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萍
[摘 要] 學困生教育一直是學校教育及班級教育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都會遇到的、普遍感到比較頭疼的問題,卻是學校教育教學中必須正確對待的永恒話題。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和幫扶學困生。通過研究高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以期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化學學困生 關愛 轉化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 6058(2015)20 0075
所謂化學學困生,是指目前一些智力正常的學生在化學概念掌握、計算技能或問題解決等方面能力較弱,在化學學習中存在一定的障礙或困難,未能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這些學生僅靠自己的能力一時難以完成學習任務,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指導,給予補充和矯正。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學困生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由于班級內學生的個別差異與統一的教學要求之間存在矛盾,總有一部分學習比較落后的學生既不能適應學習活動,也不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這些學生往往被教師忽視,長期下去將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進程。因此,我們需要對學困生進行分析和研究,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走出學習困境,步入正常學生的行列。
筆者發(fā)現,大多數學困生都有一定的壓抑感、自卑感,他們很介意老師的評價,最怕老師看不起他們、冷落他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所以教師一定要多關愛學困生,想辦法轉化他們。
在轉化化學學困生上筆者初步嘗試了以下策略。
一、鼓勵、尊重化學學困生
在教學中,作為化學教師,我們應從情感上鼓勵與尊重化學學困生,真誠地與他們交流。哪怕學困生聽不懂所講知識,但只要他們還能耐著性子聽課、盡量地配合老師的講解,就應該給予他們肯定和表揚。對無心學習、上課愛搞小動作或睡覺的學困生,教師應盡量避免在課堂上直接點名批評他們,可以在講解時悄悄走到他們旁邊,給予善意的提醒,課后再找他們談心,以真誠的心說服、教育他們。當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發(fā)生沖突時,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決不能偏袒優(yōu)等生,不能讓學困生感到啥事上都“低人一等”。這樣,學困生就會覺得老師是公平的,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與老師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間真誠的交流與互動。
二、實施分層教學,樹立學困生自信心
教師要注重分層教學,不能認為幾個優(yōu)等生喊“學會了”就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所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設置一些簡單的、基礎的實驗,專門讓學困生去做,同時,教師予以適時的表揚。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去提問學困生,當他們流利地回答問題后,教師可給予表揚;當他們有點結巴時,教師可給予一些引導,鼓勵他們,讓他們順利回答出問題。這樣他們就能夠感覺到自己在班級存在的價值,從而增強自信心。在課下,教師可走下講臺,到教室的走廊中給學生講課,需要寫字時再到黑板前書寫。這樣不僅有利于在講課過程中與全體學生進行互動,而且也有利于監(jiān)管學困生。
三、幫助學困生鞏固強化知識
在課后,可要求學困生將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及知識點在練習冊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識出來,并且隔三差五的去鞏固、強化 。
或者讓他們準備一個錯題本,將自己易錯的題及相關知識點羅列出來。在設計課堂習題和布置作業(yè)時,分層次設計,給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的練習、作業(yè)梯度不一,學困生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獨立當堂完成作業(yè),這樣他們就不會感到自卑,同時也有一種自我成就感,久而久之,便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他們喜歡上化學課。同時,在課后教師也要多與學困生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并且與他們做朋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受到老師可親可敬,從而消除逆反心理,自覺地去學習化學,這樣化學學困生自然就少了。
總之,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不是優(yōu)等生的專利,作為教師,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結合本校的實際,因材施教,思想上重視學困生的存在和轉化工作,在教學中對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熱情,幫助學困生盡快走出學習誤區(qū)。相信在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轉化學困生的工作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