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春方 悅陳 紅王 睿
活血通腑散外敷對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
沈曉春1方 悅1陳 紅1王 睿2
輕型急性胰腺炎;活血通腑散;外敷;腸功能
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常導致腸屏障功能紊亂,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腸麻痹,加重患者腹脹腹痛等臨床癥狀。所以早期藥物干預糾正微循環(huán)紊亂,控制炎癥反應,促進腸蠕動,預防腸道功能衰竭和腸麻痹的發(fā)生,有益于患者疾病轉歸[1]。本研究采用活血通腑散腹部外敷,觀察中藥外敷對早期輕型急性胰腺炎腸功能恢復的療效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37例。計算機產(chǎn)生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治療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齡39~53歲,平均(48.20± 9.06)歲,病程3~21h;對照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37~59歲,平均(46.29±10.11)歲,病程2~18h。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2]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2003年擬定的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輕型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制定。
1.3 納入、排除標準 ①符合上診斷標準;②年齡18~65歲;③發(fā)病后48h內(nèi)入院;④意識清醒,能配合檢查及治療。排除標準:①發(fā)病前有嚴重心、肝、腎基礎疾患;②因外傷、手術、腫瘤、妊娠、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以及藥物所致者;③剔除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病情不斷惡化至外科或ICU治療病例。
對照組根據(jù)急性胰腺炎治療指南行胃腸減壓、補液、降低胰腺分泌等干預措施。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活血通腑散(藥物組成:生大黃、芒硝各15g,丹參、紅花各10g,檳榔8g,川芎12g),碾成粉末后加入3mL油酸混合,平敷在腹部胰腺體表投影區(qū),每次1h。所有患者均于住院后即進行治療,連續(xù)治療至出院當天。
觀察指標:①常規(guī)指標: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變化。②腸道功能恢復指標評價:記錄兩組患者腸鳴音及自主排便恢復時間、再進食時間及住院時間。
統(tǒng)計學方法:根據(jù)正態(tài)分布檢驗結果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剔除病例情況 對照組2例患者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合并內(nèi)環(huán)境紊亂轉ICU治療。治療組1例患者因胰周感染高熱轉外科手術治療。組間剔除病例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病例數(shù)剔除率<20%,符合試驗要求,見表1。
表1 剔除病例情況(例)
3.2 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指標比較 自主排便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腸鳴音恢復及再進食時間治療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腸道功能恢復指標評價(天,±s)
表2 腸道功能恢復指標評價(天,±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組對照組17 17 2.33±1.09△3.40±1.24 3.35±1.27 3.90±1.62 3.41±1.81△4.80±1.91 9.11±4.27 9.28±3.52
3.3 安全性評價 治療前后患者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及生化指標均在可接受范圍變化。少數(shù)治療組患者使用中藥外敷后偶現(xiàn)皮膚瘙癢,無其它不可預知的毒副作用。
急性胰腺炎患者激活后的胰腺組織釋放炎性因子,導致腸壁微血管痙攣缺血,腸黏膜通透性改變及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造成腸道神經(jīng)反射障礙,胃腸道蠕動受抑制[3]。活血通腑散中大黃、芒硝攻積導瀉,可刺激相應神經(jīng)促進腸蠕動,并可抑制大腸內(nèi)水分吸收而促進排便,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配合活血行氣藥,可加快胰腺和腸壁血液流速,促進局部炎癥因子的吸收,促進腸蠕動,恢復腸功能。
急性胰腺炎屬中醫(yī)“腹痛”范疇,病位在脾胃,多系膽石蛔蟲,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肝脾失和,氣機失暢,邪毒積滯所致[4]。初起氣滯血瘀,進而氣郁化熱,產(chǎn)生濕熱之邪,兩邪蘊結于內(nèi),阻礙氣機,大腸腑氣不通,臨床上常出現(xiàn)腹脹、腹痛、大便秘結、發(fā)熱等陽明腑實證表現(xiàn)。在胰腺炎的演變過程中,氣滯血瘀、腑氣不通是病機傳變的關鍵,如不能及早阻斷病變發(fā)展,則會加重臟腑功能失衡,變生它證。中藥外敷透皮吸收對胰腺炎患者具有獨特治療優(yōu)勢,可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破壞,降低藥物毒性和副作用。方中芒硝軟堅瀉下,大黃攻積解毒,丹參、紅花破血通經(jīng),檳榔、川芎理氣導滯。活血行氣之藥外敷后可提高局部皮膚毛細血管的血流速度[5],加快軟堅通腑之效的大黃、芒硝吸收,配合透皮吸收促進劑油酸使用,將藥之氣味透過肌膚直達臟腑,融于津液之中,發(fā)揮諸藥清熱通腑、活血消腫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改善患者腸鳴音恢復及再進食時間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故在臨床早期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運用活血通腑散外敷治療安全有效。
[1]Shen HN,Lu CL.Incidence,resource use,and outcome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without intensive care: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aiwan[J].Pancreas,2011,1(40):10.
[2]張盛林,衛(wèi)明明,齊清會.通里攻下法對急性重癥胰腺炎胃腸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0,2(16):138-140.
[3]盧玉寶,史忠,陳國柱,等.鼻飼清胰湯聯(lián)合芒硝外敷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并發(fā)腸麻痹臨床研究[J].西部醫(yī)學,2013,7(25):999-1000.
[4]詹渭鵬,吳燾,馬建勛.泛影葡胺聯(lián)合大承氣湯治療急性胰腺炎合并腸麻痹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9(22):2741.
[5]賀成.傷濕止痛凝膠膏劑的研制與評價[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14-16.
(收稿:2014-08-05 修回:2014-09-20)
1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中藥房(杭州 310003);2杭州市中醫(yī)院中藥房(杭州 310000)
沈曉春,Tel:1375719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