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明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工業(yè)的發(fā)展,對于電力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使得電力項目的數(shù)量與規(guī)模得以擴大。當前我國的電力產業(yè)結構的主體仍是火電,其以成熟的技術、低廉的價格占領了火電市場,但其在發(fā)展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對汽輪機通流進行改造。文章主要從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遵循的原則、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體系的內容以及具體的案例分析三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
中圖分類號:F224;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24-0146-01
我國是一個能源大國,也是一個消耗能源的大國,而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能源,實現(xiàn)其高效利用以及有效節(jié)約,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對于提高我國火電的利用率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做好其風險評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的原則
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的風險評價原則需遵循:第一,科學性的原則。該原則要求需要有明確的評價目標、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科學的合并各種評價指標等內容。而在進行具體的分析時,需要根據(jù)系統(tǒng)的觀點,全面的分析評價對象,包括對風險內容的評價以及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第二,客觀性的原則。進行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真實的風險狀況,如果不是進行客觀的評價,那么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第三,可比性的原則。進行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一般都是將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比較,因此其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的方法等都應該具有可比性,并且保持其公正性,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理想的評價結果。
2 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體系的內容
2.1 風險評價的程序
進行風險評價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具體操作為:第一,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在進行評價以前需要對各工程項目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分析,從而保證評價的有效性。因此收集的信息必須是可以統(tǒng)計的,并且要具有客觀性。如果搜集的資料不夠充分,也需要對其進行主觀評價,尤其是一些最新的技術、環(huán)境等方面的項目,需要專家的主觀評價;第二,綜合性指標的建立。以搜集的相關的風險資料為依據(jù),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分層,明確風險之間的主次關系,進而對指標權重進行確定,根據(jù)各指標權重影響的大小來對其進行相應的賦值,將這些工作完成以后,對于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建立綜合性的評價模型。根據(jù)收集到的材料,以及相關標準的建立,選取適當?shù)姆椒▽υ擁椖康娘L險進行計算,從而得到理想的模型。
2.2 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應用
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的評價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抽象性,因此在對其進行風險評價時也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對其也很難劃分具體的標準。不僅如此,該項目在進行改造過程中,也會對設備進行相應的改造,而設備在改造過程中受其管理水平以及科技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在進行風險評價時也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使其很難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進行評判,所以在進行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時,使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2.3 風險評價體系的原則
風險評價體系具有多方面的原則,具體表現(xiàn)為:①具有目的性。目的性原則需要對評價對象的各構成要素進行客觀的描述,如其結構特征、構成本質等,將其作為本次評估的目的,然后根據(jù)任務要求進行評估,避免出現(xiàn)目的不明確的現(xiàn)象;②具有獨立性。雖然建立指標要從全局出發(fā),但也要顧及到其獨立性的原則。這要求在建立的指標對于信息進行合理的管理,不要出現(xiàn)重復,但又不能忽視其整體性,應保持其內在的聯(lián)系。在具體的評估過程中,需要從多角度對其進行調查、評價,從而保證評估的準確性;③將定量與定性進行有機的結合。電廠對于脫硫效果有一個復雜的評價系統(tǒng),它不但需要脫硫效率以及總投資這些等量化指標,還需要明確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難以量化的指標,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做出有效的評價;④重要性的原則。指標不同,反映的內容特點以及具體狀況也不相同,那么其作用影響也會有所差距。
因此在進行指標的選取過程中,要對脫硫工藝的影響程度進行劃分,應有所側重。除以上原則外,還需要遵循穩(wěn)定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從而使其體系更加完善,加強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的風險評價的有效性。
3 具體的案例分析
3.1 #1汽輪機簡介
#1汽輪機是2010年由東方汽輪廠生產的汽輪機,是由剛性聯(lián)軸器帶動生產的發(fā)電機。該汽輪機的通流設計、結構設計等在進行設計制造時,對低壓缸進行了改造,使其性能、效率等都得到了改善。本文主要對該汽輪機的通流部分的增容改造項目做出評價。
3.2 汽輪機改造的原因
3.2.1 存在的問題
第一,#1汽輪機前后汽封的漏汽問題,能量耗損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都不能滿足當前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將其解決;第二,級的焓和速比缺乏科學合理的分配,這樣會直接影響其熱力特性的參數(shù),使其發(fā)生一定的偏離,影響級的效率;第三,通流子午面不夠光滑,尤其是在中壓缸的后半部分,容易造成脫硫現(xiàn)象的發(fā)生,給通流造成嚴重損失;第四,動靜葉片缺乏合理的匹配,這樣會使進口葉片與來流的攻角變大,從而增加攻角的消耗;第五,機組頻繁的調峰,會造成末級葉片的出現(xiàn)嚴重的水蝕,進而使整個機組的運行存在一定的威脅。
3.2.2 會有良好的收益
該機組在檢修改造前,在進行額定參數(shù)的實測時,其熱耗值為約為7 994 KJ/kWh,與預期設計(7 689 J/kWh)的值相比要高。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汽輪機的各級段在進行工作時,效率非常差。而該機組在大以后,在進行實測時,發(fā)現(xiàn)其熱耗值的平均額定參數(shù)為7 778.46 KJ/kWh,并且其額定出力也大大的增加了,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3 汽輪機的改造
在現(xiàn)代化的機組通流改造過程中,使用多級的氣動熱力全三維設計體系,使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行列,這種設計的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將每排的動靜葉片的流動性能進行細致的設計與分析;其次,將每排動靜葉柵的流動情況進行設計優(yōu)化;最后,將動靜葉片的匹配情況進行分析和優(yōu)化。
在現(xiàn)代化的機組通流改造中,需要將原有的動靜葉片全部進行替換,然后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新的轉子、隔板中,使其形成具有高效能的動靜葉片。此外,在汽輪機的改造過程中,還需要加入新的科學技術,使其通流子午面能夠保持光滑、汽封齒數(shù)能夠得以增加,將動靜間的間隙縮小等,通過對通流部分進行增容改造,增加電廠的經濟利潤,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4 結 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通過對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體系的原則、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體系的內容,以及通過對具體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將火電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項目風險評價體系較為系統(tǒng)的進行論述,從而提高風險評價體系的實用性,為電廠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為國家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邵珺,伍革衛(wèi),劉林飛,等.某電廠300 MW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及經濟效益評價[J].中國工程咨詢,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