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君
誰都渴望能有一套寬敞明亮的新居,誰也不愿在三尺茅屋中蝸居。但我卻希望有一個更寬敞更明亮的心房。
老百姓有話說:“天寬地寬房子寬不如心寬?!薄都t樓夢》上有詩云:“縱有千年鐵門檻,難逃一個土饅頭”?,F在看來應將“土饅頭”改成“骨灰盒”。生前縱有廣廈萬間,死后你也就只占那么一點地方。結駟列騎,所安之地也不過容膝。
沈從文書齋號曰“小小窄而霉齋”,不必親臨現場,即可想見是不但小而且還不透風不見陽光的蝸居,但他就是在這間房里,寫出了巨著《中國服飾史》。大作家劉紹棠的齋號叫“蟈籠居”,意為像蟈蟈籠子一樣的居室,可是這個“蟈蟈籠子”里卻唱出了那么多美妙動聽的華章。大理學家朱熹某一年路過直隸(今河北?。┱ǜ?,住在大佛寺一間小屋里,僅可容膝,他便寫下了“容膝”二字。我想他揮毫之時,心里一定很寬闊,一定想到了陶淵明的“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這兩句詩。心安則容膝之地亦安,心煩則即有華堂亦心煩。有道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而如果你心胸狹隘,即使住在工人體育場里又有何用。
室陋則易安。你可以粗服亂頭,不衫不履,而不必把領帶打得連頭都不敢轉,也不必怕弄臟地毯而進屋先要履行換拖鞋的程序。在外頭累了一天回到家里,你可以很隨便地把自己往床上一扔,而不必擔心把席夢思床罩弄得皺巴如核桃皮。華堂則不行,彈個煙灰都要十二萬分的小心。噓,開抽屜慢一點,千萬別把桌上那個景泰藍花瓶碰碎了。
末了,還得引用大文豪的話。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大意如此,原文記不清了。
(常朔摘自《心靈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