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瑚
2007年,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黃宇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從事精密儀器研發(fā)銷售,僅一年時間成了“百萬老板”。
2012年,向往山水田園的黃宇脫下西裝當起“雞倌”,在湘潭縣楊嘉橋鎮(zhèn)開起了碧之源生態(tài)農場,與各種雞打起了交道。
2013年,湖南碧之源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碧之源”)注冊成立。兩年時間里,公司有過養(yǎng)殖模式、銷售模式的困擾,經歷了雞蛋滯銷、嚴重虧損的逆境,也嘗到了風雨過后終見彩虹的欣喜。
如今走進碧之源生態(tài)農場,放眼望去,400余畝的林場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雞群。有的雞飛上枝頭,啄食樹葉;有的雞藏于草叢,仔細覓食;有的雞填飽肚子,在林間悠閑漫步……一幅悠然野趣的畫面讓人心曠神怡。
再看看公司紅火的銷售成績:2014年,公司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今年,幾千只土雞已經賣得脫銷,每天產出的2000多枚雞蛋早被預訂,還有客戶在不停催單……
循著碧之源的成長軌跡,人們看到了大眾創(chuàng)業(yè)時代中的又一個成功案例。此外,人們還能發(fā)現在這顆冉冉升起的創(chuàng)業(yè)之星背后,有一份一直不曾忘懷的帶領鄉(xiāng)親共同致富的堅持。
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畢業(yè)后,27歲的黃宇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合作成立了一家外貿公司,從事精密儀器研發(fā)與銷售。創(chuàng)業(yè)第一年,黃宇就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成為圈內小有名氣的百萬老板。
然而,黃宇的夢想卻不是人人艷羨的城市金領,而是志在山水田園間。在黃宇眼中,家鄉(xiāng)的秀水青山才是安心之所,那里有兒時與伙伴們在溪邊摸魚抓蟹、林間挖筍爬樹的美好回憶。它們就像一部電影,總是不時地在他眼前回放,“鬧”得他心里直癢癢。而“北大學生賣豬肉”、“留學生回國養(yǎng)雞”等新聞更是在一旁“煽風點火”。
“我要回鄉(xiāng)養(yǎng)雞!”理工男黃宇做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隨后,他開始走訪調研。2011年,他走遍了廣西、廣東、河北、福建、湖南等地幾十個養(yǎng)雞場,有從國外引進設備進行全自動化生產管理的,也有家庭小規(guī)模養(yǎng)殖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生產大塊雞。大家的產品都一樣,只能以量取勝,誰的規(guī)模大,誰就是市場老大。
“這種商業(yè)模式就是比誰的錢多。”了解市場行情后,黃宇找準了創(chuàng)新點,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要建一座生態(tài)放養(yǎng)農場,做出特色?!笨伞氨娎飳るu千百度”,哪種才是黃宇心儀的“對象”?走訪市場幾個月后,在湘潭縣畜牧獸醫(yī)水產局介紹下,一種名為“五黑一綠雞”的烏骨雞讓他眼前一亮。這種雞個體小,與鳥類親緣性很近,非常適合林地散養(yǎng),產下的綠殼蛋營養(yǎng)價值高,如此獨具特色的品種正中黃宇下懷。
籌備數月后,黃宇帶上妻子劉佩銀來到湘潭縣楊嘉橋鎮(zhèn),投入400多萬元在碧源村租下400余畝林場,建起了碧之源生態(tài)農場。2012年6月,農場從國家級原種場引進了4000只烏骨雞種苗和3000只普通蛋雞種苗,黃宇正式轉型當起了“雞倌”。
起初,劉佩銀對黃宇棄商從農的決定很不理解??扇缃?,看著由員工們協(xié)力打造的“五星級”生態(tài)農場,劉佩銀不得不心服口服。
農場分為7個生態(tài)放養(yǎng)基地,每個基地配有一棟灰白色的雞舍,遠看普通,細瞧則大有玄機。雞舍的墻體采用保溫隔熱的石英棉,為雞群打造一個冬暖夏涼的居住環(huán)境;屋頂上如同南瓜一般的“無動力通風灶”在慢悠悠地轉動,保持雞舍空氣的流通。
一個雞舍里有近2000個“居民”,按理說應該臭氣熏天,可即使置身其中,也沒有一絲異味?!斑@是采用了日本的發(fā)酵床技術,在地上鋪了一層20厘米厚的菌種。”黃宇介紹,“雞糞是一種天然肥料,24至48小時就能被菌種分解,等菌種長大了又可以作為雞的食物,形成生態(tài)循環(huán)?!?/p>
為模擬野外的生存環(huán)境,每間雞舍內都放置著用竹竿搭成的架子。原來,生性好動的烏骨雞有平坦柔軟的“床”不睡,反而喜歡夜不歸宿地睡在樹枝上。于是,黃宇只能為它們量身定制了一套“竹床”。
養(yǎng)殖場最怕的是疫情,一旦發(fā)生就是毀滅性的災難。為了避免疫情發(fā)生,湘潭縣畜牧獸醫(yī)水產局高級獸醫(yī)師周清燕提出了要求:“雞舍要通風好,地面要干燥潔凈,吃的喝的一定要衛(wèi)生營養(yǎng)。”
前兩條已經有了保障,可是提到吃喝,普通的飼料、自來水似乎都達不到要求。怎么辦?想起小時候喝過的泉水,黃宇請人在農場里打了一口深井。從100多米深的井內抽取泉水,經過PVC管輸送到雞群活動的每個區(qū)域??尚碌膯栴}又出現了,如果將泉水露天放置,一段時間后也會受到污染。于是,農場員工們一起動手,在水管上安裝近千個乳頭式飲水器,雞啄一下喝到一滴水,水源就不會受到外界污染。
為了提高食物的多樣性,農場還劃出了40畝菜地,種上玉米、南瓜、空心菜、地瓜等蔬菜,每天變著花樣給雞喂食。每隔一段時間還要給它們加餐,把蚯蚓曬干后磨成粉,或是將金銀花等中藥材切碎,拌入雞食中,以增強雞群的抵抗力。“它們可是比人都吃得好嘞!”農場的工作人員笑著說。不僅如此,農場還采用了新疆等地慣用的“輪牧”方式。目前,7個放養(yǎng)基地只開放了3個,另外4個則處于“休養(yǎng)生息”狀態(tài)。農場工作人員解釋:“我們大約每隔3個月就會給雞群換一次窩,一方面是為了讓基地里的植物有恢復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基地的空氣更清新。”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品嘗著天然的食物,保持著合理的運動量,再加上現代技術的助力,本就“天生麗質”的烏骨雞出落得更加“迷人”,肉感緊致、味道鮮美,綠殼蛋也營養(yǎng)十足。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檢測,碧之源鮮雞蛋含有較高的維生素、蛋白質等有益成分,菌落總數、沙門氏菌等都處于合格范圍內,完全達到了綠色食品標準。
2013年,黃宇注冊成立了湖南碧之源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雖說綠色生態(tài)的養(yǎng)殖模式徹底解決了公司的后顧之憂,但碧之源的員工們又開始為銷售而四處奔走。
當年2月,雞群逐漸進入產蛋期,碧之源的商品雞、雞蛋陸續(xù)上市。那時,公司的銷售策略是與月嫂公司和家政公司開展合作,由它們直接面向家庭推銷產品??扇绱霜毦呓承牡挠媱潊s被市場無情地潑了冷水。農場一個月的雞蛋產量達到五六萬個,通過這些渠道銷售的卻不足一千個,一個月的銷量僅是一天產蛋量的一半!更糟糕的是,有一次當月嫂向孕婦介紹綠殼蛋的好處時,被男主人誤認為是托,害得月嫂差點被解雇。市場反應的冷淡,讓這種銷售模式走到了盡頭。
滯銷的雞蛋一天天增多,再一個個變質,烏骨雞賣不出去在基地里“養(yǎng)老”,這讓所有人都愁眉不展。碧之源綠殼蛋的市場定價是3.5元/個,烏骨雞為186元/只,員工紛紛出主意,建議把雞蛋低價出售,處理一個算一個。雖然百般滋味在心頭,作為公司總經理的黃宇卻斷然拒絕:“絕對不行!此時若是低價處理,今后就再難以按原價銷售?!彼麍猿稚唐返膬r格應該以品質為依據,不能隨市場波動而隨意改變。
既然賣不出去,那就送出去,在變質前吃掉起碼不會浪費。于是,公司聯(lián)系了福利院、養(yǎng)老院、殘疾人學校、幼兒園等機構,把品質合格的雞蛋裝車封箱,一車車送出了農場。短短幾個月,碧之源送出的、扔掉的雞蛋有30多萬枚,損失高達60萬元。
但正是這樣一個無奈之舉讓公司迎來了新的希望。有人主動打電話要求合作,這讓黃宇在興奮中又有點摸不著頭腦。直到與客戶見面后,黃宇才得知對方從事保健品及禮品銷售行業(yè),其讀幼兒園的女兒將學校的雞蛋帶回家,這才了解到碧之源。新的合作伙伴給公司帶來了扭轉局面的契機,合作第一周就訂了2000個雞蛋,最多時一周的雞蛋預訂量達6000個。
就這樣,雞蛋滯銷的僵局被慢慢打破,公司也有了全新的目標客戶群。不過,碧之源沒有就此停步?!拔覀儼涯繕丝蛻魩У睫r場實地參觀,介紹農場的防疫措施、養(yǎng)殖過程、整體環(huán)境,參觀完后請他們免費品嘗雞肉?!秉S宇自豪地介紹,這種體驗式營銷很快拉近了產品與客戶之間的距離,雙方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產品銷量出現幾何指數增長。短短三個月,農場的商品雞就少了大半,雞蛋也有了穩(wěn)定的訂單,公司運營漸漸步入正軌。
如今,碧之源的品牌已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就連附近的村民也會選擇將家養(yǎng)的土雞賣出,再花高價從農場買烏骨雞。黃宇相信,產品價格雖高,但物有所值,公司規(guī)模雖小,但生命力旺盛。“不忘初心,方有始終。碧之源的最終目標,是要帶動鄉(xiāng)親們一起踏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