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永
最近看了幾部期待已久的電影,可惜都呈現(xiàn)了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tài),不如想象中好看。反倒是之前不曾期待的臺灣影片《聽說》竟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劇情簡單流暢,沒有大卡司,也沒有大制作,更不賣弄拍攝技巧,就是單純的說好一個故事。這感覺就像最近常聽的一張CD,名不見經(jīng)傳的馬來西亞女孩季小薇(Zee Avi),用她純真自然的歌聲和美好的音樂態(tài)度,吸引世界各地的樂迷,沒有人認識她,但她的音樂已說明了一切。讓音樂回歸音樂本質(zhì),讓電影回到電影最初,于是,我也找到了最初的感動!
《聽說》雖然是為了宣傳臺北聽障奧運拍的電影,電影主題也緊緊圍繞著愛情與夢想。然而,電影并未將重點擺在聽人與聾人之別,反倒強調(diào)一切差異可能來自一般人的自以為是的解讀:天闊(彭于晏飾)和秧秧(陳意涵)在小吃店,秧秧當著老板面數(shù)著今天賺來的銅板,天闊不等秧秧數(shù)完,即掏出紙鈔付錢。事后,秧秧生氣,認為天闊看不起她賺的錢,怕她在別人面前數(shù)銅板丟臉。天闊開玩笑地說:誰會為了銅板和紙鈔生氣?這句玩笑話也間接隱喻了聾人與聽人其實沒什么不同,可是,人們看待的眼光還是有所差異,“等不及”背后的意識就是:你跟我們“不一樣”。
秧秧為了讓姐姐(陳妍希)在四年一度的聽障奧運有更好的表現(xiàn),肩負起照顧姐姐的重責大任,整天拼命打工,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姐姐身上,不戀愛,也沒有自我??丛诮憬阊劾?,秧秧的付出全是犧牲,她不想要這種心酸的幸福,她希望秧秧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因為,愛不是緊緊束縛對方,而是好好照顧自己,讓對方自由。我很喜歡姐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聽不見”的缺陷,反而讓她比一般人更努力,努力證明自己也有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她喜歡妹妹的陪伴,卻不自私地將妹妹占為己有,她渴望妹妹也有如水鳥般寬闊的人生。所以,聾人與聽人其實沒什么差別,一樣有夢想,一樣渴望愛情,一樣想靠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真正產(chǎn)生差異的,仍是人們的心態(tài)。
電影中最美妙的部分,莫過于彭于晏和陳意涵兩小無猜式的愛情。彭于晏深具喜感,舉手投足盡是笑點,實在很適合這類陽光男孩的角色,招術(shù)雖然沒啥創(chuàng)意,卻也誠意十足,扮成一棵樹的點子實在幼稚,看了卻讓人忍不住哈哈大笑!MSN上自言自語這招也很絕:“不管你理不理我,我想你理我了,我就好過了?!焙芫脹]看到這種兩小無猜式的傻氣愛情了,感覺像是一陣微風吹過,如此甜美,連心酸也不完全苦澀,“就是很喜歡你,想和你在一起”原來才是最動人的情話。
陳意涵在電影里的確是無敵美少女,青春可愛,努力向上,眉宇間偶然出現(xiàn)的淡淡憂愁,仍帶著一抹光亮。她和彭于晏有一大半的對手戲都是比手語,我很喜歡兩人生動的演出,沒有聲音,靈活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代替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情緒。陳意涵也演得非常好,不說話,依然能精準掌握各種情緒,感覺比《痞子英雄》更能深入人心。以前覺得她的聲音有點吵,靜下來,反而看到更多,體會更深。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也是無聲的戲:姐姐半醉的狀態(tài)回家和秧秧的對手戲,姐妹倆皆比手語,所有復(fù)雜的情緒都是因為愛:因為愛,想為對方犧牲;因為愛,不想成為對方的負擔;也因為愛,她們用心理解了彼此。真情流露,不需一言一語,這一刻,無聲的力量超越一切言語,寬闊了彼此的世界。
我在想,有時候我們也許太依賴聲音了,事實上,真正的感受唯有心能領(lǐng)會。長久以來,我一直把聲音當成心底的一種安全感,一天沒聽音樂,一天沒說上一句話,就感覺有些不對勁??赐觌娪爸?,我突然很想找一天,一個人,關(guān)上音樂,關(guān)上耳朵,關(guān)上所有悅耳與吵雜的聲音,只打開心,在全然靜默的氛圍中與自己安然相處,如果能因此不再恐懼,我才能真正感受到無聲的力量,來自于自己,而不是別人。
《聽說》是一部令人舒服的電影,沒有太沉重或令人費解的國片情節(jié)(結(jié)),故事簡單,敘事生動,感覺就像是走在晴日午后,一陣微風輕吹而過,一并吹走了壓在心上的紛紛擾擾,逐漸衰老的靈魂,瞬間年輕了起來,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還沒老,那安靜動人的無聲力量,彷佛在告訴我:剛睡醒的青春,將要再度綻放……
(請作者見文與本刊聯(lián)系)
[責編/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