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辰
“今天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她!”話音剛落,有著“中國梅紐因”稱謂的著名中國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舉起了手中的琴,全場再次掌聲雷動。這一幕發(fā)生在2015年4月17日晚的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此刻已近晚上十點(diǎn),座無虛席的大廳里,響起一次次雷鳴般的掌聲,這讓音樂家返場了多次,加演了一曲又一曲。
作為當(dāng)今最迷人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盛中國的獨(dú)奏音樂會自然會少不了掌聲與鮮花,但此場音樂會除了美妙的旋律外,藝術(shù)家從始至終演奏的這把琴卻非同尋常。她的聲音美妙細(xì)膩,高音區(qū)有著動人的明亮,低音區(qū)則不失豐滿醇厚,不少人評價她的音色有著沁人肺腑的貴族氣息。
不就是一把小提琴,有這么玄妙嗎?的確,她是一把琴,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有一個稍顯繞口的名字——ex·General Dupont·Grumiaux,翻譯過來叫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她是偉大的意大利提琴制造家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于1727年制作的歷史名琴,而那一年,大師83歲。在業(yè)界眼中,60歲至80多歲間是斯特拉迪瓦里制造樂器的“黃金時期”。毋庸置疑,杜龐將軍·格魯米奧是大師的巔峰之作。
有著“樂器皇后”稱謂的小提琴,一向深得人們的青睞。而“斯特拉迪瓦里”則是樂器皇后大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員,也是卓越品質(zhì)的代名詞。300多年來,其至高無上的地位無可撼動。無論是歐洲的豪門貴胄,還是蜚聲中外的藝術(shù)家們、秘而不宣的收藏家們,都以能庋藏或使用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為榮。有人這樣評價大師——他創(chuàng)造了屬于未來的小提琴。要知道,“斯特拉迪瓦里”琴不僅能演奏出微妙、甜美但擁有足夠力度感、猶如鉆石般閃亮的音色,而且其響度和清晰度也足夠應(yīng)付今天的管弦樂隊。甚至有人認(rèn)為,多虧有了斯特拉迪瓦里這位卓越制琴大師,他對小提琴的驚人預(yù)見性,才讓其立于“樂器皇后”的不敗之地。
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小提琴有著令人傲然的身世。1727年11月1日,斯特拉迪瓦里最喜愛的兒子馬迪諾英年早逝。已經(jīng)83歲高齡的大師,感嘆于際遇的無常、唏噓著生命的脆弱。于是,他選擇了一塊紋路相當(dāng)華麗的楓木料,并將其一分為三。為何會一分為三?或許是為了追思三位故去的兒女,斯特拉迪瓦里用他全部的愛與愁,用三塊木料創(chuàng)造了三把驚為天人的小提琴—她們的名字分別叫杜龐將軍·格魯米奧、法蘭切絲卡蒂(Francescatti)和維努斯(Venus)。幸運(yùn)的是,這三把琴被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18世紀(jì)末期,酷愛音樂和演奏小提琴的法國政治家皮埃爾·杜龐,在巴黎購得了其中的一把琴,并用“杜龐將軍”為它命名。這位戰(zhàn)功卓著的大將軍,一直將這把小提琴帶在身邊并經(jīng)常演奏。將軍去世之后,他的家人妥善保存著她。上世紀(jì)50年代,比利時最偉大的小提琴獨(dú)奏家阿瑟·格魯米奧被贊助使用這把琴,從此“杜龐將軍”也擁有了新的名字——杜龐將軍·格魯米奧……毫無疑問,這把名琴遞藏有序,一直都在多位音樂大家、收藏家手中傳承,而每一次的輾轉(zhuǎn)都平添了她的文化、藝術(shù)、收藏價值。
2015年,位于紐約的拉爾樂器行里,舉行了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小提琴成交簽字儀式。儀式上,除了這把琴惹眼外,一位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儒雅先生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從這一天開始,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小提琴將屬于他,并在中國內(nèi)地定居。而這位長期致力于高端藝術(shù)品收藏的藏家,不久前是通過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天價購得這把令世人矚目的小提琴。
4月17日晚上,“見證歷史”斯特拉迪瓦里頂級名琴首次落戶中國·小提琴家盛中國獨(dú)奏音樂會上,盛中國用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小提琴演奏了一曲沙漢昆的《牧歌》。曲終情未了,“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圓了一位中國藏家的名琴夢,也奏出了中國藝術(shù)家的心聲。
杜龐將軍·格魯米奧小提琴擁有著華麗的橘紅色油漆,背板由一整塊花紋絢麗的楓木制成,工藝堪稱精美絕倫。她絕美的音色沁人心脾,在觸弦的瞬間,即能撩動人心最敏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