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坤
6月14日7時08分,喬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喬石這個名字,在20世紀8、90年代可謂如雷貫耳。在他擔任中紀委書記、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間,為中國的改革事業(yè)、法制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確立革命的人生道路
1924年12月,喬石出生在上海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回憶當年的情景,喬石曾經說,我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可以說我家只是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小職員背景。等到抗日戰(zhàn)爭開始以后,家里連小職員的地位也維持不了了。當時家里還有幾個弟弟,我就開始負擔自己的生活。所以說,我從小就生活在清苦的家庭中,我參加革命的時候很年輕。
讓天下窮苦人不受衣食溫飽問題困擾的樸素情感,使喬石較早選擇了投身革命。1940年8月,年僅16歲的喬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幾十年后,在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時,新華社發(fā)表的新聞稿稱喬石“在抗日戰(zhàn)爭中確立了革命的人生道路”。喬石曾經回憶說:“其實自己一開始并不知道革命的真正含義,只知道要天下的窮苦百姓都能夠過得上好日子,要為天下百姓謀取福利。但是隨著閱歷和經歷的豐富,才明白這些和革命本質上是一致的?!?/p>
參加革命后,喬石即開始組織上海學生運動,先后任上海南方中學、光華附中地下黨支部委員、書記,上海地下黨學委總交通、新市區(qū)委副書記,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市委青委書記等等?;貞浲?,喬石說:“在上海的那段日子里,我過著非常危險的生活,但這是我為理想奮斗的最重要的時期,因為那時我就一個信念:人民都應該得到溫飽。這也是當時入黨的夢想和動力?!?/p>
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文革”期間,喬石受到錯誤批判,被下放到基層鍛煉,吃盡苦頭,并禍及子女。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時,喬石說:“為何‘文革能泛濫十年,因為(我們)沒有注意改進民主和法制。”“正因為這個慘痛教訓,中國從70年代末開始注重法制,強調長治久安,以法治國。”特別是1985年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后,喬石十分重視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他認為,民主法制建設是治好國家的必由之路。他提倡學習和借鑒國際的成功經驗,但反對搞“西化”,照搬別國的模式,主張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法治國家。
加強法制建設,沒有精通法律的專門人才不行。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法隊伍,喬石決定從學習培訓抓起。1986年3月4日,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中,喬石專門強調學習的問題。要求各級政法干部把加強學習和理論研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理論上和思想上弄清“現代化建設與法制的關系”、“民主與專政的關系”、“端正黨風、經濟改革與打擊犯罪的關系”,從根本上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抵制和反對各種錯誤思想的能力,正確地堅持黨的方針和原則。
喬石擔任中紀委書記的五年多,各級紀檢機關查處黨內違紀案件874690件,處分黨員733543人,其中154289人被開除黨籍,42416人移送司法機關。733543名受處分的黨員中,省軍級110人,相當于每年查處22名省軍級官員。
1993年3月27日,喬石擔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后,進一步加大推動立法工作的力度。1994年12月16日,在接受香港《中國法律》雜志記者采訪時,喬石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必須堅持的原則:第一,立法要同改革開放進程相適應;第二,局部利益要服從國家整體利益;第三,立足于中國國情,大膽吸收和借鑒國外經驗;第四,地方人大立法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的重要補充;第五,更好地發(fā)揮專家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喬石履新中紀委書記時,同時兼任中央政法委書記。他面臨的首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擺正紀檢部門與政法部門的關系。
司法部原副部長佘孟孝2012年發(fā)表的回憶文章中說,“當時,在反腐敗斗爭中,有人主張紀檢部門與政法部門‘聯合辦公,共同處理違紀違法案件;有人主張公、檢、法各部門提前介入紀檢部門查處的重大違紀案件,便于以后連線跟蹤查處違法案件”。“對這些主張,喬石毫不含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佘孟孝在文中回憶說,“他一直認為反腐倡廉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保證。他一貫主張要從源頭上解決權力的監(jiān)督問題,使所有掌權者,不論職務高低,都要受到各方面多渠道的監(jiān)督,使權力只能依法為民服務,而不能為己謀利,這樣才能使腐敗現象無法成風,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嚴于律己的楷模
喬石說道,我們堅決反對腐敗,必須嚴格地遵守和執(zhí)行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應當依法對行政、審判、檢察機關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喬石特別重視對各級干部加強法紀教育,增強法律意識,不斷提高他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1994年6月在貴州省考察時,喬石再次談及這個問題,并要求“大家都得依法辦事。憲法和黨章都規(guī)定了,黨也要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活動。共產黨領導制定的法律,黨不遵守誰遵守?你如果不把法律當一回事,還能叫老百姓遵守法律嗎?”
喬石是嚴于律己的楷模。他私人生活很低調,以至于大部分鄉(xiāng)親鄰里都不清楚自己村里有這么一位“大人物”。對家人,他有一個原則:家人、親戚、朋友都不能夠通過他的關系謀取職位。并每每鼓勵子女們樹立自尊、自強的信念,走自己的道路。在喬石的嚴厲要求下,子女們都能夠自食其力。他要求家人:不要出風頭,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夠不公開講話就不公開,能夠不參與就不參與;不要在鄉(xiāng)里炫耀自己。
凡是與喬石共事過的同志,都給他很高評價,甚至認為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道理。而今所推行的法治建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喬石同志的基礎之上。他一生為國為百姓,而今他的離世也讓世人倍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