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虎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啞巴去賣刀,他無法吆喝。于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他把刀擱在細(xì)鐵絲上,稍一用力,細(xì)鐵絲斷為兩截,而刀刃鋒利如初,于是,大家爭相選購。
原因何在?因?yàn)槭聦?shí)能為他說話。這刀能削鐵如泥,而且刀鋒沒有損害。你說,這樣的刀能不快嗎?自然,就有很多人購買。
同樣的道理,我們寫文章,要想讓筆下的人物血肉豐滿,必須寫出人物“做什么”和“怎樣做”的“樣子”來。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同學(xué)寫自己弟弟的“貪吃”形象:
“弟弟已經(jīng)吃飽了,可他還是在硬撐,因?yàn)榻裉斓牟藢?shí)在太好吃了,他又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半天。瞧,他兩腮撐得鼓鼓的,像即將爆炸的大氣球。突然,他發(fā)出了‘啊的一聲慘叫,只見他臉漲得通紅,手捂著脖子說:‘咽不下去,咽不下去,蛋里邊有骨頭,怎么噎在喉嚨里了?”
這一段精彩的文字,小作者沒有“喊”空話,而是通過描寫弟弟吃飯時的動作、語言等“樣子”,反映了他“貪吃”的丑態(tài),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一個同學(xué)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百度老媽”。這個同學(xué)的老媽可真是個“百度”迷啊!你看,她借助“百度”救活了一棵就要死的石榴盆栽;她借助“百度”治好了小作者的口腔潰瘍。在“百度”中,她不僅咨詢螃蟹的營養(yǎng)價值,就連如何挑選、清洗、烹調(diào)螃蟹等,都要“百度”一下;她還在“百度”中,查詢“在廚房安置電腦的利弊” ……真可以說,她一天不“百度”,就沒法生活了。通過這些小事,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shí)的“百度”老媽形象。在整篇習(xí)作中,小作者沒有空喊口號、無病呻吟,而是寫出了老媽的行為動作,反映了老媽的聰明好學(xué)、勤勞智慧。
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蔽覀儼阉栌眠^來:“喊破嗓子,不如寫好樣子?!睂懭说奈恼拢绻芗?xì)致傳神地描述人物的一舉一動,比喊上一百句口號還頂用。因?yàn)椋瑢懞谩皹幼印备行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