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航
鄉(xiāng)下人過了臘八便是新年,之后年味會一天比一天濃,家家戶戶都忙碌著,添置新衣,采購年貨,瀝瀝拉拉到二十三祭灶爺,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首,除夕捏餃子,初一同賀喜,初二走親戚,初三看大戲。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說是初三看大戲,可村子里的藝人們從臘八就張羅起唱戲的事,由老藝人自發(fā)約好平日里一些唱功好、演技扎實、會敲鑼打鼓、懂化妝道具的,組織上二三十人,搭起臨時戲班隊伍,集中到村部外的土臺上,沒明連夜地排練節(jié)目。別看村民們忙了一年,到新年開戲的關(guān)鍵時刻,紛紛放下所有活計,安逸地沉浸在歡樂的氣氛里,一個臘月連著正月都是年戲,有時延續(xù)到二月二才把春節(jié)過完。
在節(jié)目彩排時,有上年紀的老人,三五成群,帶著侄女孫兒,湊起熱鬧。藝人們相當投入,扮演每個劇中人角色,從一顰一笑,到舉手投足,情節(jié)生動,加上唱腔優(yōu)美動聽,讓忙碌一年的村民倍感輕松。演出的劇目穿越歷史古今,跨越千年時空,人間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忠奸邪正,讓人悲喜交加,憐憫生情,恨之莫及,愛之嘆惜。
兒時的新年里,老天總特喜歡下雪,似乎驗證著農(nóng)諺“雪打燈籠照新年,瑞雪紛飛好年景”,大雪一場一場地下,千溝萬壑皆因積雪而平坦整潔,蒼茫雪野中,一隊穿紅戴綠的人馬響鑼震鼓,扭著秧歌緩緩向村場走來,孩子們跟著隊伍歡呼著飛跑著,全村的男女老少奔出家門迎接,有人忍不住激動忙上前抬過戲箱。村長與戲班班頭相互客套問好,村民們吆三喝四地搭臺,戲臺二十米見方,演員們在臨時搭起的戲篷里上妝試唱,一會工夫,人已集滿土臺下。臺上緊鑼密鼓,這叫催人鼓,空曠的山鄉(xiāng),鼓聲響徹得傳遍五里三村,預示著大戲即將上演。
戲未開場,觀眾直盯演員身著樣式各異的戲服,使勁地歡呼,陣陣喊叫,不住贊嘆。蟒、帔、褶子、硬靠、宮服、云臺服、戰(zhàn)衣戰(zhàn)裙,璀璨奪目;就單是女旦一個頭面,也有著玲瓏閃爍的銀泡子、鬢簪、鬢幅、六角、大頂花、邊鳳、魚翅、鳳挑等,暗含了女主人公曲折神秘的命運。
戲唱起來的時候,全場幾百號人鴉雀無聲,那眼神那表情,跟隨戲中人物,和著情節(jié)發(fā)展,跌宕起伏,神情迥然。演出的每折劇目,無論是諸葛亮、岳飛、韓信,還是白蛇、花木蘭、穆桂英;村民們?nèi)绨V如醉,又不言于表露,看到精彩處,不會如京劇戲迷們大聲叫好,也會低聲嘖嘖稱贊,如一場小雨灑過。孩子們聽不懂對白,對委婉悠長的唱腔也毫無興趣,全都擠到后臺,羨慕地看著演員們穿梭忙碌,探究其中絕妙。原來戲臺上那些英俊威風的武生,卻是個頗為俊秀的女子所扮,那唱腔高亢圓潤,那扮相剛中有柔,是男人們比不了的。此后幾天,這位女扮男裝的女子,一定會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偶像,磁鐵似地跟著看。
新年大戲好不熱鬧快樂,迎雪看戲的滋味很不好受,盡管村民們趕早穿上過年的新棉衣,披上新年的花頭巾,把雙手含進袖筒里,手腳依然被凍得麻木,頭巾上一片水汽,眉毛一層冰霜,但仍舊津津有味地看著大戲。新年看戲確實極有景致,臺下一溜兒竹椅木凳深陷雪中,人們腳下的一片雪地被壓得結(jié)實,雪白,衣紅,頭巾鮮艷。戲臺上打斗嫻熟,熱鬧無比。那山那樹那原野,潔白無垠,寂靜空闊,把催戲的鑼鼓渲染得又疊來蕩去,經(jīng)久不息,山鄉(xiāng)新年也陡然增添了幾分靈氣,幾分生氣。
開年大戲,讓人回味無窮。如今,再也沒有兒時看戲的熱鬧場面,可我真想回到久違的童年,重溫那段快樂而又美好的記憶。時下人們?nèi)兆痈蛔悖畛鋵?,家家戶戶有了現(xiàn)代化家電用品,不用出門就能欣賞到各種文化節(jié)目,也有了不同類型的娛樂方式豐富新年生活,但是我還是依然如故,懷念那舊時開年大戲的情景和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