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名軒
清明節(jié)的天氣真好,一早就艷陽高照,媽媽決定帶我上山挖筍。平時吃的筍都是媽媽從菜場里買來的,這次我要親自動手,真是太happy了。
背上一把鋤頭,提上一只籮筐,出發(fā)了!山路坑坑洼洼,兩旁的樹木異常茂盛,需要扒開后,才能走過去。映山紅已經(jīng)探出了小腦袋,一個個花骨朵含苞欲放,一場花的慶典即將隆重登場。山間的小溪清澈見底,溪水唱著歡快的歌,往山下流淌。
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我終于來到了目的地,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大片竹林。我興沖沖地跑進(jìn)去,心里想:筍應(yīng)該就在泥土里吧!我邊走邊看,壓根沒看到筍,不禁心生疑惑。此時,不遠(yuǎn)處傳來媽媽鋤地的聲音,我立即走近一看:只見媽媽在筍的四周鋤好一個大坑。我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么不直接鋤筍?”媽媽笑著告訴我:“筍只是露出了一個小頭,身體的一大部分都埋在泥土里,如果直接鋤下去,會把它的身體鋤斷的,四周的泥土鋤松了,筍的整個身體就露出來了,這樣再鋤下去,筍就可以完整無缺了?!迸?,原來挖筍也有這么多學(xué)問。媽媽還告訴我,筍埋得很深,所以在找的時候必須要仔細(xì)。于是我低頭認(rèn)真搜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目標(biāo),喜悅之情不言而喻。我連忙拿起小鋤頭,按媽媽教的方法,先在周圍挖一個大坑,讓筍的整個身體全部露出來,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來,哈哈,大功告成。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帶著“戰(zhàn)利品”滿載而歸。雖然出了一身汗,沾了一手泥,但我樂在其中。
指導(dǎo)老師:岳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