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但但當前大多數(shù)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沒有表達的欲望,語言枯燥,內(nèi)容虛假,沒有真情實感。其實,很多教師忽視日常教學中習作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針對該種狀況,我們四年組全體語文教師深入研究剖析,認為學生最經(jīng)常最的寫作訓練,應該滲透于閱讀教學中,為此,我們四年組開展了以“中年級隨文練筆有效策略”主題教學研究。轉眼間一個學期很快過去了,回顧本學期的主題教學教研的實踐工作,我們四學年語文組全體教師能根據(jù)開學初制定的的課題工作計劃,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扎實地開展主題教研課題活動,努力提高課題實驗質量?,F(xiàn)將這學期的主題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圍繞專題,組織學習
我們課題組能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加強理論學習,平時,堅持自學和集中學習兩種形式,不斷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和文章。利用網(wǎng)絡及時交流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我們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主要是語文課標、優(yōu)秀練筆指導等。課題組每月組織交流一次隨筆反思,課題教師相互交流各自實驗中開展的情況,總結研究方法、體會,充分挖掘文本中隨文練筆的訓練點。
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的練筆中針對課文內(nèi)容我們設計了這樣的兩個練筆:1.人類的表情是豐富的,請摘錄課文描寫表情的詞語,并選用其中的三四個詞語寫一段話。2.小木偶經(jīng)歷這樣的曲折后,繼續(xù)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他還會遇到怎樣的經(jīng)歷呢?請運用合理的想象,編寫童話《小木偶的故事2》等。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強化了課文的理解,又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平臺。
二、關注課堂,上好每一節(jié)課
1.利用文本,以讀促寫。以讀促寫,首先要做到大量閱讀,大量閱讀即多讀,在教學中,我們認真挖掘教材,引導學生品析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達意的方法。通過閱讀,學生基本上懂得了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譴詞造句。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大多數(shù)學生有了較好的習慣:讀文章時能仔細認真,勤思多想,讀完后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僅從內(nèi)容、思想情感上考慮,還從寫作方法上考慮。通過琢磨咀嚼,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了教師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讀寫遷移的練習,學生們就可以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之中了。
2.勤寫,以寫引讀。廣泛閱讀,可以給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實踐中勤寫勤練,才能練出一定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發(fā)現(xiàn)讀中的不足,并為讀引路?!叭绾卧谛W中段語文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的訓練”也是如此,只有經(jīng)常動筆,反復運用,不斷探索,才能逐步解決各種困難,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從不會到會,從絞盡腦汁到胸有成竹、得心應手。由于我們學校有許多學生來自市郊,學生基礎薄弱,知識面窄,家庭語言環(huán)境差、閱讀能力差,寫作水平低,文化信息來源極其有限,整天過著“兩點一線”生活,單調的生活已經(jīng)極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生活空間、讀寫空間、想象空間。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我們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隨文練筆的訓練,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練筆點,不求多,我們致力于有序的句段、語段、篇章訓練,重點是篇章訓練,盡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練習方式多樣,如:續(xù)寫課文片段、改寫古詩、想象片段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從讀到寫的欲望。久而久之,大多數(shù)學生就能在讀寫的練習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閱讀中的不足,為讀引路,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以篇章為重點,不斷推進
我們以篇章為重點。把引領的側重點放在方法習得、思路拓展上,給予學生多方面自由選擇創(chuàng)新的機會。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訓練點,主要包括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聯(lián)想等,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使學生了解一些寫作知識,具有一定的寫作基本功,提高寫作能力。在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并將這一寫作特點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之中,并力求創(chuàng)新,寫出特點,寫出個性。
2.抓住每單元課文的聯(lián)系點,啟發(fā)學生“同中求異”,學結構、學選材,在“課文”的啟發(fā)下寫出自己的東西。
總之,對于本課題的探索,我們?nèi)〉昧艘恍┏煽?,我們還將繼續(xù)下去,為此我們擬定了下一步打算和思考,進一步加強課堂實踐和研討。
1.要充分挖掘文本隨文練筆訓練點,拓寬讀寫渠道,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作文、運用作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素質。
2.進一步與有效課堂教學結合,要精心開展實踐活動,切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生活積累、情感積累等習作能力的立體積累,為讀寫結合補充營養(yǎng),注入活力。
3.學習并積累課內(nèi)、課外豐富多彩的美詞佳句、生動鮮活的修辭手法、構段方式,通過反復長期的潤化,把練筆真正落到實處,逐漸提高學生的習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