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茹
今天老師撿了一個鳥窩,這個鳥窩很特別,五彩繽紛的。
遠遠地看去,這鳥窩像一個破碎的雞蛋殼,近看又像我們愛吃的饅頭,不過是棕色的饅頭。但是它的里面空空的,早被鳥兒們“吃空”了。它真的很特別,外面是棕色的,毛茸茸的,窩里面是彩色的,編織著五顏六色的絲線。那些絲線雖然很不起眼,可是經過這個窩的主人的“巧手”,把那些彩線編織在一起,就像仙女們披在身上的綢緞那樣美麗。它也因此變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鳥窩了。
這個鳥窩安放在一棵水杉樹的樹枝上。如果簡單地把鳥窩掛在樹上,它很容易被風刮掉,可是這個鳥窩的主人,居然用一根粗一些的塑料繩把巢捆在枝杈上,你看它聰明吧!我想,這不僅是只聰明的鳥兒,還是只美麗、善良而又細心的鳥兒。
我仔細看了看,這個窩的外面居然還有些細小的羽毛。我們正在談話的時候,外面忽然來了一只鳥,被同學們一驚,飛走了。望著鳥兒遠去的身影,我想,它究竟想干什么呢?是舍不得它的巢,還是懷念和水杉樹爺爺在一起的快樂日子?也許它在想:春天來了,我們在水杉樹上唱歌、跳舞,水杉樹爺爺那樣開心,綠色的小眼睛還一眨一眨的;炎炎夏日,我們在濃密的枝葉間休息,傾聽同學們與水杉樹的對話;秋風一吹,那一葉葉紅色的小船就從枝頭紛紛飄落,我們與小船一起開奧運會;冬天,光禿禿的枝干上,有了我們,水杉樹爺爺一點也不寂寞。是呀,這些美好記憶有誰能抹掉呢?
剛才那只鳥兒,有同學說是一只麻雀,有同學說不是。不管什么鳥兒,我想只要是這個鳥窩的主人,它一定很美麗、很聰明、很細心!也許,它是森林醫(yī)生——勤勞的啄木鳥;也許,是捉蟲能手——善良的小麻雀;也許,是多管局的——報喜不報憂的花喜鵲……
不管它是誰,它都跟我們一樣舍不得水杉樹,都愛我們的家!
指導老師 ? 歐陽書琴
對鳥窩外觀的描寫非常細致。遠看,近看,外層,里層,小作者對鳥窩進行了多角度的觀察。
小作者展開了合理的想象,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來展現鳥兒在水杉樹上美好快樂的生活。
王老師評作文:
這篇文章的題材像散文,“形”散,但“神”聚。小作者從對一個鳥窩的外觀入手,讓自己化身小鳥,想象鳥兒在水杉樹上的快樂生活。但文章的主題落在“愛家”,題目卻是“抹不去的記憶”,可以考慮換個更恰當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