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君
小學生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希望,所以,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尤為重要。具體研究了小學德育教育具體情況,討論小學德育教育與課堂教育的聯(lián)系為了把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中去,提出幾點建議供小學德育教育課借鑒。
小學德育教育課堂教學關系小學生由于心理發(fā)育還不健全,正式接受知識的好時候,所以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極易對他們造成影響,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的教育,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對小學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的關系進行論述。
一、小學德育教育現(xiàn)狀
1.學校不重視,德育教育形同虛設
由于學校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認為學生只有學習好了其他的無所謂,由于課堂的緊張和作業(yè)的繁重,給小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和精神壓力,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興趣愛好得不到發(fā)展。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強迫孩子進行各種補課,不顧孩子的想法和興趣,給孩子的精神和身體帶來負擔。由于學校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提高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除了文化課只有音體美課,而且內容枯燥乏味,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2.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模式傳統(tǒng)落后
由于小學生的道德品的教育得不到重視,學校缺乏專業(yè)的思想道德教育課老師,班主任老師大多對德育教育知識沒有進行專業(yè)培訓,根本不懂德育的真正內涵,認識不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重大影響。老師根本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的心理得不到健康的疏導,所以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盡管偶爾上了一堂德育教育課也只是老師枯燥的講,激發(fā)不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
3.教師評估體系不健全
德育教育一直以來都不作為主科,教學質量如何也不進行評比,要求學生只要記住一些基本知識應付考試及格即可,具體學生領悟到何種程度也沒關系,上課也只是老師乏味的講,沒有生動的色彩,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學生聽不聽無所謂,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一點也不能影響,降低了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二、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1.課堂是德育教育學習的主要陣地
教師為人師表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和思想,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他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講解生動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加強自身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道德能填補人的智慧的缺陷。無論你多富有,失了德行就會被眾人所不齒,在社會上站不住腳,所以說道德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加強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
2.德育落實于教學工作的始終
德育教育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起大教育的效果。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分辨身邊的是非曲直,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只有在教學中落實,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其次,教師要言傳身教,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個性差異,及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參加道德教育的實踐活動,把自己培養(yǎng)成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新人,把傳統(tǒng)的道德文化發(fā)揚光大。
3.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
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在各科課堂上都加上生動的德育知識內容。例如,體育課上通過比賽讓學生感覺到團結有愛的重要性;美術課中體會美的感受;音樂欣賞中陶冶情操;在語文課上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高貴品質和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獻身的精神,這些都能學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培養(yǎng)起著積極的作用,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
首先,學校要加大力度抓好德育教育工作,鼓勵教師共同參與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師要加強思想培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改變德育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變化以及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領悟到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對今后的健康成長意義多么重要。教育學生要尊重老師的勞動,積極配合老師完成道德教育的目標。
2.以學生為本,一切圍繞學生展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感情,一切為學生著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鼓勵學生積極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暢所欲言,說出心里話。老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尋找最佳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不拘束想什么說什么,從中暴露出許多老師想不到的問題,對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3.因勢利導,讓德育教育更加潤物細無聲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很重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學生開動思想機器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在歷史課中生動講解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從中體會堅強的意志才是勝利的保證,所以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
四、結束語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時的而是貫穿于教育的始終,所以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去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老師為人師表,老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老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提升自己的人格。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阿吉然木·熱合曼.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2014,(22).
[2]朱宏偉.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生活教育,2014,(S2).
[3]蘇宏亮.新時期小學德育有效策略探析[J].教師,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