意及舒緩的旋律,也十分適合劉歡的演唱風格。這些歌曲能否流行開來,還有待觀察。
陶喆:《萬事如意》
莫文蔚:《當你老了》
李宇春:《蜀繡》
劉歡:《從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