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艷
摘要:班主任在小學教育中要想發(fā)揮好一個班級領導者、組織者的教育主導作用,需要把握好幾個角色:作為“慈母”,我們要用愛心贏得學生;作為“嚴師”,我們要用行動規(guī)范學生;作為“摯友”,我們要用情感打動學生。
關鍵詞:班主任角色 慈母 嚴師 摯友
眾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只有與學生心相共鳴,進行心靈的互動,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與班主任配合默契,教育的各種功用才會得以完美發(fā)揮。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時,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時時處處、一言一行都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真正走進學生心中。那么,要做到這些,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該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又該如何把握好自己充當?shù)慕巧??現(xiàn)筆者將自己在小學班主任一線教學二十多年的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如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做一位“慈母”,用愛心贏得學生
“愛就是教育?!卑嘀魅沃挥杏米约旱膼?,才能與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這就要求班主任充當慈母的角色,給學生以慈母的關心、呵護、疼愛。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惫磐駚?,但凡有成就的教師,不管他們所處的年代、環(huán)境和地位,通過仔細分析我們都可以找到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生。諸如蔡元培、葉圣陶、斯霞、魏書生等名師無一不是讓愛與教育同行的。這種慈愛撒播在學生的心坎上,既有對優(yōu)等生的培育,對一般生的促進,更有對特殊生的關懷,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偏愛。在愛心的感召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更容易發(fā)揮效力,其良苦用心更容易讓人理解。當然,班主任對學生的愛絕不能是寵愛,更不能是溺愛,而應是尊重、信任、容忍、關懷,這種愛超越親情,崇高、理智而公平,偉大、純潔又持久。
二、當一名“嚴師”,用行動規(guī)范學生
常言道:“無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卑嗉壒ぷ鲬葟慕⒔∪嗉壐黜椧?guī)章制度入手。而強化常規(guī)管理,完善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規(guī)范學生的外在行為,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當從一個“嚴”字開始。許多時候,學生會想盡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磨得教師原諒,以逃避自己的責任,對此,班主任絕不能以講情面換取與學生的親近。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應在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學生進步與成長的同時,嚴格要求他們。古人云:“教不嚴,師之惰?!睂W生犯錯,該批評就批評,該處理就處理;學生進步,該表揚就表揚,該獎勵時就一定要獎勵。只有獎罰得當,才能在班內(nèi)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班主任是學生的導師,對待學生應嚴格要求與寬容大度,兩者并不矛盾,嚴格而不苛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門藝術。當然,嚴格絕不是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圣”的地位,也不是面對學生中的突發(fā)事件簡單、粗暴、“一刀切”處理,更不是用棍棒敲打?qū)W生。班主任只有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間,腿勤心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嚴師出高徒”。
三、扮一個“摯友”,用情感打動學生
以心換心,以理解為橋梁,人與人之間才能得到情感的溝通。與學生做朋友,班主任才更容易讓學生親近。有一句名言:“蹲下來看孩子”,班主任應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剖析、關愛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礎。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只有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成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班主任工作中不乏與學生的個別談心與交流,這時除了正面直接地開展工作外,我們更應該做一個良好的傾訴對象,讓學生對自己傾訴,以從中了解學生,對癥教育。其實,這種傾訴,本身是對學生的尊重,當然也就容易取得學生的信任,贏得友誼。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是班級群體組織的主心骨,是學校教育計劃的貫徹者,是各種教育力量的協(xié)調(diào)者。不管是“慈母”,還是“嚴師”“摯友”,不管扮演哪一種角色,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健康地成長。而以高尚的人格為基礎,慈而不溺、嚴而不苛、友而有序,是做班主任的原則,也是做班主任的技巧。我們既要扮嚴師,又要做慈母,還要當摯友,讓學生充分信任你、親近你、理解你。這樣的班主任形象一定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最佳形象。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社會在變,教育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在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當好班主任,有待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但無論哪種角色,都應是同一的美好形象;無論怎樣的相處,都應是在同一片藍天下沐浴溫暖的陽光。班主任用自己的愛心打造的便是學生的天堂。
參考文獻:
[1]王立華.班主任遠離理論:當下真相與改變路徑[J].班主任,2012(8).
[2]李向輝.從副業(yè)走向主業(yè)班主任專業(yè)化的應然選擇[J].教育學術月刊,2010(11).
[3]王海燕.關于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特征的思考[J].中國教師,2013(13).
[4]張萬祥主編.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M].華東師大出版社,2006.
[5]黃正平.我國班主任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教育學術月刊,2010(3).
[6]張清清.小學班主任反思的調(diào)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7]付慧芳.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