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
人類與煙草植物首次接觸發(fā)生在大約一萬八千年前。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從亞洲趟過白令海峽,并抵達美洲大陸。這片大陸就是煙草的原產地。自那以后的漫長歲月里,人類與煙草的關系不斷演變,煙草的種植范圍不斷擴大,吸煙行為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吸煙帶來的生理刺激使得人們對它心馳神往,而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人類對吸煙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人類社會對吸煙帶來的健康危害深惡痛絕。
事實上,除了社交功能,煙草進入人類生活后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因為它的藥用效果和禮儀道具的作用受人追捧。直至今日,吸煙在很多國家仍非常普遍。隨處可見的吸煙者使得這種行為看似非常自然,而不是一個糟糕的習慣。但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一系列重大研究已經證明了吸煙和肺癌病例之間存在的正相關關系。這些科學研究的結論對煙草生產和煙草廣告產生了極大影響。雖然一些吸煙者聽從了“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告,但是也有一些人卻不愿意戒煙。肺癌的現實可能讓人不安,但是要癮君子們放棄這種“完美的極致愉悅”(英國作家王爾德語),確實也并非易事。
煙草屬(Nicotiana)的植物共有64種之多,但是現代煙草工業(yè)只采用黃花煙草(rustica)和煙草(tabacum)這兩種作為原料。遠在公元前五千年,這些煙草就廣為種植。遺傳學的觀點認為,它們的發(fā)源地是在靠近秘魯或厄瓜多爾的安第斯山脈地區(qū)。在以后的數千年中,煙草隨著人類穿越了西半球,到達了美洲大陸的每個角落。在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造訪新大陸的時候,美洲大陸附近的古巴等島嶼也種上了煙草。
人類最初吸食煙草可能是晾干或烘干后直接口嚼,或者碾成粉末后通過鼻子進行吸食,即吸鼻煙。但是煙草的早期使用中也有不少出于實用目的,比如將從煙草擠出的汁液涂在皮膚上殺滅虱子,或者將煙草點燃,產生的煙用來殺蟲,或作為一種溫和的鎮(zhèn)靜劑或防腐劑。在很多印第安人部落,煙草還有信仰儀式的用途(這些用途直到今天仍被美洲的印第安人沿用著)。在這些部落里,煙草被當做禮物送給成人儀式上的年輕男子以及新婚之夜的女孩。作為一種主要作物,煙草在印第安人眼里有著開端、繁衍和凈化的涵義。印第安人的薩滿祭師將煙吹在病人身上治病,他們也會在勇士出征和婦女行房前進行煙熏這種神秘儀式。
無論是何種形式,煙草在薩滿的學習和儀式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最重要的是,北美的原著居民學會了吸煙,當地男女都養(yǎng)成了每日吸煙的習慣。
歐洲的探險家初次見到煙葉,和他們初次見到那些杏仁狀的可可豆一樣,并不知道這一東西有何用,所以他們把印第安人贈給他們的煙草隨手丟在一旁。當哥倫布的航船從圣薩爾瓦多開往古巴的時候,他船上的兩位船員據說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印第安人的吸煙習慣,并且親身嘗試,這兩位船員也就成為了最早吸煙的歐洲人。
西班牙在美洲的傳教士、歷史學家圣·巴托洛梅在1514年重新抄寫并用第三人稱改寫的《哥倫布航海日志》(現存唯一抄本)的時候,記錄了一個宗教人士對這種新大陸的習慣的好奇。他還認為,煙會使他們的肉體遲鈍。因為煙產生麻醉,以至于當地的原住居民,即印第安人,會覺得感覺不到疲憊。日志并未記載這種異域產品的氣味和口感,但明確記載,在船只??考永毡群^(qū)域期間,這兩位最早嘗試煙草的歐洲船員染上了煙癮。
吸煙很快就遭到了譴責。伊斯帕尼奧拉島(即今天的海地)的軍事總督是這樣記載印第安人的這一邪惡習俗的:“這是一種特別有害的習慣:他們吸入一種被稱為煙草的植物產生的煙,從而讓自己進入一種精神恍惚狀態(tài)?!彼敿毭鑼懥藷煻芬约拔鼰煹倪^程,并認為這種吸煙行為會導致人進入醉酒般的昏睡狀態(tài),因此這種有害的影響是精神上的,因為煙草這種使人迷醉的性狀會蒙蔽富有心靈的創(chuàng)造力。
事實上,歐洲人不久之后就見識到了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煙草的一些儀式,他們認為這些異教儀式非常邪惡。他們甚至認為,在薩滿教的一些儀式上,煙被用作薩滿祭師與惡靈交流的媒介。阿茲特克國王蒙特祖瑪在晚宴之后的吸煙習慣也讓西班牙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之流感到厭惡。另一方面,這位阿茲特克國王獨自享用的奢華晚宴,以及晚宴上國王最喜歡的各種巧克力飲料,則被西班牙殖民者不厭其詳地記錄了下來。
當新大陸的印第安人被殖民者、新技術和新病菌征服之后,吸煙這一習慣在新來的殖民者中逐漸流行開來,而殖民者對它的反響也是褒貶不一。最早吸煙的歐洲人沉溺于這一新鮮的習俗,人們無法不意識到煙草的力量,或者說煙癮的力量。據說哥倫布對吸煙者有這樣的評價,“吸煙者一旦染上煙草,他們就無力遠離煙草”。
除了西班牙殖民者,其他歐洲國家的探險家也開始陸續(xù)接觸到了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和他們的各種習俗。只是,后來的殖民者并不沒有像西班牙殖民者那樣,一開始就譴責吸煙這種“陋習”。事實上,上層人士的一點正面評價,就足以將煙草與負面的新世界事物隔離開來,并使其成為了17世紀和18世紀西方帝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法國駐葡萄牙大使讓·尼克(Jean Nicot)對煙草藥用價值的鼓吹,使得煙草在歐洲獲得極大的人氣提升,而煙草屬的拉丁學名(genus Nicotiana)也正是以這位大使的名字命名的。
聽聞煙草具有醫(yī)用功能,尼克派人將煙草種子送給當時的法國王后凱瑟琳·德·梅第奇。盡管煙草只是被認為可以作為食欲抑制劑,但是當時的醫(yī)生居然將將煙草吹捧為有抗瘟疫療效的處方藥。一本名為《新世界的好消息》的小冊子極力吹捧煙草的各種好處。這本由西班牙植物學家、醫(yī)生尼古拉斯·蒙納爾德斯出版的作品對煙草充滿溢美之詞,并且隨著小冊子的拉丁文、英語、法語和意大利語譯本的出現,歐洲興起了對煙草的狂熱追捧。
吸煙帶來愉悅的說法,最賣力的鼓吹者卻是英國殖民者、弗吉尼亞殖民地的建立者沃爾特·雷利爵士。他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寵臣,也是當時崇尚時尚的倫敦潮流引領者”。煙草在英國廣受歡迎,因此也極大地刺激了英國在北美殖民地的煙草工業(yè)。北美的煙草工業(yè)還要感謝約翰·羅爾夫,他帶領民眾建立詹姆斯敦(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海外定居地),并成功培育了更好的普通煙草(Nicotiana tobaccum),替代了口味偏苦的黃花煙草(rustica)。1613年,第一艘滿載北美煙草的貨船到達英國。
英國人在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接觸之后喜愛上了煙斗,而西班牙人受中南美洲印第安部落影響,喜歡上了雪茄。法國的皇室流行吸鼻煙,而隨著一些大型煙草公司的經營,煙草價格的下降使鼻煙迅速在整個法國境內流行起來。
對于英國來說,在北美擁有一塊殖民地意味著擁有了獨立的煙草供應地。英國人有喝茶的習慣,因此在印度和中國建立了自己的茶葉產業(yè),毋庸置疑的是,英國也力圖在美洲獲得獨立的煙草供應以確保本民族對煙斗的嗜好。在北美的英國殖民者更喜好口嚼煙草塊,這一習慣被從歐洲大陸來的到訪者嗤之以鼻,但北美人卻一直到19世紀仍保留著這一“粗俗”的習慣。
水手和國際貿易將煙草和吸煙的習慣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殖民者不僅在北美廣泛種植煙草,也在非洲大陸適合的地方種植這一作物?!盁煵荼桓鞣N文化吸收,他的藥用價值也得到了歐洲、中國和印度認可?!?/p>
相比之下,對煙草最為狂熱的是日本。1542年,一艘失事的船只讓日本人初次見到了煙草。日本人絲毫沒有北美印第安人對待煙草的那種神秘情結,也沒有歐洲人對待煙草的那種拒而遠之的理智。日本長崎的一位醫(yī)生這樣記載道:“最近,有一種稱為煙草的新鮮事物非常流行,這種草長著大葉子,大葉子被切碎之后點燃,人們可以‘飲用它產生的煙?!焙推渌麌乙粯樱瑹煵菀苍谌毡镜纳蠈由鐣餍衅饋?。日本武士們對煙草趨之若鶩,他們創(chuàng)造了精美的銀制煙斗,并且組成吸煙俱樂部,武士們就在這些俱樂部里歡聚一堂,分享吸煙帶來的快感。
19世紀初,歐洲大部分地區(qū)處于法皇拿破侖的控制之下。西班牙地區(qū)的法國占領軍接觸到了西班牙產的煙草產品。當時的許多西班牙人仍沿襲著祖先從阿茲特克人那里學來的吸煙習慣,他們喜歡把煙草整齊地卷在玉米苞衣里。而在城市地區(qū),玉米苞衣被薄紙?zhí)娲闪司頍煹耐庖?。這種精巧、廣泛使用的吸煙方法被稱為紙卷煙(papelote),更普遍的說法是卷煙(cigarito),是西班牙人對雪茄的縮小改良版。
歐洲各國之間的戰(zhàn)斗以及歐洲與外部世界的戰(zhàn)爭(如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其他的一些殖民地起義)改變了各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并且改變了各國之間的國力。在這一過程中,正是受益于其他國家對其卷煙產品的需求,西班牙的制煙工業(yè)仍蓬勃發(fā)展。
廉價的小型雪茄是最受歡迎的,這些卷煙通常由手指靈活的單身女性手工卷制。她們薪水微薄,在塞維利亞悶熱的夏季長時間地工作,“甚至只能身著內衣褲才能忍受這種悶熱”。這種香艷的工作場景刺激了法國人的想象力,法國也成為卷煙流行的第二個國家,香煙的稱謂也從西班牙語的“cigarito”成了“cigarette”。后者也成為了全世界用途最廣的法語單詞。
煙草在北美崛起的過程中,19世紀兩項重要的香煙制作創(chuàng)新,加上現代廣告的力量,使得北美煙草消費大增。隨后,煙草消費在其他國家也大幅增加。
第一項創(chuàng)新發(fā)生在1839年。這是一個偶然的發(fā)現。一位黑人奴隸晚上值班,給烤煙房添火。但是他夜里睡著了,柴火也因為沒有添加越燒越弱。他醒來后一陣驚慌,將木炭倒在余燼上希望重新引燃炭火,使得煙葉受到猛火烘烤??局瞥鰜淼臒熑~也從褐色變成了鮮艷的黃色。結果,誤打誤撞,人們發(fā)現用明火烘烤的煙草更加地柔和,味道更加好,這一發(fā)現使得烤制煙葉這一勞動密集型工作了有了機器批量生產的可能。
第二項創(chuàng)新是弗吉尼亞人詹姆斯·本賽克的功勞。1880年,本賽克成功設計了一臺卷煙機,并獲得了專利權。布爾達勒姆(Bull Durham)煙草公司旗下的卷煙品牌達勒姆公爵決定賭上一把,把煙草業(yè)的未來押在了這種自動卷煙機上。這臺機器能每分鐘生產200支卷煙,每天生產的卷煙數量和40個工人手工生產的卷煙數量相等。這種自動卷煙機完全鞏固了卷煙工業(yè)的未來。明火烘烤、機器卷制的技術創(chuàng)新,加上煙草公司長久時間對香煙的口味混合和添加的各種嘗試,使得現代性的全球煙草生產成為了可能。然而,香煙給人帶來愉悅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政治上的分歧,和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20世紀中期的科學發(fā)現很有可能會敲響煙草行業(yè)的喪鐘。1950年,《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發(fā)表了莫頓·雷文(Morton Levin)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這一研究發(fā)現,肺癌病例與重度煙癮有著數據上的正相關關系。《英國醫(yī)學雜志》也發(fā)表了類似的研究成果,在這之后,許多研究都證明,吸煙危害健康。其實,人們很久之前就懷疑某些吸煙過程對健康有著負面影響,但是吸煙者對煙的深度吸入被證明對健康有著最壞的影響,這些研究成果,促使人們進行更多研究,來進一步了解吸入煙草對人體的影響。
煙草廣告的歷史,卻是一場將需求“無中生有”的一場傳播大戲。
對于歐洲人來說,煙草消費,特別是吸煙這種習慣是舶來品,香煙中的尼古丁雖能讓人上癮,卻并不是人們自然渴望的東西。比如,最早的香煙廣告,側重的點是讓吸煙者鼓吹自己最喜歡的混合煙草口味。這些廣告刊登在報紙,印刷在商業(yè)名片上,使用的商標也易于辨認,比如,布爾達勒姆煙草的廣告是將自己的商標,一頭巨大的牛,印刷在大廣告牌上,然后邀請如英國桂冠詩人丁尼生這樣的名流為廣告代言。
1913年,美國雷諾煙草公司發(fā)起了針對特定消費者的廣告,由此引起煙草行業(yè)的激烈競爭。這一廣告策略徹底革新了煙草廣告。從那時起,煙草行業(yè)開啟了懸念廣告時代,廣告旨在吸引人們興趣,制造懸念,使人們期待下一個廣告。雷諾公司為這一年推出的駱駝牌香煙做的廣告懸念迭出。第一天,偌大的整版報紙以一匹駱駝為插圖,下面一行小字“駱駝即將到來”(The camels are coming)。第二天同樣的整版報紙,同樣的駱駝插圖和標題,下面再加上一行小字:“明天這個城市的駱駝數量比非洲和亞洲的駱駝數量加起來還多!”駱駝牌香煙的廣告非常成功,也成為了直到20世紀中期煙草廣告的標桿。這些懸念廣告設計精巧,甚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性煙民。如英美煙草旗下的好彩女士(Lucky Strike Girls)品牌就制作了精巧的廣告,邀請著名女星珍·哈露代言,吸引了許多女性消費者。
香煙廠商甚至通過廣告宣傳巧妙地克服了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日益增長的對吸煙有害健康的擔憂。他們推出過濾嘴香煙,宣傳過濾嘴可以降低焦油含量,這些淡化吸煙危害的廣告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60年代,煙草公司也在極力追求制造更加“健康、安全”的香煙。不過,由于諸多技術和化學成分方面的限制,以及政府和煙草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越來越嚴的監(jiān)管,這些“追求安全香煙”的行為被煙草公司拋棄。
從某種程度上講,煙草行業(yè)的未來,完全取決于煙草公司能否借助合適的圖片形象,通過心理訴求來使戒煙的吸煙者“重新入行”。煙草公司或是通過各種噱頭的廣告吸引顧客,或是添加某些原料使得產品更易上癮,或是在對吸煙危害的宣傳不那么廣泛的發(fā)展中國家加大投入,提升銷量。總之,煙草這整個行業(yè)仍然蓬勃向上。
所有這些能鎖定煙草行業(yè)“美好未來”的措施,都受到了廣泛的抨擊。特別是最近的數據表明,在美國和歐洲之外的地區(qū),各個國家青少年吸煙人數在大幅增長。這些國家對煙草行業(yè)的監(jiān)督寬松的多,也缺乏禁止向未成年售賣香煙和推廣煙草廣告的相關立法。許多煙草行業(yè)跨國巨頭的戰(zhàn)略營銷都承認,“替代煙民”只能從年輕人群中開發(fā)。
在美國,對大型煙草公司發(fā)動的各種政治和立法斗爭雖然卓有成效,但是卻留下了一些不確定的地帶,困擾著人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斗爭已經成功迫使煙草行業(yè)“自爆家丑”,把香煙的危害公之于眾,而且煙草行業(yè)也已經公開與“反煙運動”合作,并拿出一部分利潤資助一些健康項目和針對未成年的反煙禁煙教育,盡管這些項目的真實效力還備受爭議。
在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取得禁煙成效的同時,煙草業(yè)仍在發(fā)展中國家順利發(fā)展。美國的禁煙熱忱也隨之降低,因為政府的嚴厲監(jiān)管以及對煙草行業(yè)實行高稅率的作用也有限。事實上,政府頒發(fā)的相關監(jiān)管條例除了能夠保護非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帶來的危害,其他的作用真的確實有限。
一句“吸煙有害健康”可能無法完全瓦解煙民們對煙草的全部迷戀。戒煙,對于個人和社會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