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教養(yǎng)手冊”
教養(yǎng)總是在生活之中,但因為過于日?;摹巴饷病?,很容易就被我們忽視。作為一個有學(xué)前教育學(xué)背景的媽媽,管倚把教育學(xué)的理論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貫徹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媽媽們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輕松實踐的育兒法則……
在我們家,女兒從來沒有睡前聽故事的待遇。對她來說,和故事相關(guān)的事情是這樣的:晚飯后,她可以自己看書,懶惰的我偶爾會和她一起看,讀給她聽;要不然就是剛睡醒,窩在被子里聽播放器里的故事。
她小的時候,我還會每天和她一起看書講故事,這幾年,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我越發(fā)偷懶,常常讓她自己看書或者使喚播放器,一點不肯費口舌。
當(dāng)然,我的理由很充分,美名其曰:閱讀的能力很重要。
可是,傾聽的能力同樣重要。
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是源于朋友對她家女兒的一番抱怨——
朋友評價自己的女兒:孩子上課時對老師的各種問題反應(yīng)很快,老師們也十分喜歡這個聰慧的孩子,可是每逢考試,孩子卻總是很粗心,做題不是落了這里就是沒有顧上那里。
朋友的猜測和分析是:她家女兒是90后,生長于錄音磁帶、MP3風(fēng)靡的年代,從小是聽故事長大的,所以孩子擅長聽,上課時優(yōu)勢盡顯,考試時劣勢突出。
朋友的話,讓我一驚,我轉(zhuǎn)念就想到我的女兒,她正好相反,看書的時間要遠遠多于聽故事的時間,那會不會讓她聽的能力大打折扣呢?
“閱讀障礙”的說法,很多人都了解,而且我們現(xiàn)在的書面考試制度讓父母們對于孩子的閱讀能力十分上心。而讓孩子從小看書、看圖畫書,成了一個非常便捷的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途徑,深受父母和孩子們歡迎。但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口耳相傳講故事,似乎就很少見到了。以至于,一說到講故事,很多人下意識的反應(yīng),就是親子閱讀圖畫書的場景。
但是,除了閱讀能力,聽的能力同樣重要。從實際角度講,以后孩子上學(xué),學(xué)習(xí)方式是以聽課為主、記筆記為輔的,考試的形式里還有一種“聽力考試”的模式,更是實打?qū)嵉乜简炛⒆佑枚渎牭哪芰Α?/p>
關(guān)于聽的能力
從字面意思來說,聽是人們借助聽覺器官來接受信息的過程。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聽是接受口頭語言的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記憶的全過程。聽覺記憶是人類記憶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人的記憶方式,有多種渠道,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嗅覺記憶、味覺記憶……視覺記憶是人通過眼睛看到的景物來獲取并記憶信息,嗅覺記憶是通過鼻子聞到的味道來獲取記憶的信息,味覺記憶多依靠嘴巴品嘗到的味道……
一個人固然可以依靠多種方式來進行對信息進行記憶,但是不免有局限性,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記憶傾向。就像調(diào)香師的嗅覺記憶十分出眾,而普通人聞多了香水味,早已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品酒師的味覺記憶也不錯,能分辨葡萄酒的年份和產(chǎn)地,而大部分人只能說好喝。
以我自己為例,我通常很依賴視覺記憶。聽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我永遠是云里霧里,抓不住重點;但如果能看一眼對方的名片,就能很好地記住對方的信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這個記憶方式的缺陷總能制造出不大不小的尷尬和麻煩。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習(xí)慣于從閱讀中獲得信息,那么他長大后依賴視覺的方式來獲取、記憶信息是必然的。與此相對,他就會忽略從其他渠道來獲得同樣的信息,比如聽覺、嗅覺、味覺等。
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其他的信息獲取和記憶方式,聽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在同一個教室,聽同一位老師講課,可是有的孩子能記住老師講的大部分內(nèi)容,有的孩子卻一問三不知。很明顯,不同孩子聽的能力完全不同。聽過拉倒,無法依靠聽到的言語來獲取信息,并進行記憶,是一問三不知的孩子們的最大問題。就上課聽講而言,很多“不會用耳朵”的孩子就已經(jīng)落后于起跑線了。
可能有人會說,看黑板上的板書,記下筆記,不是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嗎?而且,就像我自己一樣,聽過的事情,可能很快就忘記了,但看過、寫過的東西,卻不太容易忘掉。
確實,已有的研究表明,與我們看到或者摸到的東西相比,我們對聽到的東西遺忘得更快。美國愛荷華大學(xué)心理學(xué)系的艾米·博朗巴和詹姆斯·畢格羅,邀請100多位大學(xué)生參與了一項實驗,在實驗中,每位大學(xué)生都被給予不同的聲音、圖像和振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們對聲音的記憶最差。
但是,我們不妨大膽假設(shè),就像“水桶理論”中的提升短板一樣,一旦我們有意識地培養(yǎng)聽的能力,提高短板即聽覺記憶,那么我們的記憶能力是不是可以得到顯著的提高?即便無法得到如推論一般美好的結(jié)果,我們利用不錯的聽的能力,與視覺體驗相結(jié)合,是否可以更完善地記憶信息?
提高聽的能力
最簡單的方法,當(dāng)然就是讓孩子聽故事,只用耳朵聽故事,聽錄音機或者播放器里播放的故事,聽爸爸媽媽講故事。沒有圖案、沒有動畫、沒有額外的其他刺激,孩子就是單純用耳朵去獲取信息,從而理解故事。
我們成人在學(xué)習(xí)外語時,通常視這樣單調(diào)的聽力訓(xùn)練為畏途,但是堅持訓(xùn)練后的成果總是能讓人振奮。孩子也一樣,處于語言發(fā)展關(guān)鍵期的他們,進步會比我們快得多。
檢測孩子聽故事的最終效果,有兩種方法:請孩子復(fù)述聽到的故事,回答關(guān)于這個故事的問題。這涉及到記憶和理解兩方面的內(nèi)容。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5~7歲的孩子們聽過幾遍之后,就能幾乎一字不差地把故事背誦下來,甚至語音、語調(diào)、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卮鹋c故事相關(guān)的問題,也不在話下。
不要浪費這樣的良好時機。趁著語言發(fā)展關(guān)鍵期,和孩子一起看書、讀故事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練習(xí)只用耳朵來聽故事。
你還可以:
給孩子聽音樂,然后請他回憶著哼唱音樂。一開始你可以陪著他一起哼唱,逐漸過渡到讓孩子獨立哼唱曲調(diào)。
和孩子打電話。在電話里請孩子回答你的各種問題,或者聽你講個簡短的故事并復(fù)述出來。
編寫電話號碼。隨便說一個電話號碼,看看孩子能不能記住并說出來。
向孩子口頭布置任務(wù),一次布置幾條任務(wù),比如先把桌子擦干凈,再把凳子擺好,最后分碗筷等??纯春⒆幽芊癜阉械娜蝿?wù)都記住。
請孩子做天氣預(yù)報員。聽了廣播里的天氣預(yù)報,請孩子再向大家播報一遍。當(dāng)然,講新聞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培養(yǎng)‘聽能力”規(guī)則
讓孩子聽故事,只用耳朵聽故事,沒有圖案、沒有動畫、沒有額外的其他刺激,聽錄音機或者播放器里播放的故事,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幫助孩子提高“聽”的能力,喚醒聽覺記憶,再與視覺體驗相結(jié)合,可以更完善地記憶信息,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