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瑛 曲京佳
以色列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yè)強國的奇跡聞名于世,發(fā)展水、肥利用率高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其主要措施之一。6月底,國內農化行業(yè)專家、種植大戶及農業(yè)科技帶頭人等 100余人來到以色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現代農業(yè)培訓交流活動。百聞不如一見,以色列先進的農業(yè)科技理念、完備的農業(yè)服務體系、高素質的職業(yè)農民,還有將沙漠變良田的當代“愚公精神”,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肥一體化使沙漠變綠洲
以色列 60%的國土為沙漠,是一個極度貧水的國家。在出了機場前往特拉維夫的路上,筆者憑著對沙漠地貌的認識,本以為看到的會是大片連綿的荒漠,而實際感受到的卻是一路花團錦簇和綠意盎然。公路兩旁的沙礫地上開滿鮮花,遠處一片片綠油油的農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筆者注意到,農田地表上都遍布著縱橫交錯的管線。隨行的當地翻譯吳迪告訴筆者:“在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yè)采用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由電腦自動把摻入肥料的水通過塑料管道滲入植株根部。水肥一體化使以色列每寸土地都融入了高科技,使沙漠城市也照樣綠蔭濃濃?!?/p>
筆者在隨后幾天的行程中發(fā)現,以色列的滴灌系統(tǒng)確實像人體的血脈一樣,布滿了這個國家每個角落。無論是在田間地頭、果園、公園,還是城市的林蔭道、居民門前,甚至陽臺的花盆或路邊的一棵樹都鋪設著滴灌系統(tǒng)。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大家參觀了以色列的沙漠農業(yè)奇跡——阿拉瓦谷、以色列農業(yè)部農業(yè)研究署、世界知名滴灌設備制造商耐特菲姆公司等,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現場體驗等方式,深入了解以色列現代高效農業(yè)的發(fā)展狀況。
年降雨量僅有 25~50毫米的阿拉瓦谷位于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夏季氣溫高達 40℃。干燥的荒漠高度鹽堿,然而以色列人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據阿拉瓦谷負責人介紹,50年前,為了證明在沙漠上可以生存,一群年輕人自愿來到這里開墾荒地,經不斷奮斗,把荒漠變成了綠洲。如今,阿拉瓦谷生活著近 800戶人家,其新鮮水果、蔬菜的出口量占到了以色列出口總量的 60%。
在參觀活動中,來自阿拉瓦谷的農戶 Rami Sade向我們介紹,阿拉瓦谷種植的經濟作物有黃瓜、西瓜、甜椒、茄子、椰棗等。他領著大家來到一處水稻滴灌試驗田,只見很多粗細不一的黑色塑料管線深入到水稻叢中。水稻被分成若干區(qū)域,每塊區(qū)域都豎著顏色各異的牌子,詳細記錄著滴灌管道的直徑、施肥種類等數據。原來,這是當地一家滴灌設備公司進行的一項試驗,他們下一步計劃將滴灌系統(tǒng)引入亞洲種植水稻的地區(qū),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要確定塑料管徑到底要多大、出水量要多少才能創(chuàng)造出最大產量。
Rami告訴筆者,阿拉瓦谷種植的農作物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農戶可直接給水溶肥生產廠家打電話,他們即會派人來進行測土配方,然后再將量身定制的水溶肥送達用戶所在地。
“我們必須對作物施多少肥料斤斤計較?!?Rami說,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電腦系統(tǒng)進行控制,既可以控制每升水里加了多少肥料,還可以準確掌控施肥量。
“從 1948年建國到現在,以色列農業(yè)的收益率相較其他行業(yè),增長速度相當快,其中關鍵因素就是對農業(yè)技術的高度重視?!币陨修r業(yè)部農業(yè)研究署主任 Yoram Kapulnik教授說:“1955年,一個以色列農夫可養(yǎng)活 15個人;2000年,一個農夫養(yǎng)活 90個人;到 2015年,一個農夫要養(yǎng)活 400人?!?/p>
新理念讓我們大開眼界
在以色列的所見所聞,加深了國內種植大戶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認識,同時也堅定了他們采用這項技術的信心。
“回國后,我準備在經濟作物上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鄙轿魉分輵h農發(fā)經營管護合作社負責人章銀旺告訴筆者。
章銀旺還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安裝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的畝均成本是 2000元,12畝地的全部費用 2.4萬元左右。一開始是多花了錢,但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肥和水都不浪費,作物還高產。產量提高了,就把成本攤銷掉了,同時利潤也提高了?!按舜我陨信嘤柌惶摯诵?,讓我們領略到先進的農業(yè)理念。”章銀旺由衷地表示。
廣西南寧冠糧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梁慶平也深有感觸地表示,以色列惡劣的自然條件和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無法相提并論,但以色列的農業(yè)技術水平和理念卻比我國先進得多。目前我國還是傳統(tǒng)肥料大水漫灌的用肥方式,不僅肥料利用率不高,不科學的施肥方式還給土地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拔覀円岩陨械母咝КF代農業(yè)理念帶回國內,讓水肥一體化技術盡快在我國大面積推廣應用,相信對我國的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會有很大貢獻?!绷簯c平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此次以色列之行,筆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以色列農業(yè)研究和農業(yè)生產的緊密結合程度。
阿拉瓦谷負責人表示,以色列非常重視農業(yè)發(fā)展,但和其他一些國家不一樣的是,以色列政府并不直接補貼農產品,也不出資幫助農民建溫室大棚和滴灌系統(tǒng),但政府會免費幫農民建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提供的知識和高端技術,都無償給農民使用,并且都能夠在種植上給予農民實際幫助。農民在耕作上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到研究中心免費得到他們想要的答案?!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這位負責人一再強調。
大家聽后都深感震動。對此,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陳清表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諺語說得恰到好處。以色列政府出資搞培訓、出資提供技術的方式對我國農業(yè)政策非常有借鑒意義。我國如果能將僅僅為農民安裝滴灌管道系統(tǒng),變?yōu)樵黾痈嗉夹g和服務方面的工作,將會更有利于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國內的推廣應用。另外,科技人員給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這對科技人員本身也是一種提高。以色列政府非常鼓勵科技人員從實際問題入手,去解決困擾農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細節(jié)。
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萬連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曾經做過 15年的農業(yè)技術員,以一個技術員的眼光來看,以色列的農業(yè)技術做得很扎實,也很實用。國內的農業(yè)研究,雖然看起來理論都很成體系、成果也很宏大,但不能完全解決農民的實際需要。“而在以色列,不管是多么知名的專家,其研究成果都和實際結合得很緊密??此蒲芯砍晒己苄 ⒑芗毼?,但就是這些小而細微的成果,把以色列農業(yè)的現代化水平提上來了?!比f連步表示。
在以色列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周,但帶給我們的思考卻是深遠的。在以色列,農業(yè)是一個煥發(fā)出青春活力的傳統(tǒng)行業(yè),更準確地說,是以傳統(tǒng)為表科技為里的高科技行業(yè)。相比之下,我國經濟建設雖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農業(yè)水平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而在這方面,以色列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