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蓮
摘 要: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到閱讀,人們往往僅限于語文的閱讀,忽略了數學的閱讀,因而正確的數學閱讀方法也不被學生所熟知,這給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帶來很多困難。因此,運用數學閱讀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學閱讀;教學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8-0061-01
“數學閱讀教學法”,類似于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方法,是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做法。例如,圈點勾畫出重點和關鍵詞句,并理解其中的意義和引申義等,是學生可以從閱讀中理解知識、在閱讀中有所思考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數學知識是無窮的,只是依靠課堂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完善學生知識體系,需要加強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內容豐富多彩,數學教師要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指導學生找到適宜自己自身習慣的閱讀方法和閱讀內容,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境界,從而進一步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創(chuàng)造適宜的閱讀氛圍。例如,在講解一道比較新穎的習題時,可以讓學生提出解題的好方法,定期交流數學閱讀心得等,慢慢地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數學課外書籍,使學生能夠領會到更豐富的數學知識,也可以運用數學課外閱讀的材料,來進行一些游戲活動,提高學生開展數學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進行數學閱讀的熱情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例如,當學生表現良好時,多多激勵學生“你把題目解讀得很細致!”“你解題的方法真特別!”“你在閱讀中發(fā)現了這么多規(guī)律,可真棒!”,這樣有利于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數學閱讀中去。
(3)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數學語言具有符號化、邏輯化、嚴謹性及抽象性特點,因此,數學閱讀需要勤思多想、讀寫結合,尤其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習慣:養(yǎng)成自覺習慣,讓學生意識到進行數學閱讀的重要作用;養(yǎng)成動口習慣,遇到關鍵字、詞,應該反復誦讀,這樣有利于進行深入思考;養(yǎng)成動手習慣,學會將重點勾畫出來,在存在困難的地方做上標記,在突破難點時就有跡可循。
二、有效地進行數學閱讀
(1)認真梳理、歸類。為了方便梳理知識,可以將閱讀材料分成多個小單元,并采用簡約化的編碼形式,數學知識的基本原理進行歸納等,知識的整體層次就一目了然,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知識,也方便學生記憶。教師在指導時,可以從整體閱讀、句段分析出發(fā),尤為重要的是應當引導學生有序地理解和概括數學語言所表達的意義。
(2)仔細咀嚼、推敲。由于數學語言是簡練而又抽象的,因此,在學生閱讀數學語言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進行反復咀嚼和推敲,并且仔細分析其中的含義。例如,“分數的意義”是指將“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所表示的這就是分數。在這里,需要學生理解清楚的是“單位1”代表的是什么,如何來做到“平均分”,才可以準確地掌握分數的意義。
(3)理解題外之意。學生在數學閱讀時,常常遇到隱含有豐富的“題外之意”的數學語言,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琢磨這些語言,領會其中的內涵。例如,在數學教材中涉及的比例尺,它的意義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從比例尺的含義可以得出:教材中的比例尺,并不是人們用來測量長度的尺子;它不是實物,是一個比;它代表的是物體圖上的距離與實際距離比的關系,所以比例尺不存在單位名稱。學生要學會切磋琢磨,進行深入地思考,充分發(fā)揮閱讀的效果。
(4)學會融會貫通。數學知識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貫通的,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之間存在著聯系和一致性。因此,學生在數學閱讀時,教師應從一般原理出發(fā)來指導學生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從知識系統(tǒng)的方面來理解新的數學材料,從而學會對數學知識進行融匯貫通的思考,這樣就可以防止產生只言片語的膚淺印象,降低思維的盲目性,使學生能準確把握數學閱讀教材中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內在層次,以更加靈活的辦法解題,也讓自身的學習方法得到提升。
三、提升數學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在低年級就開始訓練。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不多,教師要避免“代讀”和“包讀”,讓學生自己領會閱讀材料中的知識。為了讓學生能流暢地進行閱讀,期間教師應在閱讀之前把生字教讀給學生,并解釋意思,進而掃除閱讀中的障礙。閱讀完之后,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來說說題意,或是討論題目的要求,然后再進行講解。有些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畏難意識,當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就不愿意繼續(xù)讀下去。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逐字逐句讓學生認讀,幫助學生能夠自己讀下來。如果學生能夠將閱讀的內容比較完整順暢地讀下來,并理解其中的含義,教師要及時地給以他們鼓勵。日積月累,學生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也會隨之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結束語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將教材知識傳授給學生,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以育人為本,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閱讀法教學,讓學生在正確閱讀方法的指導下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天蘭.淺談如何開展數學閱讀教學[J].讀寫算,2014(12).
[2]楊燕.對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探討[J].讀寫算,2014(10).
[3]葛永利.對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