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大都只重視積累,而忽略了感悟和運用,導致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索然無味,更談不上提升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了?!罢Z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所以,倡導古詩詞教學的生活化很有必要了。那么如何實驗古詩教學的生活化呢?我以為有以下幾條經驗可以借鑒。
1、演繹古詩詞
詩重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沒有情感就沒有詩。在古詩教學中我們應當積極提倡“美學”的理念——古詩詞不僅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還是一種包容了音樂、繪畫等在內的一種綜合藝術,有著具大的美學價值。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古詩的美學價值,引領學生快活地學,美美地學。
(1)唱詩。詩是凝固的音樂,我國古代的詩詞,自產生之時起,就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如蘇軾的《水調歌頭》《蝶戀花》,李煜的《相見歡》,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繼《楓橋夜泊》等都改變成了流行歌曲。而唱歌是學生喜愛的,所以在古詩文誦讀、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古詩詞的意境,聯系自己喜愛的歌曲,找到該歌曲的曲譜,把古詩文填入到曲譜中,然后吟唱。這種變讀為唱,學生學得高興,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詩文的熏陶。
(2)畫詩。畫家用線條,色彩表現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好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教材中的許多古詩都是“詩中有畫”。我們可以采用“吟詩作畫,以畫講詩”的方法打開學生的心扉。學習王維的《使至塞上》時,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初步的學習體驗,畫出詩中的人物和景物,學生基本上能把詩中的內容表達出來,而且學生為了把畫畫得逼真,查資料并不斷地誦讀,自己能很好地把握了詩中的情感,這遠比教師單調的講解效果來得好。
(3)演詩。古詩詞語言凝練,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來,可在學詩時采用表演的方法。如白居易的《觀刈麥》敘事性強,篇幅長,假如僅是講講背背,學生學得索然無味,而且讀背起來很不容易。我讓學生把它改變?yōu)樵拕?,由他們來表演婦人、兒童、丁壯、白居易等人,在課堂上表演,這樣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更進一步理解了當時農人的艱辛和詩人的情感。
2、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邃,它以極簡練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感情,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古詩詞,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而且還在休閑娛樂中,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1)在聊天中運用詩詞。
現在的學生一到休息時間,喜歡在網上和同學聊天,雖然父母竭力阻止,但他們背地里還是偷著樂。所以教師可因勢利導,給學生搭建QQ群,在網上和他們聊天,而且鼓勵他們能引用學過的古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提出了一個話題,學生會蜂擁而至,能把自己積累的古詩詞“翻”個遍,在聊天中不僅文采飛揚,加強了表達能力,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古詩詞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2)在校園中營造詩情。
校園是學生一天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所以,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張貼古詩詞,可以讓學生時時學習古詩詞,處處欣賞古詩詞,讓學生沉浸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我們學校的操場圍墻上、每層樓的轉角處都張貼著激人奮進的古詩詞;中午、傍晚的電子屏會顯示互愛的古詩詞;在班級里,每個班級貼有古詩詞,在學習園地里有學生自創(chuàng)的詩詞,也有摘錄的古詩詞。在這樣一個詩的海洋中學習生活,要不懂點詩也難了。
(3)在社會活動中吟詩。
生活處處是語文,同樣,學習語文不能僅在課堂。我們要帶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吟詩、作詩。趁學生外出實踐活動和紅色基地鍛煉,以及掃墓、野餐等活動,讓學生對著山水吟誦寫山、水、樹的詩句,還鼓勵學生即興自創(chuàng)詩。
3、娛樂古詩詞
游戲始終是孩子的天性,在校園里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校園生活,而且讓學生的詩情得以展現。如組織開展古詩擂臺賽、古詩闖關、古詩積分卡、詩詞書法繪畫賽、古詩匯演等一些生動的活動,讓古詩滲入到了孩子的精神家園,品味了學詩的情趣,釋放了學生的智慧,更是滋養(yǎng)了學生的詩情。
生活中處處有詩詞,處處可用詩詞,在詩詞教學中有意識生活化,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克服傳統(tǒng)詩詞教學中只重詩詞誦讀的弊端,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從而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馬秀英,教師,現居浙江嵊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