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琳
要問最近最火的短語是什么,很多人一定會回答:“你媽是你媽”。
這句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共鳴:在一項網絡調查中,逾六成受訪者認為,證明你媽是你媽“沒必要,純屬找茬”。挑起話頭的是總理李克強,在不久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將“證明你媽是你媽”斥之為“天大的笑話”。在當天會議討論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時,李克強總理一連講了三個故事,痛斥某些政府辦事機構給老百姓辦事設“障礙”。
而在之后的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又以某地公安部門要求一歲孩子開無犯罪記錄證明為例,再次痛斥“奇葩證明”之荒唐。
事實上,這樣看似荒誕可笑的事,卻真實存在并不斷上演。很多人在辦事過程中遇到過類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證明:要證明你爸是你爸,要證明你沒結過婚,要證明你沒有生過孩子,要證明你沒買過房……形形色色的證明,有的聽起來莫名其妙,辦起來摸不著頭腦。
簡政放權,光有總理的“吐槽”遠遠不夠,從“吐槽”到改變,需要多久?
證明老公是老公
關于“證明我媽是我媽”事件,經過大致是這樣:北京有位陳先生,一家三口準備出境旅游,需要明確一位親人為緊急聯(lián)絡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蓡栴}來了,旅行社需要書面證明他和他母親是母子關系??申愊壬诒本┑膽艨诓旧?,只顯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戶口簿上,早就沒有了陳先生的信息。陳先生為此感到頭大時,有人指了一條道:到父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開個證明。先別說派出所能不能順利開出這個證明,光想到為這個證明要跑上千公里路,陳先生就頭疼惱火:“證明我媽是我媽,怎么就這么不容易?”而更令陳先生窩火的是,這一難題的解決,最終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錢,就不需要再去證明他媽就是他媽了。
林秋(化名)是從網上看到這則新聞的,“當時覺得挺可笑的”,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現(xiàn)居新加坡的她不久后也遭遇了一次需要“證明老公是老公”的尷尬。
近日林秋受朋友邀約準備7月前往歐洲旅游,她自己是中國公民,需要辦理申根簽證。林秋告訴記者:“其中有一項涉及到,如果是由配偶負擔旅行花銷,需要提供兩人的結婚證明。當初我老公是被公司派到新加坡工作的,我跟著他一起過來生活,在新加坡我并沒有工作,所以根據(jù)簽證的要求,我需提供結婚證明?!?/p>
由于中國的結婚證沒有英語版本,加上之前辦理澳大利亞簽證的經驗,林秋知道她需要一份由權威機構出具的結婚證書翻譯,“想到歐洲簽證比澳大利亞嚴格得多,所以這次我在準備申根簽證的時候就想早早把結婚證的翻譯件準備好?!?/p>
林秋在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網上清楚地看到寫著“領事服務—中國人證件—婚姻事務—公證認證申請表”的相關內容。在數(shù)十次撥打領館電話未果的情況下,林秋決定,前往網站上提供的使館地址咨詢和辦理。
林秋告訴記者,鑒于以前在中國辦事的經驗,在去之前她已經做好了事情難辦的心理準備。當天一早,她帶著自己的護照、新加坡政府簽發(fā)的家屬準證(Dependents Pass)和結婚證書,頂著新加坡常年超過30度的熱浪,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對外辦事處。
“當時我已經是汗流浹背,渾身濕透。”林秋回憶道,在例行檢查之后,她上了二樓服務臺,工作人員在得知她要辦理的業(yè)務后,給了她一個號碼,“但當我請他給我一張網上列出的表格讓我填寫的時候,他卻驚呼道:‘嘿,我還以為是個懂行的人呢?!?/p>
一頭霧水的林秋得到了工作人員的釋疑:“你需要先到開結婚證書的屬地民政局,以及外交部開具證明敲章,再拿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敲章。等十五天后,再到我這里去那邊柜臺排隊領取?!?/p>
“屬地民政局?”林秋再三確認了這個在她看來“絲毫不人性化”的要求,“連新加坡政府都已經認同了我和我老公的婚姻關系,才給我簽發(fā)的家屬準證,但這里完全行不通,那個工作人員還輕飄飄地表示,準備這些東西很容易?!?/p>
有點情緒的林秋抱怨了一句“Bureaucracy!(官僚主義)”,工作人員立即拉下了臉,再也不理會她。
放棄走正規(guī)途徑,林秋想到了萬能的淘寶,“從溝通到付款全程僅用了五分鐘,大約過了兩天我的郵箱就收到了他們的翻譯,并在我確認無誤后立刻發(fā)貨了。正巧家里親戚近期過來旅游可以把文件帶給我?!本瓦@樣,林秋僅僅花了130元人民幣就拿到了13張帶公章的結婚證翻譯認證文件。
“如此簡單的一份文件,如果想要走正規(guī)途徑,為何會那么難?”林秋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今信息都已經能聯(lián)網了,為何政府職能部門的效率還是如此低下,在經濟越來越發(fā)達的中國社會,政府部門是否也能跟上時代的步伐?!?/p>
必要的證明也需要便利化
“證明你媽是你媽”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春晚小品《開鎖》。小品中,黃宏飾演的角色需要證明“我就是我”,其中有一段貫口,羅列了出生證、結婚證、獨生子女證甚至是絕育證、煤氣證、自行車證等一系列證件。
廣州市一位政協(xié)委員曾估算,中國人一生大約需要辦103個證,這聽起來的確嚇人,但就記者之前看到的資料而言,這已經算是低估的了。
上海君悅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平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并非所有的證明都是在“找茬”,有些基本的證明是必需的,從最本原的意義上說,證明是一種信用的保證,即用某個權威機構出具的憑據(jù),來佐證居民的身份屬性、人際關系或社會關系的真實性,防止有人在獲取資格、享受待遇及辦理事項時弄虛作假。
“以證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為例,比如涉及到子女要繼承父母的遺產,就必須證明‘你媽是你媽?!敝炱疥杀硎?,“在涉及繼承問題上,還需要你去證明被繼承人有多少個子女,如果各個子女和父母在一個戶口本上,或者子女能提供自己的出生證明,證明這一點就相對容易些?!?/p>
“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出在需要公民去開具這些證明,證明本身既不違法也不苛刻,但我們的問題是,國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部門,或者說是幾個經過協(xié)調的高效的行政機關,可以幫助我們的公民更便利地去開具這些證明。據(jù)我所知,盡管現(xiàn)在全國公安系統(tǒng)的絕大部分數(shù)據(jù)是聯(lián)網的,但某個公民如要開具自己的無犯罪記錄證明,還是會被要求本人回戶籍所在地辦理?!边@就會給異地生活的當事人造成嚴重的不便,在這一點上,朱平晟希望有關機構能盡快出臺相應的便民措施。
朱平晟坦言,“在有些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有時候公民打官司不是因為存在真實的矛盾,而僅僅是希望通過法院依職權去調取相關的證明、材料?!?/p>
對此,朱平晟建議,一方面國家應建立一套公民基本情況大數(shù)據(jù)庫,各職能部門聯(lián)網管理另一方面相關機構能夠公開地、明確地開放一些途徑,供公民查閱有與自身有關的各類信息;同時,出于保護隱私需要,可以明確公民查閱、辦理與自身有關的信息、證明的范圍,比如限于自身、父母,子女,配偶;如果再要延伸查詢,必須委托律師,同時必須提供某些必要的理由,等等。這樣既能方便公民開具證明,也能很好地兼顧保護隱私。
最近比“證明你媽是你媽”更火的,是橘子水晶酒店CEO吳海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翟繼光的兩封公開信。
吳海的公開信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執(zhí)法檢查中標準不統(tǒng)一、不明確,甚至借由權力收受所謂的“特種稅”;企業(yè)注冊審批程序復雜;執(zhí)法中自由裁量權范圍不明確,無約束。
而翟繼光則反映了他在辦理女兒準生證時復雜的程序:多次到各個部門蓋章、交申請材料,許多手續(xù)需回原戶籍地辦理,還時常碰到工作人員出差、放假、參加活動外出等情況,導致準生證辦下來時女兒早已滿月。
對于他倆反映的問題,李克強總理的回復是,“今年的簡政放權工作,一是,要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切實降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門檻。二是,再砍掉一批審批中介事項,切實拆除旋轉門、玻璃門。三是,再砍掉一批繁文縟節(jié),切實打開方便群眾辦事之門。四是,再砍掉一批企業(yè)辦事辦證的關卡,切實清除創(chuàng)業(yè)的路障。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規(guī)不合理的收費。”
中國國務院審改辦新聞發(fā)言人李章澤也曾公開表示,不為民辦事的簡政放權,就是權力的任性,再讓老百姓證明“我媽是我媽”,就是權力的一種刁難。
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化為現(xiàn)代社會治理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和便利。
中國將有身份一卡通
那么,在國外辦事會不會遇到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的問題?
據(jù)了解,美國人一生大約需要三個證件。
首先是出生證明,上面列出了你在哪里出生、父母是誰、父母的年齡和父母在哪里出生。這個證明很重要,父母都會給孩子好好保存,因為在孩子成年之前上學或辦護照憑的就是這個證件,它能證明“你媽是你媽”、“你爸是你爸”、“你孩子是你孩子”和“你是美國人”。
這個證明辦起來很簡單,父母把孩子出生醫(yī)院給的出生記錄加上填好的申請表一起寄到所在州的健康服務部門就行,現(xiàn)在還可以網上申請,費用也不高,原件一旦丟失了的話,父母或本人可以憑駕照或護照等有照片的證件申請重發(fā),只是重發(fā)的出生證明底下會有簽字蓋章,證明這是原件的復制件。
第二個是社會安全卡,有名字和一個九位數(shù)的社會安全號碼。社會安全號會和每一個公民的檔案資料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數(shù)據(jù)庫。絕大部分美國人從一出生就擁有了這個社安號,且一直伴隨其一生。由于社安號不會變,因此也成了識別美國人身份的唯一證明號碼。美國人一生的福利、就業(yè)、納稅、信用、犯罪等都記錄在這個社會安全號碼上,找工作、租房子、申請銀行卡、供電供水、上學、看病等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要求你提供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
最后一個證件就是駕照,駕照不僅給你駕駛車輛的權利,它也是一個身份證件,能夠“證明你是你自己”,功能很像中國的身份證。
在美國,造假行為會帶來傾家蕩產的結果,因此整個社會形成了“我信任你直到你給我一個理由不再這么做”的觀念,而不是去“懷疑一切”,甚至各種“陰謀論”橫行。
記者了解到,國內也正在建立統(tǒng)一的身份信息庫。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曾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要求,建立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代碼、統(tǒng)一共享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相關方面的實名登記制度。建立公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法人和其他組織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加強社會信用管理,促進信息共享,強化對守信者的鼓勵和對失信者的懲戒,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
對此,公安部該相關負責人說,公安部啟動戶口登記的清理整頓工作,實現(xiàn)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唯一性,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一卡通制度提供國家人口的基礎信息庫。
“在實現(xiàn)全國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的唯一后,未來將開發(fā)身份證的附帶功能,最終使身份證變成集社保、身份認證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一卡通?!痹撠撠熑苏f,目前,不同政府機構掌握個人信息庫之間存在不少隔斷,有的是機構間的橫向隔斷;有的是系統(tǒng)內的縱向隔斷,比如公積金等社保信息,并沒有全國聯(lián)網;還有一些信息可能就沒有聯(lián)網。
該負責人說,一卡通制度需要逐步進行,但在實現(xiàn)全國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的唯一后,就有了建立平臺,未來在此基礎上就可逐步聯(lián)網加入個人信息,最終形成一卡通。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