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都市中回歸家庭的女性越來越多。最新加入“全職太太”隊伍的知名人士是原央視主持人柴靜。據(jù)她的同事透露,柴靜目前“主要是在家?guī)Ш⒆印?。這或許意味著,曾經(jīng)“女性只有工作才能自我解放”的命題已不再普適?;夭换丶?,應是女人們自由的選擇。
兩代人的女性觀
文玲原是北京某報的記者,促使她決心辭職的原因是與老人帶孩子的理念與方法不同。“孩子越大,與老人的沖突也越大,我和我父母都是很強勢的人,我們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文玲說,“孩子也就是在最初的兩三年特別需要你,所以我想盡可能地和他在一起?!?/p>
在做全職媽媽之初,文玲坦言壓力很大,這種壓力主要來自父輩們的不理解。女性必須工作,這在中國是近代才形成的觀念,但在很多人意識中,它已成不可動搖的律條?!案改附邮艿亩际桥砸詮姷慕逃麄儫o法理解,辛辛苦苦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最后卻選擇做毫無技術含量的家庭婦女?!蔽牧嵴f,或許父母的想法沒錯,但已經(jīng)不適合他們這代人。
用運動推動女性工作,確實促進了性別平等,但也留下了隱患。有專家分析稱,從整體上看,中國社會仍以男性為主導,并未真正實現(xiàn)公平,女性走出家門后,往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這就決定了一旦條件合適,“回流”在所難免。此外,女性在被動走向社會的過程中,自身被扭曲。當年為推動女性就業(yè),精英們大力弘揚男性價值觀,要求女性放棄扭捏、羞澀、愛美的天性,認為那是“資產(chǎn)階級”和“封建主義”的產(chǎn)物,甚至在舞臺上,將黑臉膛、粗胳膊、寬肩膀、大嗓門當作美女的樣板,這讓許多女性在職場中覺得“像演戲”、“失去了自己”,渴望回到家中。
先讓自己幸福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出現(xiàn)4次關于“女性回家”的爭論,最近的一次討論由“3年產(chǎn)假”的話題引起。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幼君建議將女性的產(chǎn)假延長到3年,其間由財政或社?;鸢l(fā)放生育津貼。不過,按照他的建議,女職工產(chǎn)假期間,需自愿選擇離開職場,待3年期滿之后重新?lián)駱I(yè)。3年期間若母親上班,則自動喪失產(chǎn)假資格,恢復工作女性的正常身份。
“排除物質條件外,只有那些內心安全感高的女性才適合回家?!蔽牧崛绱私ㄗh,內心安全感不高的女性最好還是擁有一份工作,這樣她才能自如地面對婚姻和家庭。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曾表示,全職媽媽一旦變?yōu)椤叭毐D贰睂⑹羌kU的事情——會養(yǎng)成孩子的過度依賴心理,“很多全職媽媽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埋怨孩子,說自己付出了這么多,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全職媽媽首先要讓自己幸福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p>
孫云曉還表示,父母有工作、保持積極進取的狀態(tài)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白罘e極的狀態(tài)應該是,孩子6歲后,全職媽媽可以考慮出來工作,還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和自由選擇?!?/p>
重新認識家庭
CNN在2010年針對中國各地2萬名女性的一項調查顯示,居然有40%的調查者表示希望當家庭主婦。中國全職太太盛行的另一個原因是,在某些一線城市,白領收入的增長還趕不上一個全日制保姆的人工費,尤其是子女教育,更成為年輕的城市家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很多年輕媽媽選擇辭職回家。
曾經(jīng),居里夫人在中國被塑造為女性典范,人們把她想象成鉆研學術的苦行僧。但事實并非如此。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專門撰文理清這段誤會?!熬永锓蛉吮救藢彝ヒ灿泻艽蟮呢暙I。如:兩個女兒在幼年時期,晚上都是由居里夫人照料的。她還長期給兩個女兒記日記。大女兒學齡期,居里夫人邀了一群不滿當時重文輕理教育制度的朋友,一起給他們的子女開課,堅持了兩年。從結婚起,居里夫人置了一本記賬簿,把全家的賬目一直記到她自己去世前。”饒毅稱,居里夫人事業(yè)成功的時候正是她的家庭生活最幸福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