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均隆,何銀川,葉均明
(1.廣東南方職業(yè)學院信息技術系,江門 529000;2.江門中心醫(yī)院,江門 529000)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項目教學中的運用
葉均隆1,何銀川1,葉均明2
(1.廣東南方職業(yè)學院信息技術系,江門 529000;2.江門中心醫(yī)院,江門 529000)
講述傳統(tǒng)《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課程一些缺陷,分析問題的所在,結合現(xiàn)在流行的教學理論——任務驅動教學法,再融入項目教學中,并分析可行性后應用到課堂教學改革中。接著通過一個教學改革實例說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項目教學的優(yōu)勢。
任務驅動;項目教學;JSP程序設計
JSP是一種動態(tài)Web應用的技術規(guī)范,利用這一技術可以快速構建跨平臺、先進和安全的網(wǎng)絡應用程序,并廣泛地應用于電子商務等各領域中;而且也是人們接觸和使用J2EE的一個基礎,那么《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是高校計算機類專業(yè)一門重要專業(yè)課程不言而喻。本門課程新概念多、重實踐。以往有的教師按照課本的章節(jié)安排順序進行授課;有的采用教師演示,學生觀看后模仿操作的教學方法來安排課堂活動。這樣當然能完成了額定的教學內容,但剝奪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性、創(chuàng)作性的發(fā)揮,同時缺乏了對課程知識框架聯(lián)動的體會,不能從根源上培養(yǎng)他們的實戰(zh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在分析之前一些教學上的弊端,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基礎上,我們咨詢了一些老教師以及閱讀了現(xiàn)代教學法的理論,提出學生為什么而學這門課程,學這門課程我們能做什么樣的程序,以及畢業(yè)后能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能解決什么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解決問題的切入點一步一步地貫穿我們這門課程各個知識脈絡,提出了任務驅動教育法。
此教育法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的教育方法,是與早期的教學模式不同的現(xiàn)代教學理論,它強調教師指引學生、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1]。教師設計好任務情景,協(xié)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當前學習的知識點的內涵構建。任務情景要有趣味性或有意義,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思考與動力。完成任務所使用的技能通常是教授學生的新知識與新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好組織、指導、促進的作用。以往《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課程,包括課本的知識的安排和設計,很多就像這樣的模式——第一章講述JSP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JSP語法和指令、第二節(jié)JSP表達式語言(EL)、第三節(jié)標記庫、第二章JSP的動作與內置對象、第一節(jié)JSP的動作、第二節(jié)內置對象的使用等。這給人感覺就像一本介紹書模樣,說得更形象就是JSP說明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有疑問,前面積累這么多的基礎能干什么啊,待真正實施一個項目時不知如何切入。從這一點說明學生對前面的知識印象不深、理解不夠深刻、不能一下子就貫穿幾章節(jié)的各個知識點,導致思維混亂,思路條理不清晰,提出的問題太多、太大、任務又太重時,學生在解決問題更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學生也因此感覺到困難而喪失興趣和動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則是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注意、提出目標任務,教師合理分組后,選出小組長,各組為完成目標任務進行討論,將大任務分成小任務、小任務完成后又有擴展任務,每小任務(包括相應的擴展任務)在暗線上承載教學內容的知識點。組內成員為解決的任務進行任務分析、知識資料搜集、解決方案查找,教師可以在每個任務給出相應的提示。
《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恰恰是那種需要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學習的課程,通過討論和實驗證明哪些邏輯、語法是行不通的,哪些是更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得到新的結論,新的知識。學生把任務完成后,任務的結果或作品,則能非常明顯地表明這就是現(xiàn)實應用程序某個功能時,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此教學法在課堂上可分成:假設需求情景,提出需求;合理分組和解析小任務;合理分工,自主學習,完成任務;作品展示;師生評價;總結與提升共6個步驟。教師根據(jù)以實用技能為基礎、以項目開發(fā)過程為主線、以提高動手能力為核心,按照(6人/組)組成項目小組,項目小組成員以任務驅動完成開發(fā)任務。下面以新聞發(fā)布系統(tǒng)開發(fā)為例子進行闡述。整個系統(tǒng)可劃分為6個任務,如表1。
2.1 假設需求情景,提出需求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看新聞,有的看時事政治,有的軍事動態(tài)、美容、產(chǎn)品發(fā)布、明星八卦,等等。不管大型綜合網(wǎng)、公司網(wǎng)站、大學校園網(wǎng)等都有對應的新聞發(fā)布。如果類似這樣的新聞發(fā)布系統(tǒng)要我們開發(fā),怎樣去完成開發(fā)任務呢?
2.2 合理分組和解析小任務
根據(jù)班級的情況合理分組(最好優(yōu)秀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各組,這樣有利于后進生補差),并選出小組長。教師在課堂解析項目要求、注意事項、任務的劃分、模塊的基本功能并說明理由。根據(jù)項目的實際情況將任務劃分為6個小任務,如表1(課堂上只要求完成任務的基本功能)。
2.3 明確分工,主動學習,完成任務
小組成員選出組長后,由組長根據(jù)組員的情況合理分配任務,也可以采用民主的辦法,如:抽簽、自主選擇等。任務分配完畢后,組員結合教師之前講解和引導,可以使用教材和教輔資料,也可以上網(wǎng)找各類參考書,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教師進行巡堂指導,看哪些組員在運用新知識點時還有困惑。小組成員都完成各自任務后,組員協(xié)助組長進行項目整合,最后進行項目整體測試與優(yōu)化,時間充足的小組可以考慮任務擴展功能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實現(xiàn)。
2.4 作品展示
教師把完成后的作品進行展示,各組相互欣賞完成后的成果,各組自評互評后;可以進行互相交流,咨詢對方項目優(yōu)點的實現(xiàn)方法和步驟。
2.5 師生評價
收集任務開發(fā)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并總結技能要點。收集互評中討論的熱點結合自己對小組作品的體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收集組長對成員的評分、各組的作品民主評分,填寫考核卡。
2.6 總結與提升
要求學生聽完教師的點評后,總結作品存在的問題,完善項目功能。針對各小組對任務把握的情況不同,要求各組成員課后實現(xiàn)表1的擴展功能部分或全部功能。
表1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于任務的設置也非常巧妙,要符合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所以分割的每個任務的暗線都承載著相同的授課內容。通常在筆者設計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步驟3和4會互相討論、相互指引、舉一反三。如果在分配的任務暗線上沒有完全覆蓋授課內容,那么可以讓其完成任務后協(xié)助其他組員完成相應的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用技能、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協(xié)助意識起到幫促作用。將項目任務引入課程,按照(6人/組)組成項目小組,實現(xiàn)課程與真實項目相融,讓學生提高技能的同時體驗真實的工程環(huán)境;體現(xiàn)團隊中每個成員的作用,促使懶散的個別學生參與項目,加深組內之間的交流。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粫膯栴}互相咨詢、幫助。到成果展示與互評的時候組外交流也活躍起來,這樣不但培養(yǎng)知識技能的同時還對學生們的交流技巧、表達能力、友誼、凝聚力也起到促進的作用。
[1] 何銀川,孫東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程序設計項目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
[2] 鄭寧.JSP編程及案例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實驗課程教學設計[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4] 王曉巖.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校外教育,2009
[5] 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 李龍.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關東升,田登山.JSP網(wǎng)絡程序設計.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
Usage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Project Teaching
YE Jun-long1,HE Yin-chuan1,YE Jun-ming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Guangdong Nanfang Vocational College,Jiangmen 529000; 2.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Jiangmen 529000)
Describes som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analyses the problems,combined with the now popular teaching theory,project and task-driven teaching pedagogy,and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The example of teaching reformation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Task-Driven;Project Teaching;JSP Programming
1007-1423(2015)07-0020-03
10.3969/j.issn.1007-1423.2015.07.006
葉均?。?983-),男,廣東江門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教育技術學
何銀川(1984-),男,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軟件工程、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5-01-20
2015-02-15
廣東南方職業(yè)學院2013年度立項項目(No.NFJY201307)
葉均明(1980-),男,廣東江門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網(wǎng)絡工程和醫(yī)院信息化