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低
前些日子母親生病了,一直是我去醫(yī)院照料,等到母親出院,我也幾乎累得不能動。兒子放學回家后,見我躺在床上一臉菜色,很是擔心,竟嘆氣道:“媽媽,要不你再生個女兒吧?!蔽也唤闷?,這和生女兒有什么關系?兒子解釋說:“這樣你以后生病了,就有人照顧你了呀?!?/p>
“你為什么不能照顧我呢?”兒子的話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可兒子卻撓了撓后腦勺說:“不都是女兒照顧人的嗎?你看我奶奶生病了,你和我爸都沒去照顧呀?!眱鹤拥脑捵屛毅读税胩?,婆婆去年做手術,的確都是大姑姐照料的,因為母女倆比較親密,她了解婆婆的需求,而且那時候正是我工作最忙的時候,而老公,誰也沒指望他。
本來一直覺得我們出錢,大姑姐出力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到現(xiàn)在,我卻陷入了沉思,我們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若干年后,當我或者老公身體越來越衰弱而不能動的時候,難道我們真的希望兒子扔下一疊錢,而整日不見人影?
曾經(jīng),我以為我們還算是孝順,我們并沒有對老人置之不理,也會經(jīng)常過去探望。但現(xiàn)在,換個角度細想,我們并不愿意兒子將來那樣對待我們。
從那天以后,我對于自己和長輩間的交往作出了一些改變。如盡管同樣只能周末去公公婆婆家,但卻再也不是過去等飯吃,而是會和婆婆一起擇菜聊天,甚至我們還會自己去菜場買好菜帶過去。
兒子曾經(jīng)問我為什么要帶菜過去,我笑著對他說:“因為我們每次過來爺爺奶奶總想著要給我們做好吃的,可是他們年紀大了,我們不應該讓他們那樣忙碌是不是?”兒子聽了連連點頭,之后每次回去,他都會問:“爸爸媽媽,我們帶點兒什么心意過去?”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我也會和老公一起開車帶著公公婆婆出來兜風散心,聽他們講若干年前的城市是怎樣的,聽他們講老公和兄弟姐妹們兒時的趣事,聽他們講當年是怎樣憧憬有兒有孫的未來……每次都讓我產(chǎn)生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多親近一些。
結婚近10年,我一直認為我和老公是一家人,而公公婆婆似乎只是老公的父母,我法律上必須負責任的老人,可是現(xiàn)在,我卻認定他們和我的父母一樣,是我最親的親人。記得有一次送完公公婆婆回到家后,婆婆忽然對我說:“明天要變天,你多穿一點,別感冒了。”我當時愣了,然后被一種感覺撐得滿滿的,我知道那種感覺叫幸福。
那天,想著要換季了,于是打算在網(wǎng)上給母親和婆婆各淘一件換季的衣服,不想兒子卻在一旁說:“媽媽,我以后長大了也給你買衣服,帶你出去玩。”小孩猝不及防的一句話,讓我內心震動不已,不禁想起曾經(jīng)和兒子的對話,我問他一顆蘋果種子種進土里,會得到什么?兒子當時伸出手臂說:“會得到一棵大大的蘋果樹,蘋果樹上有很多很多的蘋果?!倍F(xiàn)在,我種下了“孝心”這顆種子,所以也能夠收獲除“孝心”之外的如幸福,如快樂,如兒子的那番話。
自從與婆家人走近后,老公的心情和態(tài)度明顯發(fā)生了不一樣的變化。上周末,天氣晴好,老公主動提出陪我回父母家,他甚至拿出珍藏多年的酒說:“回家陪老爺子喝幾杯?!倍?jīng),我定好了回去的日子,他都經(jīng)常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而耽誤。
回娘家的路上,老公很是愉快,我們彼此都不再認為面對對方的家人,是一種禮節(jié)上的事情,而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如同老公講的,再沒有什么比家人的笑容更能舒心減壓的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篇文章,說是瑞士有一種“時間銀行”,即人們把年輕時照顧老人的時間“存”起來,在未來自己老了病了需要人照顧時,再拿出來使用。我們身邊沒有這樣的機構,但我更愿意讓我們未來的時間變得更溫暖一些,我更希望將來我身邊陪伴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相信當我在他的心里種下一顆種子,教他學會愛父母,愛孩子,愛自己及周圍的一切,他心里的那棵樹會枝繁葉茂,結出的果子會更加香甜,他也會因此而幸??鞓?。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