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算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后半截正確,前半截有待商榷。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04年就已把口腔疾病定義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并倡導大眾對口腔健康給予足夠的重視。相比歐美國家,我們似乎對這個倡導沒什么反應。你有多久沒看過牙醫(yī)了?你是否從來沒洗過牙?你知道如何正確地使用牙刷嗎?你有使用牙線的習慣嗎?
正是在這方面的疏忽和落后,讓我國牙齒健康真正達標的人越來越少。結果就是牙齒生病,例如齲齒、牙周病等。補牙、根管治療等方法也無法補救的話,那只能拔牙了。當然,也有人因為年紀的原因牙齒自然脫落,或者因為嘴部受創(chuàng)牙齒脫落。如果你的牙齒還健康,那么請從現(xiàn)在開始注重護理口腔。如果一直小心護理,保持口腔健康,那么在80歲的時候,的確有可能還擁有18顆以上的牙齒。如果已經(jīng)有牙齒脫落,那怎么辦?這個時候需要了解一下義齒這個替代品。
義齒,也就是俗稱的假牙,能夠替代我們缺失的自然牙。義齒的種類很多,有傳統(tǒng)假牙,有牙橋,還有最新的種植牙。傳統(tǒng)假牙一般都用于全口多數(shù)牙缺失的人,牙橋一般用于少牙缺失的人,而種植牙則是最舒適美觀的。它們各有優(yōu)缺點,佩戴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在牙醫(yī)的建議下進行選擇。除了義齒的種類,其材料也很多,有塑料牙、烤瓷牙和金屬牙三大類。材料影響了義齒往后是否耐磨損、咀嚼力強、不易變色等。
當選擇和安裝好了義齒,并不等于一切就已經(jīng)結束。傳統(tǒng)假牙一般每天都必須清理護理,而且還有可能因為牙齦萎縮和骨骼退化而需要調整;牙橋是否牢固全看周圍的牙齒健康情況,如果周圍的牙齒松動,那牙橋也會跟著倒霉;種植牙算是后續(xù)工作最少,最省事兒的,但并非每個人都有條件和耐性做種植牙,種植的過程是所有義齒中最漫長和最痛苦的。
看了以上這些,你是否也感受到牙痛了?如果不想早早就跟義齒打交道,請按照以下方法嚴格護齒:
●刷牙:每日刷牙能去除牙菌斑,并預防蛀牙。
●使用牙線剔牙:使用牙線或者是獲得批準的牙齦清潔劑來清潔牙齦線之下,牙刷刷不到的部位。
●洗牙:我們常常推薦的專業(yè)洗牙,能幫助預防牙齒和牙齦疾病。
●護齒:護齒是在運動時能給牙齒提供保護,防止牙齒磨損的一種塑料器具。
●看牙醫(yī):每年進行1~2次全面的口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