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清
人才的培養(yǎng)在于教育,教育的核心在教學,而教學的靈魂落在課堂,課堂凝聚著教師的智慧,牽引著學生的目光。在幾千年的中國教育傳統(tǒng)中,都是以師為尊,教學過程僵硬刻板,隨著新課改的逐層推進,教學觀念和師生關系都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如何營造一個靈動的智慧的課堂成為我們的思考之源,前行之標。
一、探尋:“情趣教學”之源
于永正老師在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了“五重教學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著名思維科學家張光鑒教授認為,從腦科學這個角度講,“重情趣”應放在首位。
所謂情,就是課上有情,課下亦有情。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課程,一個沒有感情的教師是無法完成語文課程教學的。情的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對學生有情,用于老師的話說,他的情是通過“戴高帽子”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解惑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耐心和激勵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期待、鼓勵的眼神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撫摸與微笑傳遞給學生的……”
所謂趣,就是興趣,樂趣,就是上課要有趣味,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讓學生樂于去學。這對于老師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這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有精心的教學設計,更要有高超的課堂組織能力,能引人入勝,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快樂地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
二、探析:“情趣教學”之例
教學片段回放:于老師在《小稻秧脫險記》一課中對“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等詞的教學是這樣進行的。
師:還有問題嗎?(學生搖頭)看來需要老師幫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時大家就會了?,F(xiàn)在請大家一邊讀課文,一邊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師:有的同學已經讀到第四遍了。讀到這里,我想,“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的意思大家肯定懂了。誰知道“氣勢洶洶”是什么意思?
(老師喊了幾名舉手的同學到前面來)
師:這幾名同學都懂了,沒有懂的同學請看。
我們表演:我當小稻秧,你們幾個當雜草。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你們應該怎么站?
(學生從四面把老師圍住。笑聲)
師:“你們要干什么?”
生:“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聲音低)
師:你們沒有讀懂。要兇,聲音要大,把腰持起來。
生:(抹腰,大聲,兇惡地)“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
師:“我們剛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營養(yǎng),怎么能交給你們呢?”
(學生不知所措)
師:(問全體同學)他們應干什么?
生:他們應上前搶營養(yǎng)。
師:對,要搶。營養(yǎng)在地里,快!
(“雜草們”一擁而上,搶起了營養(yǎng)。稻秧無精打采地垂下了頭,下面的學生哈哈大笑)
師:雜草厲害不厲害?兇不兇?(生:厲害,兇)
這就是“氣勢洶洶”。雜草野蠻不野蠻?(生:野蠻)講理不講理?(生:不講理)這就叫“蠻不講理”。雜草讓小稻秧發(fā)言嗎?(生:不讓)這就叫“不由分說”。各位“雜草”請回去。(笑聲)(老師拿下小黑板,學生讀上面的詞語: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
探析與反思:在這一教學片段中,于老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這幾個詞的意思,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情境,通過形象生動的表演,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深刻理解詞的意思。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多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以語言這一抽象性的信號系統(tǒng)來講述,學生不易理解,于老師的這種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法,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對知識的掌握。
三、啟程:“情趣教學”之路
在前面我們探索了“情趣教學”之源,剖析了“情趣教學”之例,學習了于老師“情趣教學”的教學片段,筆者認為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1.以愛喚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崩蠋熓紫纫幸磺粺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去投身于教育。在踏尋教學實踐的路途中,有時是枯燥的,甚至有些是艱辛的,你會遇到各種“小蝸?!保麄兓蛘{皮搗蛋,或懶惰貪玩,或不愛學習,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大海,只有小溪,作為教師,只有用熱血之愛,才能去堅守,去繼續(xù)。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用熱血之愛,去喚起自己的教學之情,才能點燃學生的學習之情,實現(xiàn)師生的情感交融,為學生快樂的學習烘托出氣氛。
2.以情激趣
以于老師的《第一次抱母親》教學片段為例:
師:是的,她挑起了一個家庭。
生:挑的是母愛。
師:是的,她用自己所有的愛把一個家庭承擔下來,還有嗎?
生:所有的負擔,要照顧孩子,還要關心老人,要勞動,還要去掙錢。
生:責任,是必須承擔的責任。
師:必須承擔的責任,是的,這就叫用兩只眼睛看。同學們坐好,聽我說:“哺乳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說的是母親撫育子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孩子生病時母親的焦慮和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教育子女的巨大付出(講到這里,師把“重擔”和“89斤”這兩個詞用線連在一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我們的母親。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之后,再來看“翻山越嶺”,還僅僅是“翻過一道道山,跨過一座座嶺”嗎?請你靜靜地默讀,想好再發(fā)言。
生:很艱辛地翻山越嶺。
于老師的深情講解使學生懂得了母愛的偉大和艱辛,不自覺地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心里升起了想去了解更多的情緒,帶著這樣的情感,學生再去讀文中的句子,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去把握其中蘊含的感情就深刻多了。
3.以趣啟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提高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來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作為語文教師需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富有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觸動學生的神經,使學生能夠受到震撼,產生共鳴。
四、歸處:“情趣教學”之本
語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歸根結底,不論形式怎么變換,“情趣教學”也好,“習得教學法”教學也好,都只是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本質都是要讓學生愿意去學,快樂地學,幸福地學。因此,在追尋“情趣教學”的途中,我們始終要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努力打造靈動的智慧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