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珍惜的方式,待存在之歷史《古尊宿語錄》,百丈禪師說“只異舊時人,不異舊時行履處”。不修之修,無得之得:(佛與禪)不華麗,不造作,不宏大,細致而微,簡以致用。
畢路德建筑顧問公司合伙人、首席建筑師杜昀
一“涅槃”:在與再——再生與再用,深圳南海意庫
用珍惜的方式,待存在之歷史
《古尊宿語錄》,百丈禪師說“只異舊時人,不異舊時行履處”。
不修之修,無得之得:(佛與禪)不華麗,不造作,不宏大,細致而微,簡以致用。
佛教中道宗所描述的從生死輪回中得到解脫(涅槃)的修養(yǎng)方法是以“二諦義”為基礎的第三層真諦,禪宗謂之為“第一義”。如何是第一義?文益禪師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說:我向爾道,是第二義。也就是說,第一義不可說明。既然第一義的知識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這種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本身可能有多么好。毋寧說它的目的,在于做事而不引起任何結果。一個人的行為不引起任何結果,那么在他以前積累的業(yè)消除凈盡以后,他就能超脫生死輪回,達到涅槃。以無心做事,就是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
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叫“無得之得”
灑掃應對,可以盡性至命。擔水砍柴,無非妙道。
像成熟的思想比年輕更勝一籌一樣,經(jīng)過時間沉積的事物往往勝于新的事物。不以量取勝,而能夠靈活運用和體會現(xiàn)有物品的智慧,也許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快樂。從這些事物中感受到"快樂",其實是一種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正是我們通過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和思考所產(chǎn)生的審美意識。也就是講究事物的背景和因事物而產(chǎn)生的情感,去感受眼睛看不到的那部分。也許那就是隨著年齡增長才能夠明白的閑適。
項目:深圳南海意庫
2006年畢路德設計完成的南海意庫(三洋舊廠房改造項目)是一個“建筑到室內及景觀的一體性改造”的項目。三位一體的改造設計為舊建筑注入新生命的歷程,是令人驚詫的,更是感動。八年過去,南海意庫可能感動了太多人,就在不久前它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建筑創(chuàng)新獎一等獎。
對南海意庫三位一體的設計方案,在2006年的深圳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在舊建改造項目上全力突出低碳環(huán)保的主題項目。當時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節(jié)能建筑。業(yè)主招商地產(chǎn)利用了一個老的廠房(原三洋公司廠址)把它改造成招商地產(chǎn)控股有限公司的總部辦公樓,希望能對社會有牽頭示范作用。畢路德在建筑到室內及景觀一體性改造的同時,進行節(jié)能及建筑生態(tài)的技術改造,使建筑以低耗、節(jié)能的新面貌重新投入使用。通過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景觀水池等多種生態(tài)綠化技術,形成生物氣候緩沖帶、改善建筑微環(huán)境,將創(chuàng)意與生態(tài)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綠色生態(tài)建筑。
8年之后再來看,06年的更新改造已經(jīng)不再是對于一個綠色節(jié)能建筑的創(chuàng)造,更是對于一個區(qū)域、一個城市與相伴而行的一代人的生活啟示的更新,因為這里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孤獨的綠色建筑,而是由此更新生長起來的一群氣質相投的建筑、一片特色園區(qū)、一個群體性的創(chuàng)意生活聚落,一座城市的新生律動。
二“觀復”:靜與敬——靜心與敬畏,銀川艾依河濱水景觀公園
以平靜的心態(tài),敬自然之山水
王維:《終南別業(y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知常復命,歸根達靜: (道與真) 不復雜,不堆砌,不喧嘩,清純稚雅,童心未泯。
《道德經(jīng)》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世上萬物都在運行,而老子卻說看到它們又變回來了(觀復)。世界盡管紛亂,但最終都會回到它的本源。當你回到本初了,你確確實實知道自己是老幾了,你也就靜下來了,踏實了,不鬧騰了。這時候的你就回到了你生活的原始狀態(tài)(復命),該什么樣就什么樣,你就得到了常態(tài)。
我們想達到的景觀場景如同王維的詩一樣,單純,安靜,沒有華麗的色彩,沒有堆砌的辭藻。同時,這種單純與安靜又不僅僅在書寫田園與山水,它也是我們和觀者心里的風景。像詩人一樣,我們想用完全平靜的方法,進入宇宙真正的內在世界,而產(chǎn)生絕對平靜的心情。這樣,晩照,秋山,飛鳥,夕嵐就從自然狀態(tài)變成了主觀情緒。我們經(jīng)營的不是山水,而是自己的心情。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皩毢熼e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鯂S
不可否認,藝術與社會始終存在著一種對立性的緊張關系,它在現(xiàn)存的物質世界之外構筑了人類的另一個精神世界,在這個物質利益的追求成為主流的時代,堅持人的精神獨立和沉思冥想就成為個人生存的真實性前提。畢路德設計的艾依河濱水景觀公園,在寧靜與冥想之中重建人與自然的詩意化聯(lián)系,使都市人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之中時時擁有一份青綠的心境和青綠的情懷,面對山川河流,保持人類最初的敬畏之心,延續(xù)先賢們自然謙和的對話禮制。
項目:銀川艾依河濱水景觀公園
水是一個城市的靈氣之所在。保護好、開發(fā)好、利用好湖泊、水域和濕地資源,有利于形成區(qū)域特色自然景觀,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的自然內涵、文化底蘊和魅力,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的協(xié)調發(fā)展。而作為中國塞北寧夏首府銀川的這條人工河,艾依河更需集溝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景觀、生態(tài)建設為一體而存在。
畢路德設計的艾依河濱水景觀公園著眼于創(chuàng)造獨一無二的環(huán)境體驗,體驗的最高層級是謂意境,它是刻意的以陌生化表述,以引發(fā)觀者文人化的解讀。(文人化,是中國人從文字、詩詞到繪畫、造園,尋找到了一種符號化的方式。一再重復的模式被辨認且概念化,并且在每次重復時都被適當強化,賦予新的層次,這種符號終于變成需要長期訓練才能理解的復雜含義模式。傳統(tǒng)上把理解這種多層次符號的過程稱為文人化。文人化強調的是觀者的理解與對歷史上多次疊加含義的共鳴。)
畢路德的設計理念從融合地域特色、凸顯生態(tài)低碳、以人為本三大主題核心入手,展示塞上湖城,西北水鄉(xiāng),山水相連的城市風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抽象手法,從地道的文化中引申出“折線”與“水波”形式作為場地造型的基調,創(chuàng)造生態(tài)的退臺空間,編制新的城市體驗載體,在“白雪浮巔云外認,黃河環(huán)帶望中收”的賀蘭山色中塑造出西北江南景致的“神話,將體驗中的意境意味發(fā)揮到極致。
三“意境”:減與簡——減少與簡單,深圳東門凱悅嘉軒酒店
過簡單的生活,尚文人之審美。
鄭板橋:“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格物致知,文人之品:(儒與雅)不媚俗,不具像,不再現(xiàn),意境深遠,唯有筆墨(材料)。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晚明唐志契《蘇松品格同異》:蘇州畫論理,松江畫論筆?!P之所在,如風神秀逸,韻致清婉,此士大夫之氣也。
董其昌論及真山真水與山水畫之區(qū)別時說:以境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精妙論,則山水絕不如畫。
在藝術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人文價值,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被提升到超越純粹具象再現(xiàn)的層次。比如董其昌的山水畫,在任何傳統(tǒng)中國鑒賞家眼里都可找到豐富的人文價值。中國人從文字到詩詞尋找到了一種“符號”化的方式,這種符號經(jīng)反復重復后(甚至在每次重復時都被適當強化賦予新的層次),終于變成了需要長期訓練才能理解的復雜含意模式,“意境”也由此而產(chǎn)生。
在中國藝術中,此等定型樣式的形成,雷同于儒家理論中“致知”的過程。在這兩種過程中,當一再重復的模式被辨認且概念化以后,未經(jīng)分析的感官信息中所含的多樣特性,便被約化為明白易解且便于掌握的格式。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鯂S
出于中國哲學的“虛擬寫意”與歐洲現(xiàn)代主義的“少就是多”的融匯,我們認為空間的純凈造就了無窮的想象而不僅僅是破壞裝飾的功能審美。而有雕塑感的空間整體,強化了空間的流動,同時造就了無邊際的空間延展??臻g被看成是背景,是舞臺,而這種場景是單一的,純凈的,每個觀者都可賦予其不同的想象,而突顯出的是“角色”—— 空間中的人成了表演者。
東方的審美把人本身看作是自然的中心,因此在我們的設計實踐中,我們側重于發(fā)覺人與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基于對審美標準的闡釋與感悟,有助于我們把握空間的東方美學逸趣,使得室內設計與中國的詩、書、畫、園一樣可以得到“營造的自由”。更有意義的是,空間欲求本能的釋放,升華為主客體的相互情致之激發(fā),更多的人文關懷價值便油然而生,也賦予了HYATT高端品牌價值更具東方情懷的文化價值,”簡單”如此不簡單。
設計作為人類故事的一個載體,需要尊重并承載人類與城市的情感記憶;東方精神的核心是對自然的敬畏,我們的設計與腳下的土地、頭頂?shù)奶炜展踩?,更須順應自然。時至今日,東西方文明與科技已經(jīng)越來越緊密地溝通與融合,我們對于創(chuàng)造的哲學理解也達到了高度的認知,人類應該以謙卑、隱忍的態(tài)度去尊重我們生存的世界,以低碳環(huán)保、可持續(xù)的“綠色”發(fā)展理念來主導設計。
項目:深圳東門凱悅嘉軒酒店
喜歡的家居風格就是那種非常簡單、非常干凈,又不乏豐富個性,要有很多公共空間,可以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有很多空間卻又不要死板地被定義為真正的使用功能……將這樣的思考注入一個全新定義的高端商旅酒店品牌的雛形,畢路德為現(xiàn)代人設定了步入深圳時間、中國時間和諧的步調。就像我們現(xiàn)在走入深圳東門凱悅嘉軒酒店所見到的一樣:有很多公共空間,但是每個空間又不是只能做那一件規(guī)定的事情,比如說酒店前臺,絕不僅僅是一個用來辦理入住與離開的功能服務臺空間;在酒店大堂吧,你會逐步發(fā)現(xiàn)這里的每一個季節(jié),甚至每一種天氣的改變都能發(fā)生相適應的可改變空間環(huán)境布置,通過不同的家具物件的組合來創(chuàng)建不同的感覺。我們會把設計得更具靈活性,以便為各種商旅可能匹配不同的設計安排。其實越簡單,越不簡單。
深圳東門凱悅嘉軒酒店,在2014年春天正式投入運營,成為中國和亞洲第一家HYATT PLACE。深圳是一個比鄰亞洲金融中心香港,極具國際吸引力的年輕城市,也是中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旅行者的一個目的地,無論是商務還是休閑旅行,HYATT PLACE SHENZHEN DonGMEN 都是一個創(chuàng)造全新期待的HYATT新坐標,這里有他們離開家所需要的一切。如家般的溫暖體貼,質樸而自由,不浮夸不陌生不冰冷,不是酒店,而是你自然而然的美妙的家。這就是畢路德用心解讀又精心賦予HYATT在中國的第一個PLACE“家”的簡樸詮釋。
承襲HYATT PLACE 遍及全球190多家酒店的品質與理念,畢路德期待將其打造成為客人可在擁有巧妙設計、高科技的現(xiàn)代化舒適環(huán)境中享受輕松休閑的接待服務,同時滿足商務旅客和休閑旅客需要的國際品質下榻地,即HYATT品牌集合中的又一嶄新定義。也是HYATT不斷探尋無縫旅行體驗的一次大膽探索,令人驚喜的是,這一發(fā)展戰(zhàn)略與品牌調性與中國年輕又創(chuàng)意十足的深圳節(jié)奏完全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